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關系?來源:澎湃新聞8月13日,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外交部發表聲明稱,阿聯酋将與以色列國實現關系全面正常化這使得該國成為與以色列實現關系正常化的第三個阿拉伯國家,另外兩個國家分别是埃及和約旦 ,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關系?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來源:澎湃新聞
8月13日,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外交部發表聲明稱,阿聯酋将與以色列國實現關系全面正常化。這使得該國成為與以色列實現關系正常化的第三個阿拉伯國家,另外兩個國家分别是埃及和約旦。
在阿聯酋和以色列達成此次曆史性和平協議之前,以色列曾與包括叙利亞在内的主要阿拉伯國家展開一系列和平談判,但取得的進展屈指可數。大部分阿拉伯國家既不承認以色列,亦沒有和以色列建立任何正式的外交或經濟關系,原因是它們認為以色列阻撓同為阿拉伯國家的巴勒斯坦獨立建國。
澎湃新聞綜合半島電視台、路透社與英國廣播公司(BBC)等多家媒體以及相關資料,梳理了自1948年以色列建國70餘年阿以和平進程中的重要事件。
1948年:以色列獨立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正式宣布獨立,并宣稱擁有由聯合國劃給猶太人國家的地區的主權。次日,阿拉伯聯盟在緻聯合國的信函中重申他們反對“兩國方案”(即阿拉伯人與猶太人各自建國),埃及、黎巴嫩、叙利亞、約旦及伊拉克于當日進攻劃給阿拉伯國家的區域邊界,第一次中東戰争随即爆發。不過阿拉伯聯軍最終被以色列國防軍擊敗。
至1949年3月10日停戰時,以色列控制的領土比開戰時多出約三分之一。包括東耶路撒冷在内的約旦河西岸由約旦控制,加沙地帶則由埃及控制。
1967年:以色列控制整個巴勒斯坦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同時對毗鄰的埃及、叙利亞和約旦發起戰争,是為第三次中東戰争(也稱六日戰争)。以色列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占領了北部的戈蘭高地(叙利亞領土)、南部的西奈半島(埃及領土),以及包括東耶路撒冷在内約旦河西岸以及加沙地帶。
第三次中東戰争爆發後,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242号決議,呼籲“以色列從最近的沖突中所占領的領土上撤軍”,以換取中東地區各國對彼此主權、領土完整和獨立的尊重。但決議中關于占領的“領土”表述存在模糊之處,即沒有明确是“全部領土”還是“部分領土”,這成為日後阿以和平談判的一大争議焦點。
1978年:戴維營協議
在美國時任總統卡特的邀請下,以色列時任總理貝京和埃及時任總統薩達特于1978年9月在美國戴維營舉行了會談。埃以雙方随後簽署了《關于實現中東和平的綱要》和《關于簽訂一項埃及同以色列之間的和平條約的綱要》兩份文件,即“戴維營協議”。該協議要求以色列分階段撤離西奈半島,并在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建立一個巴勒斯坦過渡政府。
1979年:以色列-埃及和平條約
1979年3月26日,薩達特和貝京簽署了曆史上第一份阿以和平條約。根據條約,埃及最終在1982年收回西奈半島。然而,衆多阿拉伯國家認為該條約是“單獨媾和”,是對巴勒斯坦人的背叛。随後,十餘個阿拉伯國家與埃及斷交,并中止埃及在阿拉伯國家聯盟的成員國資格,将阿盟總部遷出埃及首都開羅。1981年,簽署了和平條約的薩達特在開羅的一場閱兵式上遭伊斯蘭主義者暗殺。
1991年:馬德裡和會巴以首次面對面交流
1991年11月,以色列分别與叙利亞、黎巴嫩、約旦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代表在西班牙首都馬德裡進行首輪直接談判。盡管會上各方沒有達成協議,但馬德裡和會為巴以雙方直接接觸開創了先例。會上,以色列亦與叙利亞圍繞戈蘭高地問題展開談判,但最終因雙方分歧過大而無果。
1993年:奧斯陸協議承認巴勒斯坦人民自決權
