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29歲程序員退休後續

29歲程序員退休後續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3 07:26:52

12月的第一天,脈脈上一條關于愛奇藝裁員20%-40%的消息,拉開了互聯網大廠這個冬天的序幕。

随後,一張總結了百度、騰訊、快手、滴滴等19家互聯網大廠精簡人員的截圖開始在社交平台上流傳。

時代周報記者從多位大廠員工處了解到,互聯網公司在年底一般都會進行一定的人員調整,該截圖中,具體裁員數字的真實性存疑,但今年确實“情況不太好”。

無論是被裁員還是有幸留下的人,無不在這個寒冬打個寒戰,為自己的将來思慮一二。

29歲程序員退休後續(28歲以上簡曆直接被扔)1

這就像是身在圍城,無論是國内大廠還是外企大廠,并沒有什麼一勞永逸,或者是完美無缺。

在離開者中,外企或許是他們的優先選擇,盡管工資趕不上國内大廠,競争壓力沒有那麼大。但身在外企的人,正在眼紅大廠的扁平化和高工資,積極尋找進入大廠的機會。

2016年,移動互聯網一篇藍海,大廠工資的“倒挂”現象還不嚴重,那時的程序員們都在打聽哪裡工資高,想通過跳槽來提高薪水。2022年前夕,很多程序員想知道,哪裡未來可以養老。

分水嶺

都說35歲是程序員的分水嶺和枯榮線,李明不這麼想。

”35歲?28歲以上的社招簡曆都直接扔掉了。“身處某大廠内容部門的李明親眼見證了部門的招人潛規則,開始為自己的未來深深擔憂。

28歲的李明,去年從工作了幾年的國家一頭紮回國内大廠。“當時覺得,國内大廠的業務場景更多元化,能積累更多經驗。”

蜜月期轉瞬即逝,李明坦言,這一年間,他對大廠的工作攢夠了失望。即便如此,今年7月前,李明還抱有希望,覺得自己能在這條業務線上做下去。

但今年7月,随着相關政策調整,地産和教育行業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收縮,而這兩者恰巧是李明所在部門最重要的客戶。

29歲程序員退休後續(28歲以上簡曆直接被扔)2

一名TMT行業分析師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教育、地産都是互聯網大廠的重要廣告客戶,但今年在政策強監管下,兩者都開始在廣告投放上變得低調起來。”

廣告數量銳減,首當其沖的就是以燒錢聞名的内容生态部門。自10月起,李明不斷聽到身邊員工讨論,自己所在的内容生态部門或将開始大規模人員優化,比例接近30%。

“當時覺得不可能,這條業務線将近3萬人,30%的裁員比例,就是9000人。這太誇張了。”李明回憶道。

不再考慮大廠

但從那時開始,每次李明的業務出現問題要找對接人時,都發現原本的負責人不見了。李明留了一個心眼,開始私下打聽這些人去了哪裡。

後來,身邊的程序員們也在一個個離開,有的流向了其他更有前景的部門,還有的幹脆在廠内消失了。

最後,甚至李明自己的大領導,也轉身投奔了央企的懷抱。

随着人員的減少和更替,李明組内的氛圍越來越緊張。新來的組長由于業務不熟悉,頻頻帶着組員們一起出錯;周邊的同事大多在私下裡忙着謀求更有前景的工作,無心本職業務。一旦業務出現問題,成員之間隻會互相甩鍋;而且這樣的環境下,頻繁出錯在所難免。

裁員的流言蜚語還在頭頂盤旋,表面的粉飾太平還得繼續:該加班還是要加班,各部門會議還是要一個不落的開。

29歲程序員退休後續(28歲以上簡曆直接被扔)3

李明覺得,裁員也許到不了自己頭上,但壓抑的氛圍快要把他逼瘋了,“滿腦子隻有擺脫這一切”。

考慮下家時,李明排除了跳到另一家大廠的可能。“各家to C的業務都不景氣,換一家大廠繼續卷,實在沒意思”,他的目标是外企的技術崗位,并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做功課和準備面試。

更重要的是,李明發現,大廠們在招聘時,不僅優先錄取28歲以下的員工,薪資倒挂的現象也頻頻出現。

李明向時代周邊記者介紹,類似微軟和亞馬遜這樣的外企,在中國區的業務量比較穩定。總體而言,工作時長比國内大廠要健康許多。最重要的是,“這些外企多半會更在乎員工的感受”。

