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劉邦朱元璋相同之處

劉邦朱元璋相同之處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2 14:00:05

劉邦和朱元璋的微信聊天

接着聊道德經吧,朱弟,劉邦說。

好的,該第七十三章了。

第七十三章:勇于敢則殺,勇于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勇于堅強就會死,勇于柔弱就可以活,這兩種勇的結果,有的得利,有的受害。

天之所惡,孰知其故?天所厭惡的,誰知道是什麼緣故?

是以聖人猶難之。有道的聖人也難以解說明白。

天之道,不争而善勝,不應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自然的規律是,不鬥争而善于取勝;不言語而善于應承;不召喚而自動到來,坦然而善于安排籌劃。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自然的範圍,寬廣無邊,雖然寬疏但并不漏失。

這裡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柔弱勝堅強,第二層意思是天道自然,朱元璋說。

劉邦說,宇宙也是擁有萬物的,但是卻在道的手心裡翻不出去。“天道永遠不跟人争,但是人最後還是向它投降。

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人民不畏懼死亡,為什麼用死來吓唬他們呢?

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假如人民真的畏懼死亡的話,對于為非作歹的人,我們就把他抓來殺掉。誰還敢為非作歹?

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斫,希有不傷其手者矣。經常有專管殺人的人去執行殺人的任務,代替專管殺人的人去殺人,就如同代替高明的木匠去砍木頭,那代替高明的木匠砍木頭的人,很少有不砍傷自己手指頭的。

這裡可以理解為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不要命的不怕光腳的。意思是說一無所有的人,沒有一切束縛,反而不怕那些擁有很多的人。不要命的連死都不怕,當然不怕任何光腳的、穿鞋的人,這也是我們起義的原因吧。

劉邦說,統治者施行苛政和酷刑,濫殺百姓,壓制民衆,其結果是,一旦人民不忍受了,就不會畏懼死亡,這就會起義了。

第七十五章: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人民所以遭受饑荒,就是由于統治者吞吃賦稅太多,所以人民才陷于饑餓。

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人民之所以難于統治,是由于統治者政令繁苛、喜歡有所作為,所以人民就難于統治。

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人民之所以輕生冒死,是由于統治者為了奉養自己,把民脂民膏都搜刮淨了,所以人民覺得死了不算什麼。

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于貴生。隻有不去追求生活享受的人,才比過分看重自己生命的人高明。

這是對統治者進行無情揭露和嚴正警告。他認為,寬容的政治,比暴虐的政治要高明得多。朱元璋說。

劉邦說,一旦人民不畏懼死亡而進行反抗,為求生存而暴動,那樣,統治者的日子就不好過下去。

第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人活着的時候身體是柔軟的,死了以後身體就變得僵硬。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草木生長時是柔軟脆弱的,死了以後就變得幹硬枯槁了。

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所以堅強的東西屬于死亡的一類,柔弱的東西屬于生長的一類。

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因此,用兵逞強就會遭到滅亡,樹木強大了就會遭到砍伐摧折。凡是強大的,總是處于下位,凡是柔弱的,反而居于上位。

道德經以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反複說明這樣一種觀點:柔弱勝剛強,這是本書一貫的觀點。

道德經作: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自然的規律,不是很像張弓射箭嗎?弦拉高了就把它壓低一些,低了就把它舉高一些,拉得過滿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補充一些。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自然的規律,是減少有餘的補給不足的。

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可是社會的法則卻不是這樣,要減少不足的,來奉獻給有餘的人。

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那麼,誰能夠減少有餘的,以補給天下人的不足呢?隻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因此,有道的聖人這才有所作為而不占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是不願意顯示自己的賢能。

道德經作者以“天之道”來與“人之道”作對比,主張“人之道”應該效法“天之道”。

劉邦說,天之道,也就是自然界的最高規則是減損多餘彌補不足,聽上去很美,減損多餘彌補不足就像劫富濟貧,對于比富人多的窮人來說很好很完美。

劉邦接着說,人之道,也就是人世間的規則是減損不足去供給多餘的,這種現象世間多有,是很真實的存在,道德經作者看問題還是非常透徹犀利的。

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遍天下再沒有什麼東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堅克強卻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勝過水。弱勝過強,柔勝過剛,遍天下沒有人不知道,但是沒有人能實行。

是以聖人雲:"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所以有道的聖人這樣說:“承擔全國的屈辱,才能成為國家的君主,承擔全國的禍災,才能成為天下的君王。”正面的話好像在反說一樣。

