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廣西公路自行車世界巡回賽經過馬山縣小都百屯。 陸斌濤攝
馬山自然風光 趙志岸攝
馬山縣城鳥瞰 楊 琨攝
到廣西馬山縣,沿着355國道下鄉,除了異木棉的粉色花朵,一路最吸引人的,就是兩邊的山地自行車标識、民居上的運動主題漫畫。走着走着,眼前出現一面光滑的岩壁,上刻“生态馬山魅力環弄拉歡迎您”幾個大字。
“‘弄拉’是壯話,偏遠角落的意思。聽這名就能猜到吧,在以前,弄拉是窮的象征,鳥都不願飛來。”馬山古零村弄拉屯屯長李華安告訴記者。
不過,弄拉現今已是山地馬拉松的“最美賽道”,是山地自行車的“皇後賽段”,是國家4A級景區,是中國“體育 扶貧”模式的代表之一。不僅各種鳥兒來築巢,全世界的人都來玩。
“村裡人吃的大米,都是石頭縫裡的金銀花換的”
弄拉,位于典型的喀斯特岩溶高寒石山區,“地無三尺平,山無三寸泥”。
去弄拉的路上,記者本想數一數,這段盤山路究竟有多少個彎。數到20多個彎時,有點數不過來了,确實坡陡彎急,有的路段坡度超過45度,急轉彎幾乎近30度。每次轉彎,都感覺黑漆漆的岩壁迎面撲來,坐在車裡也下意識地左歪右倒忙着避讓。
這路況真叫人心驚膽顫,司機卻在上坡路上笑嘻嘻地打開了車前雨刷:“窗戶擦一下,等下風景很美滴!”
擡頭望,霧繞深山,雲停峰頂,倒是美得很。
車停半山的一個大平台,是易地搬遷移民安置和扶貧創業基地,整潔氣派。看來,村民們住得不錯。
“你要是看過弄拉以前多窮,都得佩服我們咧!”李華安說。
村裡的老房子,全是依山而建的石頭平房,每家兩三間,連個正經門窗都沒有,撿一排竹子編起來就頂上用,床鋪就是個涼椅。刮起山風來,屋裡也是呼呼地吹,隻好在門口包塑料布來擋風。一到雨天,屋外下雨,屋裡照樣下雨,接雨水的瓶瓶罐罐擺一地,人都走不得。
吃也吃不飽,餐餐玉米糊,還一直往鍋裡加水。一個月,桌上見不到一兩頓白米飯,一個紅薯得幾個兄弟姐妹分着吃。米貴啊!都說“村裡人吃的大米,是石頭縫裡的金銀花換的”,金銀花比玉米值錢,但爬上山去采,不容易;挑出山去賣,更是難。
有多難?到鎮上去,隻有山間的羊腸小道,靠腳得走一兩個鐘頭,何況還背着幾十斤的金銀花。
因為窮,跟屯裡許多年輕人一樣,20多年前李華安就外出打工,這期間有幾個春節都沒回鄉。“從廣東中山回來,平時車費180塊,過節要收300多塊,哪有這多錢!”在工地上,炸幾根油條吃就算過了個年。
“現在過年最忙咧!”李華安說。
忙什麼?
“旅遊啊,接待啊,管理啊!你看這片停車場,那邊下去我們還有個地下停車場,節假日都爆滿咧!過年的時候,從山下就開始堵車咧!”
窮怕了的弄拉人,跟着緻富帶頭人李榮光尋找賺錢門路。“靠山吃山,怎不換個思路搞生态旅遊呢?”
2008年底,村民以山林土地入股,成立了廣西第一個由農民自發組織的旅遊合作社——弄拉旅遊專業合作社。
加上扶貧政策的幫助,村裡封山育林、硬化道路、完善設施、打造景點……村民們告别了原始的刀耕火種,搬出破舊石屋,住進水泥樓房。年輕人回來了,就近找活幹。2018年,弄拉人均純收入由2008年的3500元增加到19000元。李華安也回來做了合作社的副理事長。
最近幾年,李華安都是在山上過的年。因為春節來弄拉的遊客特别多,一到大年三十下午5點,一家人吃完“年夜飯”就趕着上山,指揮交通,保障安全。春節放假工錢高,每天能拿150元,正月初一是200元,屯裡有空的人都上山幫忙。隻要人勤快,不愁沒活幹。
李華安說,以往,金銀花是山裡唯一值錢的東西。旅遊就不一樣了,遊客年年來,吃住行遊購都要花錢,“有得賺咧!”
