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小學的課本上我們肯定學過這麼一篇叫做“司馬光砸缸”,指的是我國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司馬光小時候和小夥伴一起玩耍,小夥伴一不小心掉進水缸之中,别的小朋友都吓傻了,隻有司馬光臨危不亂用一塊石頭打破了大水缸救了小夥伴,從這件事之中就可以看出司馬光的機智。
而這個臨危不亂的小朋友在長大之後的成就更是了不得,中國曆史上有一部巨著《資治通鑒》,中國近代大思想家梁啟超先生曾言這是一部“帝王之書”,因為這部書從軍事、政治、民生全方位解析曆史典故并作出評價,而中國曆史乃至近代曆史很多名人都将《資治通鑒》視作珍寶。
這是關于司馬光的正面,可是在曆史書籍之外老師有沒有對你說過司馬光的另一面呢?可以說,司馬光這個人也是極有争議性的,現在很多的學者乃至老師都認為“北宋之亡,始亡于司馬光”,雖然這種說法有點誇大了,可是小編認為司馬光雖不是北宋滅亡的罪魁禍首,可是北宋之滅亡司馬光本身也難逃幹系,那麼司馬光當時做了什麼事,讓人們有這種争議呢?
北宋新舊黨争,蔡京坐大關于司馬光的争議便是他和王安石的“新舊黨争”,在北宋神宗時期,宋神宗鑒于北宋的一系列弊端比如冗兵、冗官等等一系列弊政啟用王安石,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王安石變法”。
我們後來人的角度上來說,王安石變法有其優點,但是也有一部分缺陷,王安石本人有點過于急功近利,比如天他當時推行青苗法、保甲法、免役法等等,可是一個成熟的改革家應該要知道,變法一事不能急功近利,而是要循序漸進,就如當年商鞅變法整整用了二十年才有成就。
而王安石變法則是一股腦的推行新政,導緻變法沒有起到預期的效果,相反由于變法失利也引起了北宋“守舊派”的反對。
北宋新舊黨争一開始的争端僅僅是因為兩股勢力的政治理念不同,可是随着兩大勢力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原來的政見不同逐漸演變成了朋黨之争,從原來的政見不同逐漸變成了排除異己。
而由于兩黨之間勢力交錯,導緻王安石變法的過程之中新政難以實施,可能今年實行新政明年就被守舊派廢除,而大批的士人團體也因為這場新舊黨争慘遭貶斥,比如蘇轼等等。
兩黨之間的意氣之争終究導緻北宋的朝政日益敗壞,法令朝令夕改難以實施,而更可怕的是王安石和司馬光的新舊黨争可以說是兩敗俱傷,宋徽宗繼位之後為了消除新舊黨争不得不任用蔡京為相,至此北宋曆經三朝五十餘載的新舊黨争結束了,可是蔡京掌權直接埋下了北宋滅亡的禍端。
北宋直接亡于宋徽宗和蔡京,間接亡于新舊黨争,而新舊黨争的兩大領袖王安石和司馬光都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一味反對新法,多年變法毀于一旦提到新舊黨争我們就不得不提到司馬光和王安石變法了,的确,我們要承認王安石變法急功近利,導緻變法不但沒有起到預期的效果反而是增加了北宋的負擔。
可是凡事有利必有弊,王安石雖然急功近利,可是他也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他的一些理念我們從後人的角度來看還是有可取之處的,比如王安石推行“市易法”,的确增加了國庫的收入,同時王安石的軍制改革也的确增加了軍隊的戰鬥力,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
但是司馬光由于自身所限,并未看到王安石變法帶來的一些成果,相反他隻是看到了弊端,更主要的是司馬光是一個深受儒學熏陶的純粹儒生,說難聽點就是“腐儒”,對于他而言,王安石的這些舉動無疑是毀壞祖宗禮法的。
所以他并非因為是變法的弊端而反對王安石變法,他單純的隻是為了反對而反對,用如今的語言來說就是為了杠而杠,隻要是王安石所實行的就是錯的。
故而當王安石病逝,司馬光主持北宋朝局之時,他将王安石變法實行的一系列新政全部廢除,而王安石變法的多年心血也毀于一旦。
割讓河湟之地
而對于司馬光更大的争議就是司馬光割讓河湟之地,北宋自開國之日起,吸取到了五代十國節度使坐大的教訓,故而北宋在這之後實行“重文輕武”的國策,曆史上美其名曰“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從曆史的角度看,此舉确實是避免了武人專政的情況,可是卻導緻了另一個更嚴重的後果就是北宋軍隊戰鬥力低下,前期被契丹揍,中期被西夏揍,晚期被金人揍。
而王安石變法的初衷就是為了改變這種情況,至少在王安石變法和宋神宗正确的戰略态勢之下,我們看到軍事上變法還是小有成就的,當時宋神宗憑借着北宋厚實的國力一步一步蠶食西夏的領土。
在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的主導下,當時北宋名将王韶一步一步蠶食西夏的領土,依次收服了熙州、河州等五州,擴邊兩千餘裡,可以說隻要假以時日,西夏的滅亡是指日可待。
然而這一切在宋神宗病逝之後就變了,當年宋神宗堅持對西夏用兵之時司馬光便一直在背後唱衰,認為北宋已經是日落西山根本打不過西夏,而北宋對西夏的戰國他卻是視而不見;當宋神宗病逝之後他更是得寸進尺,北宋收複兩千裡國土的背後是北宋将士浴血奮戰的結果,可是他卻将這兩千餘裡河湟之地盡數割讓給了西夏,這就導緻北宋多年戰果毀于一旦。
河湟之地是北宋牽制西夏極為重要的一環,宋朝占領了河湟西夏則是腹背受敵,而西夏占領了河湟則是可以直接威脅宋朝腹心深處,到時候宋朝的隴西、蜀郡一帶都在西夏騎兵的攻擊範圍之内。
所以河湟的戰略位置不可謂不突出,而且河湟一帶水草豐美,宋朝缺失的戰馬正好可以從這彌補,可是這一切司馬光通通都沒看到,可以說為了反對王安石司馬光幾乎置國家安危于不顧,硬生生的割讓了河湟之地。
從這一系列舉動就可以看出,司馬光所作的一切都為之後北宋的滅亡埋下了很嚴重的禍端,故而也因此有很多人認為北宋之亡始亡于司馬光,而這些是老師沒有說的,在我們的教科書之中更多的隻記得司馬光砸缸,可是司馬光的另一面卻是直接加劇了北宋的衰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