近日,李明終于拿到了其中一家外企的offer,打算趕在年前去報道,“然後回家過個安穩的年”。

管理崗

王耀某種程度上站在李明心目中的終點,但他有自己的憂愁。

27歲的王耀本科畢業于國内排名前10的院校。大學實習時,他見識到了大廠“内卷”的可怕。

“十點半,誰都不敢走,非要賴在公司,讓老闆看到我很辛苦,大家就是形式化地在加班。”王耀回憶當時的經曆稱。

王耀選擇逃離這樣的生活。他輾轉美國攻讀碩士,畢業後進入亞馬遜成為一名程序員。亞馬遜的生活早上10點打卡,下午5點下班,再加上每天2小時的摸魚事件,“有效工作時間不超過6小時”。

在他看來,外企最吸引他的一點,是生活能和工作分開。

29歲程序員退休後續(28歲以上簡曆直接被扔)4

“身邊的同事會在周末去滑雪、爬山、看球賽,下班後基本可以不回複工作消息。”王耀說,節假日前後,一些主管還會以帶孩子為由,提前三四個小時結束辦公,趕着員工回家。

35歲的裁員線在這基本不存在。亞馬遜在一衆外企中以人員更新頻率快著稱,但王耀的部門有多名從業十餘年的軟件工程師,仍然在做着技術崗的活。

“在國内,轉管理崗是不成文的規矩。”王耀介紹稱,在國内大廠,到了一定的年齡、一定的級别,不轉成管理崗,職業生涯基本就到頭了。以阿裡為例,P7意味着至少需要帶着一個小組,P8基本就得領着20、30人做項目,“就算你是技術崗,最終也是要求會做管理的工作,無法順利轉型則會被淘汰。”

王耀向時代周報記者分析,因為美國勞動力相對來說沒有那麼多,大家反而會思考效率的問題,這時經驗的性價比就會大幅度提升,程序員也能“越老越吃香”。

圍牆内外

稅前月薪1萬美元(約合人民币6.3萬元)、一畢業即全款提車,再攢幾年,郊區的聯排别墅也不是什麼難事,看似過上理想生活的王耀有自己的煩惱。

受疫情影響,王耀已經獨自在西雅圖的家辦公超過一年時間了。“同事之間聯系薄弱,平時以呆在家裡為主“、4點多天黑後基本不再出門”、“獨居青年将近0社交”......他開始懷念下班約着同事撸串的日子,也想念故鄉的父母,缺乏歸屬感的王耀,萌生了回國的念頭。

“回到外企的國内部門養老或許是一個折中的選擇。”王耀說。

機會并不是沒有,亞馬遜每年都有外調中國的名額。但想回歸國内的外企養老,則需要付出一些代價。

首先面臨的是工資報酬驟降。“以亞馬遜同個級别的崗位為例,國内與在美員工,工資差别還是蠻大的,大概乘以0.5~0.6左右,換算成人民币後,有着一倍多的薪資差距。”王耀說。

29歲程序員退休後續(28歲以上簡曆直接被扔)5

此外,外企的升職、加薪機會,更講究資曆。在大廠卷上5、6年,也許能憑借個人實力超前提拔,但外企的步調和幅度均有限制,”一個蘿蔔一個坑,上面的蘿蔔不挪,你就沒地方放“。

到底是去國内大廠、還是到國内外企駐點減薪養老,王耀至今拿不準主意,因為都沒有那麼盡善盡美。

王耀的遭遇也是李明猶豫的原因。

李明的程序員朋友王剛今年已經推薦了6位程序員“出海”前往新加坡。

這6個程序員中,2個進了銀行技術崗,2個進了SEAGroup(冬海集團,被外界譽為東南亞小騰訊),剩下的去了投行和電信行業做技術支持。

現在的李明,還接受不了如此養老的生活。

“感覺還沒到那個年齡,一時半會兒切換不來。”李明說,最重要的是,他舍不下家人和朋友。新加坡的業餘生活也略顯枯燥,李明業餘最愛livehouse文化在新加坡難覓蹤影,但在國内卻蓬勃發展。

大廠圍城,裡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要進來,這就是目前互聯網程序員的現狀。李明、王耀、王剛,看似都站在對方的終點上,卻又都在準備起跑,奔向對岸。

(應受訪對象要求,文中李明、王耀、王剛均為化名)

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石恩澤 郭梓昊

編輯:張恒 苗亞祥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