“哪想到還能辦這麼大場面的國際比賽!弄拉現在寸土寸金咧!”
弄拉為什麼遊客這麼多?
還得從一場頂級國際體育賽事說起——環廣西公路自行車世界巡回賽(簡稱“環廣西”)。
“環廣西”跟馬山本來沒關系。2016年,馬山辦了首屆中國—東盟山地馬拉松賽(馬山站),拿下“中國山馬賽最美賽道獎”,頭一回嘗到了甜頭。第二年,馬山縣主動去自治區體育局争取,要讓“環廣西”經過馬山。
“本來隻是想着,考察團來了,我們要展示馬山的美,那就帶他們去弄拉看看吧。”馬山縣委常委、副縣長黃子江回憶。
沒想到,這一看就對上了眼。
自治區體育局随後拍闆,“環廣西”要經過馬山,而且就要選弄拉上山的這段路,最終的頒獎台設在弄拉半山的大平台。
黃子江卻有點擔心了:這段路,一側是懸崖峭壁,一側是萬丈深淵,開車上去都費勁,還要騎自行車拐來拐去地搞比賽,能行嗎?
“後來我才意識到,這不就是體育強調的更高更強更快的精神嘛!”黃子江說,山地自行車比賽要的就是有難度、有挑戰性,弄拉賽段正好可以拉開參賽選手們的距離,合适得很。
果然,第一年舉辦,弄拉賽段就被評為“環廣西”的“皇後賽段”。第三年,主辦方提出,該賽段還要繼續延伸1.4公裡。
比賽一辦,弄拉火了,馬山火了,連看熱鬧的馬山阿婆也火了。
2017年10月22日,壯族阿婆藍美勤要去鎮上碾米,發現封路了,一問才知道有比賽。
“踩自行車比賽?這有什麼好比的?還是個世界級比賽?就在我家門口?”藍阿婆也想看看熱鬧,可是馬路邊人太多,都快沒地方站了。藍阿婆腿腳好,索性爬上了樹打望。
“好快哎!我等了40分鐘,他們唰一下,就飛過去了!比小汽車還快咧!跟平時踩的車真不一樣啊!”藍阿婆在山裡活了一輩子,爬個樹不算什麼,她做夢也沒想過,自己站在樹杈間看比賽的照片傳到網上,成了網紅。網友紛紛留言:“阿婆厲害!”“注意安全哈”“強勢圍觀”……
更多人問:這是哪啊?
藍阿婆更沒想到她為馬山做了活廣告。
弄拉屯的李富甯前些年逃離大山,一直跟着項目隊在全國各地打工。有一天,他在電視新聞上看見了弄拉。
“老家搞這麼好了!”李富甯喜得回了屯,當了停車場收費員,也在合作社幹出納,成天就在山裡轉。大山,在他眼中不再添堵了。“以前總盼着,弄拉要是通上水泥路就好咧,哪想到還能辦這麼大場面的國際比賽!誰還敢說我們窮?弄拉現在寸土寸金咧!”
“大家都看清了,馬山的山也是馬山的寶咧!”
不過,比賽熱鬧歸熱鬧,馬拉松、山地自行車、攀岩……這些老鄉們聽都沒聽過的新鮮玩意兒,能帶馬山脫貧嗎?
在貧困縣,危房改造、找水打井、硬化道路、兜底保障……都得花錢,搞體育賽事,這不是浪費錢嗎?
“哎,不得不得!”黃子江一臉自信。幾年下來,體育賽事搭台,脫貧攻堅唱戲,馬山人漸漸不生疑了,路子走得對嘛!
“不信?你再去羊山村看看。”
2017年,羊山村利用上級部門的撥款——村集體經濟扶貧資金320萬元,成立羊山合作社,準備搞養殖。“農村人嘛,就會養養豬啊牛啊的,我們早早就找好了合作銷售的公司。”村主任黃俊源心裡有數。
可就在那年,山馬賽辦第二屆,中國登山協會提了個建議,羊山村這片的山,自然岩壁多,适合搞攀岩。當時馬山縣已初步形成“體育 文旅 扶貧 縣域發展”的思路,表示支持。
村民們搞不懂:“山立在這都多少年了,攀岩是個啥?”“聽着好洋氣,跟我們山村有關系?能賺錢?能比養豬實在?”
