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邊塞詩人王昌齡,做過唐朝大臣,與李白、高适、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人交情很深。因為他最擅長寫七絕詩,被譽為“七絕聖手”和“詩家夫子”。很可惜的是,他在安史之亂時被壞人所殺害。
王昌齡
王昌齡的七言絕句在内容上大緻可分為三類,各自分别有特色。其中邊塞詩為第一、閨怨詩為第二,第三類是送别詩。不過,王昌齡也有其他類别的詩,比如這首《采蓮曲》。
采蓮曲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直譯:
一群采蓮姑娘身穿與荷葉相似的綠羅裙,粉嫩荷花映照着姑娘們的臉龐。
采蓮姑娘的綠羅裙深入荷花池中看不見了,聽到歌聲才覺得有人過來了。
芙蓉向臉兩邊開
賞析:
這首詩據說是王昌齡被貶谪到龍标時所做。大約為公元748年夏天。某一次,他獨自一人到龍标城外遊玩,在東溪的荷池,他見當地酋長的公主、蠻女阿朵在荷池采蓮唱歌的情景,深深被其所吸引,故寫出了這首《采蓮曲》。
上聯:采蓮姑娘們身穿與荷葉同樣的衣裙,這應該是很少見的,但卻被王昌齡看到或想象到了。從這一點上我們能夠感受到,采蓮姑娘在詩人筆下成為了荷花池的一部分,與大自然連接在一起了。接着,詩人又寫粉嫩的荷花映照着姑娘們的臉龐,好似姑娘們的臉龐也與荷花傻傻分不清了,這又是一個絕佳的比喻!
下聯:忽然間,采蓮姑娘們的綠羅裙“淩亂”地入水看不見了。這是一個轉折。她們到哪裡去了呢?詩人引發讀者不由得去猜想:她們正在探身湖中采蓮?因為已分不清哪裡是荷葉,那裡是姑娘,隻有傳來了姑娘們的歌聲,這才得知她們又過來了。
亂入池中看不見
在這首詩中,詩人沒有描寫采蓮女的相貌,也沒有寫出她們的動作,而隻是展現出采蓮女在荷塘中若隐若現、人花難辨的的生動畫面,就足以讓我們看到采蓮女天真爛漫,活潑開朗的性格。
七絕聖手果然名不虛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