這裡還是以水為例,說明弱可以勝強、柔可以勝剛的道理。

前面有水善利萬物而不争。

道德經的作者舉水的例子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水最為柔弱,但柔弱的水可以穿透堅硬的岩石。水表面上軟弱無力,卻有任何力量都不能抵擋的力量。

這就清楚地說明,所講的軟弱、柔弱,并不是通常人們所說的軟弱無力的意思。劉邦說。

後面有一句話:“正言若反”,集中概括了老子辯證法思想,其含義十分深刻、豐富,朱元璋說,這是辯證看問題。

第七十九章:和大怨,必有餘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和解深重的怨恨,必然還會殘留下殘餘的怨恨;用德來報答怨恨,這怎麼可以算是妥善的辦法呢?

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于人。因此,有道的聖人保存借據的存根,但并不以此強迫别人償還債務。

有德司契,無德司徹。有“德”之人就像持有借據的聖人那樣寬容,沒有“德”的人就像掌管稅收的人那樣苛刻刁詐。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自然規律對任何人都沒有偏愛,永遠幫助有德的善人。

這裡是說為政者不可蓄怨于民,警告統治者不要激化與老百姓之間的矛盾。

因為積怨太深,就難以和解,用稅賦去榨取百姓,用刑法去箝制百姓,都會構怨于民。

為政者應該像有道的聖人那樣,行“無為”之治,以“德”化民,給予而不索取,不擾害百姓。

看來道德經是寫給我們的,劉哥,看到最後,看出道德經作者的意圖了,想一想作者所處的時代,應該是教育當時的當權者的。 

第八十章:小國寡民。使國家變小,使人民稀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即使有各種各樣的器具,卻并不使用;使人民重視死亡,而不向遠方遷徙;雖然有船隻車輛,卻不必每次坐它;雖然有武器裝備,卻沒有地方去布陣打仗。

使人複結繩而用之。使人民再回複到遠古結繩記事的自然狀态之中。

至治之極。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國家治理得好極了,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過得快樂。國與國之間互相望得見,雞犬的叫聲都可以聽得見,但人民從生到死,也不互相往來。

理想中的“國家”的一幅美好藍圖,也是一幅充滿田園氣息的農村歡樂圖。這是不可能實現的,這是倒退的,朱元璋說。

是的,這是錯誤的,我也是這樣認為,劉邦說。

當隐士是可以的,但是社會不能這樣,劉邦和朱元璋的觀點是一緻的,這是曆史的倒退。

最後一章是是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真實可信的話不漂亮,漂亮的話不真實。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善良的人不巧說,巧說的人不善良。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真正有知識的人不賣弄,賣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識。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聖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盡力照顧别人,他自己也更為充足;他盡力給予别人,自己反而更豐富。

天之道,利而不害。自然的規律是讓萬事萬物都得到好處,而不傷害它們。

聖人之道,為而不争。聖人的行為準則是,做什麼事都不跟别人争奪。

這是最後一章,說到看人的問題,說話,善者,智者等等,還說道

聖人,天之道,聖人之道,最高标準的問題。

這裡可以說說了,道德經的作者是老子,他寫這部書是寫個誰的呢?

我的答案是寫個統治者的,掌權者的人,最少也是領導,朱元璋說。

因為老子的身份是公務員,他的職業是是國家圖書館和檔案館的管理者,他有機會見到了國家重要的文獻,看的書很多。

劉邦朱元璋相同之處(劉邦和朱元璋聊道德經)1

當時的時代是春秋時代,那個時代很亂,諸侯國之間,經常互相争奪利益,并因此發起戰争。

老子集畢生學問和智慧凝聚而成的道德經,希望後人尤其是領導者學習,将人類社會引入正途,所以道德經的主要對象是統治者。

老子是寫給領導的,統治者的,他就是告訴他們不要追求各種表相,不要好大喜功,不要喜歡炫耀,總覺得自己有多麼高明,制定的政策有多麼好,請忘記它。是不是這個道理呢,朱元璋說。

劉邦說,是的,看的出來老子是教育一些人,人不論是大官,還是百姓,不論是成功者還是不成功者,都是相對的,劉邦說。

劉邦接着說,因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相對出現的,不要去追求這些東西,這些都是虛幻,而且在一定條件下才成立,在自然法則和規律面前不值得一提,都非常渺小,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這是老子對統治者或者說成功者一個警告。

當然,一般人看道德經也是不錯的,他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