很快,外面的公司找上門,合作搞攀岩。公司負責開發運營,合作社有保底收入。往後要是效益提升了,分紅還會漲。
村兩委議來議去,提交村民代表表決,大家覺得可以試試:先不搞傳統養殖,搞攀岩。
“想不到啊,還真有攀岩愛好者來,全國各地的都有,特别是一連串賽事舉辦後,馬山建設中國首個攀岩特色體育小鎮,名頭響得很!”黃俊源說。
2017年,攀岩精英挑戰賽後,英國選手艾彬對媒體說:新開發的岩壁非常好,而且它有仰角,下大雨也不會被淋,任何時間都可以進行比賽,希望當地能舉辦更多這類活動。
2018年5月,國際登山聯合會歐洲代表阿倫·安妮朱麗亞在出席攀岩大師賽時,也對馬山的自然岩壁贊不絕口。
在國際上獲得認可,馬山人更有勁了。
到今年10月上旬,攀岩小鎮已開發完成22面岩壁、553條攀岩線路、6條登山棧道、9個攀岩平台和2條飛拉達線路,遊客那叫一個多!
黃俊源指了指窗外的山:“這有好多天然岩壁,我們建攀岩小鎮,不是砸一大堆錢進去生造一個環境,是利用老天爺給的資源,不開發才是浪費咧。”
去運營公司做工、裝修房子開民宿、賣馬山土特産……來錢的路子多起來,更多村民從觀望轉為主動參與。“大家都看清了,馬山的山也是馬山的寶咧!”
現在,羊山村戶戶住上了樓房,合作社有分紅,土特産很搶手,開民宿也賺錢,中國人外國人都來。黃俊源說:“吃過晚飯,去看廣場舞吧,老外和村民一起跳呢!大人小孩笑得肚子疼。”
“我脫貧了,你們要來評議喲!”
羊山村的徐蘭豔就跟外國人跳過廣場舞。
“每天晚上,村裡大舞台前跳廣場舞,客人都來玩。我還和攀岩愛好者一塊過過年咧!”徐蘭豔說。
記者問起她家生意情況,徐蘭豔答:“節假日都不夠住咧!”她指着隔壁一幢2層半的樓房說,“本來我是給民宿老闆打工,生意太好,所以我自己的房子也有6間入股拿來當客房了,合同簽了30年。”
徐蘭豔以前年年發愁:玉米賣不出好價,丈夫在外打工苦得很,兩個娃上學花銷大,家裡還有一位癱瘓的老輩,一家人生活怎辦?如今,她每天隻需打理民宿,得空跳跳廣場舞,還交了一些外國朋友,“錢掙到咧,開心的事也多咧。”
“剛開始,我還怕一年裡比賽就那麼些天,剩下的日子沒人來,不還要種玉米嗎?現在我完全不怕咧,訓練隊一批批來,節假日周邊遊的客人更多,有一對法國夫妻還來我這住着寫小說咧!”上次,有客人覺得馬山的米好吃,是隔壁村産的,一下子買走了幾百斤。徐蘭豔想,這好啊,今後還可以經營些家常便飯,也能掙點錢。
在以攀岩小鎮為中心的環古零弄拉景區,旅遊消費占比達80%。“體育 扶貧”帶動馬山縣貧困人口脫貧率達20%以上。
群山連綿,乘數效應輻射到各個村。
緊鄰羊山村的喬老村,也是體育賽事經過地段。以前,村裡連家米粉店都沒有,現在已建起了3家三星級農家樂、6家旅社、1個兒童遊樂場和1座現代農業觀光園,還打造了五星級的汽車露營地。
喬老村曾有個“四大天王”的名頭,“天王”們早起就灌酒,家裡窮得叮當響,就炒幾粒黃豆下酒,一醉一整天。這幾年,“天王”們見别人都過上了好日子,也不甘落後,再沒人醉倒村頭了。村裡最後幾家貧困戶都主動要脫貧。他們找到村支書潘宏賢說:“我脫貧了,你們要來評議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