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農業在建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都在三個産業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農民的人數也是數以億計。作為當時農村基層生産領導者的生産隊長,擔負着組織生産、管理人員的責任。面對着各種各樣的問題,他們也用自己的智慧巧用各種辦法解決了問題。
學者李懷印在其著作的《鄉村中國紀事:集體化和改革的微觀曆程》中記錄了一個江蘇小縣城的趣事,反應了一個生産隊長解決問題,巧用方法的能力。
1978年夏天,正是棉花茁壯成長的時間,江蘇連着很長時間不下雨。面臨大旱,江蘇東台縣某大隊第十一生産隊隊長組織村民取水抗旱。
不料大旱之後,又棉蟲肆虐,完全不受控制的繁育啃食棉葉、棉花、棉果。生産隊長又組織噴灑農業,可是這些棉蟲已經有了抗藥性,根本就不怕農藥,甚至泡在藥水裡面都不會死。這可如何是好?
生産隊長和村民一合計,不能看着棉花被蟲子禍害吃完了,準備用土方法人工抓。抓到了蟲子放到玻璃瓶子中,用水淹死。
說幹就幹,和以前勞動一樣采用記工分制,由于天氣熱隻能早上和上午捉蟲子。大人5個工分,青年人4 個工分,小孩3個工分。當時1個工分值7分錢,那時物價低,這7分錢可以買一兩豬肉。但是執行過程中出現了問題,領5個工分的大人一天下來瓶子裡面隻有幾十條蟲子,領3個工分的小孩有的瓶子裡甚至有400多條蟲子。按照這個進度,到棉花成熟了也抓不完蟲子。
生産隊長旋即采用計件制,100條蟲子1個工分,當天每個人的瓶子裡都有600多條蟲子,不過數起來就麻煩了,生産隊長和其他幹部一直從中午數到下午4、5點,這樣也不行啊。
生産隊長便讓大家放工之後自己把蟲子30個放一堆,到時候數堆數就簡單了。第一天剛數就發現有的堆數明顯沒有30個,有些村民故意偷奸耍滑。
為了公平起見,生産隊長決定如果發現哪一堆少于30個,就按那一堆的數字計算所有堆的總數。這下沒有人敢弄虛作假,不到兩個星期,棉地裡面的蟲災就被基本解決了,當年的棉花收成得以被保護住了。
在處理具體問題時,方法永遠是多種多樣的,選擇對的解決方法才能高效的解決問題。特别是牽涉到利益的的時候,分配方法就尤為重要,不然效率就會大大下降,解決不了需要解決的問題。基層的生産隊長也是通過自己多年的磨煉,用智慧解決了這次蟲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