1、
有人說,今年是張譯的爆發年;也有人說,他也該紅了。
今年張譯擔任男主的劇情電影《一秒鐘》入圍第6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
張譯為了更好的塑造該片中的人物形象剃了光頭,減重至110斤左右 ;
主演的家庭倫理劇《我的親爹和後爸》在東方衛視首播 ;主演的電影《我和我的祖國》 上映 。
同年,與吳京、章子怡、井柏然、胡歌、成龍合作出演珠峰題材電影《攀登者》。
主演的電視劇《光榮時代》播出 剛剛過去的國慶檔中,一名演員铿锵有力的走進了我們的視野。
他的演技和修養在娛樂圈衆所周知,與他接觸過的人,對他有兩個評價:一個是“草根之王”,一個是“如沐春風”。
沒怎麼演過主角、偶像、男神的他,在别人眼裡頂天是個“雞毛飛上天”的草根,可本着做“鹹魚也要做最鹹”的他,從草根也做到了草根之王。
而工作外的張譯,還自稱為“孤獨患者”,靠着養貓和看書,打發時光。
跟他合作的導演和演員,對他的印象是“敬業”、“認真”。工作中的他喜歡低調,生活中的他喜歡舞文弄墨,在他的作品裡,看到的不止是演技,還有高級。
在他身上,完整诠釋了蘇格拉底的一句話: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2、
在《金星秀》中,金星問張譯:“在沒戲拍的日子,是怎麼過的?”
張譯眯着長長的眼睛,簡單精煉的說:“每次拍完戲後,沒别的消遣,就躲在家裡看書、養貓。”
就連一向毒舌的金星,毫不掩飾的對他大加贊賞:
“你肯定會拿一個影帝,因為我從來沒見過像你這樣謙遜、不名利,坐得住的人。”
的确,從早前閱讀過2000多本舞台、影視劇劇本,到現在喜歡一個人靜靜看名著經典的他,十年來始終如此,從未變過。
千裡之行,始于足下。
雖然演戲将他占據了他大塊時間,但是一有空,他又成了那個——一邊曬太陽,一邊捧着一本書,靜靜蜷縮在沙發裡的那個人。
不僅張澤愛看書,還愛寫的他,2013年就出版了一本《不靠譜的演員都愛說》。
因為演戲東奔西走,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聽他們用不同方言講故事。 戲外不善言辭,之所以寫書,隻是想讓更多的人知道那些人和那些故事。
從《平凡的世界》、《圍城》再到餘華的《活着》,遲子建的《額爾古納河右岸》,張譯向朋友們推薦着一部部自己喜歡的文學作品。
在他看來,有幾本書,是一定要看的。讀一本好書,就是在跟高尚的人談話。
如今的張譯,走的正紅火,但是他同樣懂得,怎麼讓自己慢下來。
他總說一句話:我是一個演員,而我更偏愛給自己一方天地,在書中成全自己。
3、
看完張譯的故事,你一定想問:讀書,真的可以影響人生嗎?
那我給你講分享一本書《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
翻看書的前幾頁,我覺得我錯了,這本書是從一個故事開始的,故事有個主人公,叫洪鎮洙,一個不喜歡讀書,家庭遭遇變故,事業上碌碌無為瀕臨裁員的小人物。在朋友的推薦下,洪鎮洙開始了他的讀書之旅——100天讀33本書。
對于任何一個上班族來說,100天,33本書貌似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當然,我也是這麼認為的,但是,我突然想到之前看過的《把時間當作朋友》裡說過,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的拖延而耽誤了時間,并不是時間不夠用。反過來想想,也是這麼個理兒,如果把平時打遊戲刷微博的時間用來看書,我想每個人都能做到。
随着故事的深入,洪鎮洙也遇到了我們都會遇到的所謂的困難——懈怠,對抗懈怠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找書友一起相互鼓勵,可以去圖書館沉浸在閱讀的氛圍中,環境會影響一個人,這是個恒定不變的道理。洪鎮洙克服了懈怠,工作上也開始有了起色,書讀得多了,談吐和眼界都會變得和之前不一樣。100天,33本書,洪鎮洙做到了!
緊接着,洪鎮洙進入到第二個層面,一年之内讀100本和專業有關的書籍。洪鎮洙的工作是銷售,銷售行業的書籍有很多,五花八門,尤其是專業寶典類,更是數不勝數。面對生澀難懂的理論,做筆記成了最好的方法,筆記是一本書的精華,反複翻閱背誦筆記,反複思考理解書中的含義,是提升自我的另一個關鍵。
在導師的引導下,洪鎮洙把所學的專業知識以培訓班授課的方式在公司裡小範圍的推行,因為有了壓力,洪鎮洙看書看得更起勁兒了,在授課的過程中“溫故而知新”,進步成了必然。
導師給洪鎮洙布置的最後一項作業,也是最艱難的作業,想要洪鎮洙采訪作者。為此,洪鎮洙不得不做了大量的準備,面對受訪的作者,洪鎮洙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從他人成功的經驗中汲取對自己有用的知識。書的結尾,當然是個圓滿的結局:讀書改變了洪鎮洙的人生。
4、
名著的迷人之處就在于:它能填補每一個嗷嗷待哺的靈魂。
你可以在《學會提問》的這本書裡,學會富有理性、邏輯性和批判性地提出、思考、判斷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也能在《人類簡史》中,了解十萬年前有生命迹象開始到21世紀資本、科技交織的人類曆史。
如果說閱讀是最大的資産,經典著作,就是這份資産中的金子。
當今社會的很多書,也許終會被時代所淘汰。而那些經過時光打磨、留存下來的經典名著,隻會在歲月的沉澱下曆久彌新。
那麼人這一生到底要讀哪些經典著作,怎麼讀呢?
經典著作肯定要讀,可方法絕不止一種!
我也曾試着每天堅持讀經典著作,可不管時間緊、書籍厚、還是内容深……總會輕易中斷我。
于是我選擇了另一種方式——聽書。
聽書不僅讓我高效讀完一本書,還能把原本晦澀難懂的原著輕松吸收。
讀書可以開闊視野。書本中的知識可謂是包羅萬象。通過讀書,可以豐富知識,拓寬視野。讀得書多了,自然就懂的多了,“博學廣識”也就是這個道理。
2018年國民閱讀調查顯示,3億中國人有聽書習慣,成年國民的比例達到了22.8%。
我國成年國民2018年人均每天手機接觸時長為84.87分鐘,人均每天互聯網接觸時長為65.12分鐘,人均每天電子閱讀器閱讀時長為10.70分鐘,較2017年的數值都有所增長;2018年人均每天接觸Pad(平闆電腦)的時長為11.10分鐘,較2017年減少了1.51分鐘。
再不開始聽書,你就被時代抛棄了!
*來源:51取經(公衆号:qujing51),該平台緻力于職場人物故事及經驗的分享;文中劉主編,51取經平台入駐專家,如有疑問,請于平台聯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