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子引起的皮膚病多見于夏季,每年這個時候都是高發疾病。很多時候都是家長帶孩子出門遊玩,回過神來就發現孩子起一了身“包”,或者傍晚出門遛個彎,回家就一腿“包”,又或者睡得好好的,突然被一陣刺癢或疼痛感驚醒……
别看這些蟲子小小的,但它們可能通過各種方式侵害我們的皮膚,給我們造成困擾,主要是以下幾種方式:
一、叮咬損傷最常見的就是螨蟲、蚊子、臭蟲、蜜蜂等,這些昆蟲叮咬導緻的皮損叫蟲咬皮炎,也叫丘疹性荨麻疹。
症狀特點是皮損可見針尖大小的叮咬痕迹,嚴重程度與昆蟲的種類、地域特點、患者的個人體質等有關,并可伴随不同程度的瘙癢。
所以,蟲咬皮炎多發生于兒童,當成年人被叮咬的部位是皮膚薄弱部位時,症狀表現往往也會比較明顯。
被蚊蟲叮咬後,首先要注意不要抓撓,避免抓破皮膚造成感染。
可以外塗一些消炎止癢的藥物,比如哈西奈德等,同時可口服抗組胺藥,比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
如果症狀比較嚴重,建議及時咨詢皮膚科醫生,在醫生指導下口服激素治療或做其他處理。
二、接觸損傷近年來非常常見的就是隐翅蟲皮炎,是皮膚接觸隐翅蟲的毒液後導緻的接觸性皮炎。
皮損多見于暴露部位,表現為條狀或成片的紅斑,上有密集小水泡或膿疱,伴有瘙癢、灼痛感。
最近也有導報,隐翅蟲落在孩子臉上,孩子媽媽不認識給拍掉了,結果晚上發現孩子臉上留下了一道長長的紅印子。
這就是處理不當的結果。其實隐翅蟲接觸時是不會刺激皮膚的,但是一旦破壞蟲體,接觸到隐翅蟲的毒液,就會造成皮膚的損傷。所以,正确的處理應該是吹落或抖落。
如果已經造成損傷,要先立即用清水或堿性的肥皂水沖洗,并可用3%硼酸溶液、1:5000的高錳酸鉀溶液濕敷。皮損可塗抹爐甘石洗劑或糖皮質激素軟膏。同時也可口服抗組胺藥。
嚴重者可咨詢皮膚科醫生,在醫生指導下口服激素治療。
三、寄生損傷最常見的動物寄生性皮膚病主要是疥瘡、虱病,并且可由接觸或環境相互傳播感染。感染這類皮膚病的患者,治療期間一定要注意做好隔離防護,不要共用衣物和清潔用品,避免感染他人。
疥瘡由疥螨在表皮内寄生所緻,很容易在家庭成員之間流行傳播。
皮損主要表現為米粒大小的紅斑、丘疹,多見于指縫、身體屈側、會陰部等皮膚褶皺處,仔細觀察可見蟲體活動行程的隧道。瘙癢劇烈,且夜間加重。
疥瘡患者首先要注意個人衛生,做好隔離,做好衣物及日常用品的消毒。
治療以外用藥為主,成人可全身外塗10%硫磺軟膏,同時口服抗組藥進行治療。
虱病是虱子(包括頭虱、體虱、陰虱)等體外寄生,反複叮咬吸血和活動造成的刺激導緻。
症狀表現為特定部位皮膚的紅斑、丘疹,抓撓引起的破潰和血痂,有時可見毛發或衣物上附着的蟲卵。
患者最好先将寄生部位毛發剃除,然後外用藥物治療。可以用百部60g,煎水後洗頭或塗抹至患處,每天堅持1次,洗幾次以後虱子就可以去掉。同時,同樣要做好個人隔離和衣物的消毒。
還有很多不能确定類型的蟲咬皮膚損傷,如果自己不能處理,就要及時就診由專業醫生來鑒别。
日常生活中應多注意防護,盡可能避免蚊蟲叮咬。
首先是對室内生活環境的防護,要關好門窗,最好使用紗窗、蚊帳等防護措施;室内避免留積水、剩飯等,不然也很容易滋生蚊蟲;像衣物、被子等物品,要避免受潮,時常晾曬,夏天的紫外線絕對是驅蟲殺菌的一把好手。
在戶外遊玩時,最好的防護方式就是穿長衣長褲,不要到容易招惹蟲子的地方。不過夏天這麼熱,這樣要求大家也不太現實。
可以自己備一些殺蟲驅蚊的藥物,就以最常見的蚊子來說,安全的驅蚊成分包括避蚊胺(DEET)、派卡瑞丁(KBR3023)、驅蚊酯(BAAPE、IR3535)、檸檬桉(PMD、OLE)等,使用時注意避開眼睛、口唇,及皮膚破損處。
出去玩就要開開心心,不要讓小蟲子掃了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