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蒙娜麗莎的微笑中的秘密

蒙娜麗莎的微笑中的秘密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8 06:22:29

蒙娜麗莎的微笑中的秘密(蒙娜麗莎永恒的微笑)1

很久以前就有傳聞說,文藝複興時期藝術家萊奧納多·達·芬奇最著名的畫作《蒙娜麗莎》的眼睛似乎總像是在注視着參觀者,無論你從什麼角度看她。這種現象因此被稱為“蒙娜麗莎效應”。但最近科學家卻指出,那隻是人們的錯覺,“蒙娜麗莎效應”實際上并不适用于這副傳世名作,她實際上是在“看”觀衆的右邊。

《蒙娜麗莎》畫作問世的500多年來,關于這幅畫的創作背景、蒙娜麗莎的身份以及她的微笑,一直是人們研究、讨論、追逐的話題,然而越是如此,這幅集美、智慧于一體的傳世名作就越是迷霧重重。

蒙娜麗莎的微笑因何神秘

其實,這已經不是科學家第一次對蒙娜麗莎如何影響人類感知感興趣了。關于蒙娜麗莎的微笑為何讓人感到如此神秘,也一直讓科學家操碎了心。

2010年,法國科學家試圖透過非侵入性的X射線熒光光譜分析法來破解蒙娜麗莎的神秘微笑之謎。他們發現,在創作這幅作品時,達·芬奇采用的是他獨創的“暈塗法”技巧,也叫“層次渲染”。這是一種通過細緻地把一個色調調和到另一個色調,使油畫中生硬的輪廓變得模糊或柔和的繪畫技巧。運用這一技法的畫作給人一種朦朦胧胧似真似幻的感覺,使視覺上産生的微妙錯覺效果達到極緻,給觀賞者留下無限的想象空間。

此項研究認為,蒙娜麗莎難以捉摸的微笑是不同顔料混合所産生的微妙效果,油畫融合了由不同顔料構成的40層超薄油彩,每層厚度僅2微米,約為一根頭發絲的1/40。達·芬奇運用這一技法,在蒙娜麗莎嘴的周圍産生輕微模糊的陰影和光暈,營造出一種若隐若現的效果,令人隐約感到她在微笑,但再看時笑容又消失得無影無蹤。研究認為,“暈塗法”是一種非常細緻并需要極大耐心的繪畫技巧。按“暈塗法”的技術要求,每完成一個層次,都需要數周或數月的時間讓其完全幹透,這也解釋了達·芬奇何以花了3到4年的時間才完成了《蒙娜麗莎》這一驚世之作。

而美國哈佛大學神經學家利文斯通則認為,在欣賞《蒙娜麗莎》這幅畫作時,蒙娜麗莎的微笑時隐時現,完全是因為觀察者視線在其臉上遊動産生的效果。利文斯通解釋說,人眼視野由兩個區域組成:視覺的中央區域以及周邊區域。負責辨色和觀察亮點的是中央區域,負責黑白色并負責觀察陰影和運動的是周邊視覺區域。

當一個人注視《蒙娜麗莎》這幅肖像畫時,眼睛的中央區域會集中于她的眼睛,而眼睛的周邊區域則會關注她的嘴。由于周邊區域的視覺精确度較差,不擅長于讀取細節,因此蒙娜麗莎顴骨處的陰影效果被放大,形成的弧度讓人覺得她仿佛在微笑。然而,當一個人直接注視蒙娜麗莎嘴的時候,其視覺的中央區域就不會産生将陰影放大的效果,于是蒙娜麗莎的微笑也随之消失。因此,伴着觀畫者視線的移動,蒙娜麗莎就給人一種似笑非笑的神秘感覺。實際上,這是一種視覺錯覺。

此外,還有研究人員利用微表情理論得出結論:蒙娜麗莎的微笑中,含有83%的高興、9%的厭惡、6%的恐懼、2%的憤怒,比例劃分得有零有整,至于是否真的是這樣,隻能見仁見智。

畫中女子到底是什麼身份

衆所周知,《蒙娜麗莎》創作于文藝複興鼎盛時期,但是具體的創作年份,學界似乎仍在推測。目前,一種較為主流并普遍被接受的說法是,畫作大約創作于1503年至1506年。那麼,畫中人到底是什麼身份?

