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下午,在GET2018夏季教育科技大會論壇上,ICE教育社區創始人詹娜分享了跨學科學習與創新時代下師訓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結合自身實踐,詹娜介紹,ICE教育者社區想要解決3個問題:1. 如何改善教育者們的學習體驗,從而幫助其建立對于師資培訓的學習内容與自己的學科教學工作或個人生活之間的聯系?2. 如何能夠在設計師資培訓時真正實踐建構主義教學法,從而為教育者們提供建構式跨學科學習與創新體驗?3. 如何為教育者們提供更有意義、更有效的多元化學習體驗與跨學科協作體驗?
1.為教育者設計真實的跨學科體驗
項目式學習的簡單流程:
•主題
•設計驅動問題
•設計子問題
•确定項目與學科核心知識與技能之間的聯系
•确定項目制學習的教學目标
•設計項目執行流程
•設計成果形式
•設計評價方式與評價維度
詹娜以“未來城市為主題的跨學科體驗”為例,說,“發布任務後,由參與者進行小組協作,在非常短的時間内,就要做出一個成果,然後彙報。在這個過程中,引導參與者就思考,從哪裡切入,如何進行團隊協作。”
但後來發現,在協作的過程中,預先設想好的培養的團隊協作能力、批判性思維、跨學科思維,參與者們都沒用上。因此,在協作結束後,要進行反思,由一個觀察員把參與者的講話和情緒記錄下來,作為客觀的第三者展示沉浸在項目中的學習者。發現新問題後,再進行小組協作性學習,然後進行成果叠代,不斷打磨作品。
2.為教育者們設計真實的跨學科協作課程開發體驗
詹娜介紹,第二種是把老師的身份變為課程設計師,讓他們嘗試真實跨學科協作的課程開發。以STEAM項目為例,最先要引導參訓老師從一個主題出發設計驅動問題,這個問題可能是成年人感興趣的,孩子們不感興趣,然後再引導他們轉換學生視角,将問題變成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最後再聯系到學科知識和核心技能,确立哪些是重難點,進行項目執行。成果展現的形式是評價模式,通過頭腦風暴等形式,讓教師做文創設計。
3.建設與不斷叠代ICE社區網站功能
詹娜介紹,線上社區于2017年12月上線,在與社區會員的深度交流中,不斷叠代。内容包括校外教育、博物館教育、STEAM教育等。在社區裡沒有特别高大的專家,而是希望每個人都能貢獻自己,去沉澱有價值的問題、經驗,這是微信群達不到的。
相關專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