1993年8月,以色列時任總理拉賓和巴解組織時任主席阿拉法特在挪威首都奧斯陸舉行秘密會談,并達成臨時和平協議。同年9月,雙方于美國白宮南草坪正式簽署了《臨時自治安排原則宣言》(即奧斯陸協議),該協議被認為是以巴和平進程中的裡程碑,以色列與巴解組織由此互相承認,同時以色列将根據協議逐步撤出加沙地帶與傑裡科等地,将部分權力移交給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
然而,在協議簽署後兩年,拉賓遭以色列右翼激進分子刺殺,奧斯陸協議的落實工作被無限期擱置。
1994年:以色列-約旦和平條約
在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的斡旋下,約旦與以色列展開和平談判。當年10月26日,約旦與以色列在阿拉巴河谷簽署了和平條約,由此成為第二個與以色列簽署和平條約的阿拉伯國家。但由于約旦國内彌漫着親巴勒斯坦的情緒,該條約并不受到民衆歡迎。
至于其他阿拉伯國家,埃及對該和約表示歡迎,叙利亞則無視了該和約。
2000年:戴維營峰會無果
克林頓邀請以色列時任總理巴拉克和巴解組織時任主席阿拉法特參加戴維營峰會,促使以巴雙方解決懸而未決的主要分歧,并達成全面的和平協議。然而,巴以雙方未能達成一緻,随後再次巴以雙方再次爆發沖突,史稱“第二次巴勒斯坦大起義”。
2003年:布什中東和平“路線圖”計劃
美國時任總統小布什、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時任主席阿巴斯和以色列時任總理沙龍在約旦舉行了三方會晤。會晤後三方各自發表聲明,正式啟動中東和平“路線圖”計劃。布什政府倡導的“路線圖”希望在以巴地區實現“兩個國家、兩個民族和平共存”的目标,從而徹底解決巴以沖突,實現中東和平。
2007年:安納波利斯和會重啟磋商
在小布什提議下,中斷了七年的中東和平進程重新啟動,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兩國首腦在美國馬裡蘭州安納波利斯召開的會議上就解決兩國長期以來的各種分歧進行了磋商,不過依然未能取得積極進展。
2009年:内塔尼亞胡支持兩國方案
以色列時任總理内塔尼亞胡在以色列巴伊蘭大學發表演講,表示他支持兩國方案,支持建立一個承認以色列是猶太國家且自身非軍事化的巴勒斯坦國。
2013-2014年:華盛頓和平談判
在美國時任國務卿克裡極力勸說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重返談判桌。然而,由于巴以雙方在諸如領土劃分等“原則性問題”上分歧嚴重,複談無果。
2018年:以色列總理時隔22年再度訪問阿曼
10月25日,以色列總理内塔尼亞胡乘機抵達海灣國家阿曼首都馬斯喀特,開展了為期24小時訪問。這是以色列總理時隔22年再度到訪阿曼。
僅兩天後的10月27日,阿曼外交事務主管大臣在巴林舉行的關注地區安全問題的“麥納麥對話會”上公開呼籲地區各國接受以色列的存在,“以色列是存在于這個地區的一個國家,全世界也都知道這個事實”。
2020年1月:特朗普宣布“中東和平計劃”
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中東和平計劃”将允許以色列完全控制定居點,主要内容包括:美國承認以色列根據這份計劃所建議方案行使主權,這就意味着美國将繼續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的首都并承認以色列對位于約旦河西岸定居點的主權。
與此同時,該計劃建議成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以耶路撒冷東部郊區為首都;兩國的首都應以隔離牆為界限,雙方将在四年時間裡凍結任何領土開發并展開建國談判。
然而,該計劃遭到多方抵制,不僅巴勒斯坦表示反對特朗普的“中東和平計劃”,而且阿拉伯聯盟也宣布拒絕接受美國政府提出的“中東和平新計劃”,支持巴勒斯坦的合法權利。
2020年4月:以色列吞并計劃暫停
以色列不同黨派在4月達成聯合政府協議,規定以色列将從7月1日開始在美國“中東和平新計劃”下推進對約旦河谷和約旦河西岸猶太人定居點“實施主權”,所涉及的土地面積約占約旦河西岸地區的30%。
不過,在德國、法國、埃及、約旦與英國等國的反對下,以色列沒有如期落實吞并計劃。
2020年8月:阿聯酋與以色列關系正常化
阿聯酋阿布紮比王儲穆罕默德、以色列總理内塔尼亞胡和美國總統特朗普進行三方通話後達成協議,同意阿聯酋與以色列實現關系全面正常化,而以色列将暫停其吞并約旦河西岸部分地區的計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