關于這個問題,幾百年來世界上已經誕生了數百部學術著作,研究者更是多到數不清,甚至有人将此作為終身的研究課題。但時至今日,也沒有一種統一的說法。

北京四中曆史教師石國鵬介紹了一種被廣為流傳的說法:“蒙娜麗莎的原型,是文藝複興時期意大利當地的一位青年貴婦人,據說,達·芬奇找到她的時候,她剛剛失去了心愛的小女兒,正沉浸在悲痛中,以緻于畫中的蒙娜麗莎眼睛有點腫。達·芬奇想盡了辦法,她就是不笑,最後,達·芬奇隻好唱起了婦人家鄉的歌曲,博取了婦人一絲似有似無的微笑,蒙娜麗莎的神秘微笑就此定格在大師的腦海,曆經3到4年,終成傳世名作。”

石國鵬介紹,有一點基本可以肯定,那就是達·芬奇非常喜歡自己的這幅畫作,以緻于一直帶在身邊未曾發表,晚年的達·芬奇病逝于法國,《蒙娜麗莎》一直陪伴着他,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這幅畫的珍品現藏于法國盧浮宮,而非意大利。

但是,關于這幅畫的創作背景和人物原型還有很多說法。例如,有學者認為,畫中原型是威尼斯公爵夫人,當時威尼斯公爵請達·芬奇為其夫人畫一幅肖像,而當這幅畫作完成之後,達·芬奇因為太過喜歡,不舍得交工,連夜打包逃走。

還有人認為,達·芬奇并非受邀而創作這一作品,而是自己主動尋找,想畫出一幅曠世名作。最終,他選定了佛羅倫薩富商佐貢達的妻子作為模特,經過再三懇求,并繳納了巨額的意外保證金後,達·芬奇才得以達成心願。

不過最驚世駭俗的說法來自貝爾實驗室的莉蓮·施瓦茨博士。她認為蒙娜麗莎是達·芬奇本人的女性版本。她通過數字化技術分析發現,達·芬奇的面部特征與蒙娜麗莎的面部特征十分相似。她在電腦上将《蒙娜麗莎》與達芬奇的自畫像重疊,結果發現二者的眼睛、發際線與鼻子等輪廓竟然能夠完全重合。由此她推論,《蒙娜麗莎》就是達芬奇的自畫像。

不朽作品還藏着哪些秘密

如果你覺得以上就是《蒙娜麗莎》的全部謎題,那你也未免太小瞧達·芬奇這個偉大的科學藝術巨匠了。他的一副作品留給世人的困惑絕不僅僅于此。

2010年年底,意大利文化遺産全國委員會的研究人員宣布,他們通過高倍放大鏡,在蒙娜麗莎的眼睛中發現了微小的字母和數字。曆史學家、意大利文化遺産全國委員會主席西爾瓦諾·文塞蒂說,衆所周知,達·芬奇行事詭秘,喜歡在他的作品中使用某些神秘符号來傳達某種信息。文塞蒂說,用肉眼是很難分辨達·芬奇這幅世界名畫中隐藏着的字母和數字的,但在高分辨率放大鏡下,可以看到畫中人右眼瞳孔後面的字母“LV”。他認為,這是達·芬奇在傳遞某種信息。他還稱,在這幅名畫的背景中的一座橋的橋拱中也發現了數字“72”(也可能是“L”和“2”)。

而2017年,法國光學工程師及物理專家帕斯克,用一種“層次擴大技術”——通過光線的反射對畫像做層層分析,從而達到各個圖層重建效果的技術——發現《蒙娜麗莎》分為4個圖層。第一層是一幅未知對象的肖像草稿,從輪廓可以看出,這個人有較大的頭、鼻、雙手和較小的嘴唇;在第二層裡,達·芬奇用一幅《佩戴珍珠發飾的肖像畫》覆蓋了最初的草稿。第三層是他1503年創作的《麗莎·格拉迪尼肖像》,畫中的肖像眼睛看向左邊,面帶微笑,這是當時标準的肖像畫模樣。第四層才是《蒙娜麗莎》油畫作品。

對于《蒙娜麗莎》的秘密,研究的人越多,結論越多,真相也越發撲朔迷離,看來能解開這副畫作所有謎題的也許隻有達·芬奇本人了。(記者 張景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