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仍在,我們的學習卻未曾停止。近日,日照一中在紮實開展線上教學工作的同時,利用網絡手段普及疫情防控知識,組織學生學習戰“疫”先進事迹、榜樣人物,加強安全健康教育、感恩責任教育、愛國勵志教育,積極組織開展抗擊疫情主題征文活動,引導、鼓勵學生以文戰“疫”,以筆傳情,用文字抒寫自己的所見、所感、所思。
文以載道,辭以煥采。日照一中官方微信将分多期選登部分一中學子寫的精彩文章,分享給大家:
山河縱有恙,願與子同袍
日照一中2019級學生 陳薪冰
所謂希望,無非是千萬螢火彙成星河長明;所謂光明,無非是滿腔熱忱凝成雄晖萬裡。
——題記
2020年,本該是充滿希望的一年,但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人們美好的願景。一種聞所未聞的病毒——新型冠狀病毒悄無聲息地在中華大地上肆虐橫行,讓人猝不及防。人們在恐慌中度過了歲末,又迎來了年初,而這場瘟疫卻遲遲不肯褪去。整個國家都被籠罩在陰霾之下。
值得慶幸的是,愛與希望,比病毒傳播速度更快!
武漢疫情爆發後,全國人民和海外華人都積極行動,不斷有來自全國各地的醫療隊伍馳援湖北,不斷有來自世界各地的醫療物資送到湖北,那一箱箱口罩、一個個名字和身影,彙成了在黯淡疫情中珍貴的溫暖和力量,觸動着所有人的心弦。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便不乏拼命硬幹、為民請命的勇士。當疫情來襲時,耄耋之年的鐘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臨危受命,奔赴抗擊病毒的最前線。“國有戰,召必回,戰必勝”,全國各地醫護人員的铮铮誓言,讓人肅然起敬。他們在請願書上留下一個個指印,不計報酬,不論生死,逆風而行。除了他們,更有千萬醫護人員堅守在不同的崗位。他們是父母,是妻子,是丈夫,是兒女......但在疫情面前,他們都化身為身着白色戰袍的戰士,沖鋒在前,為你我驅散不安與疾恙。與此同時,火神山、雷神山兩座醫院拔地而起,“基建狂魔”的背後,其實是無數平凡的建築工人不分日夜地辛苦勞動。他們來自四面八方,講着不同的方言,卻同樣奮不顧身、挑戰極限,創造出新的中國速度!
災難面前從無國界。“豈曰無衣,與子同裳”,1月25日,日本捐來第一批物資。1月31日,俄羅斯派出首個來華開展疫情防治合作的外國專家團。2月1日,巴基斯坦調用全國庫存援助中國......疫情面前,無旁觀者,更無局外人,世界同心協力,你我皆風雨同舟、命運相關。
而今,縱然山河有恙,但青山一道共雲雨,願與子同袍,共賞一場櫻花的浪漫,初陽已透過霧霭,照暖了阒無一人的堤岸,眼前的一切無不熒光四射。 很快,當陰霾散盡 ,在這片被病毒踐踏過的土地,終是破土而出的春天。
與子同裳,共克時艱
日照一中2019級學生 殷佳蕊
乙亥末,庚子春,荊楚大疫,染者數萬。舉國防,皆閉戶,道無車舟,萬巷空寂。幸醫無畏,警不懼,民齊心。醫者、民者、兵者,抗鼎逆行,勇戰哉。
——題記
她叫江城。
黃鶴樓上流淌着赭紅朱華,曆經歲月打磨仍鮮亮如初。白雲千載,悠悠蕩蕩飄至遠方;黃鶴唳鳴,振翅翺翔歸入長天。十裡長堤,臨江照水,漫天紅粉燦爛,和着綿綿清韻,仿佛一夜夢回,六百年前南國隔岸的春風撲面而來,春水初升,春林初盛。
寂寂黑夜掩不住她起義的燈火,脈脈柔情擋不住她求真的初心。在這一場舉國的戰鬥中,她卻傷痕累累,幾度沉浮。
二零二零年初春,考驗襲來,幹部的水平、商人的良知、專家的素養、民衆的認知,皆需考量。
二零二零年初春,我們選擇逆行而上。
潘多拉的魔匣悄然打開,一位又一位白衣天使前仆後繼,以血肉之軀阻擋地獄的大門。他們中有的是德高望重、成就斐然的專家,第一時刻趕赴武漢,研究方案,穩定人心;有的是年輕的小姑娘,割掉長發義無反顧,披上白大褂,學着前輩們的樣子從死神手中搶人;還有的,是丈夫,是妻子,是兒女,是兄長,他們揮手告别親人,帶着未知的恐懼獨身上路。初入行業的那一刻,他們神聖、莊嚴宣誓——
“我将要盡可能地維護人的生命,自從受胎時起……”
白衣天使們的背後,是一雙雙手在支撐着他們。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運送物資的車輛從全國各地趕來,載着新鮮蔬果,醫療器械,承着祝福與希望。各族兒女們,用他們或幼小或粗糙的手掌,為武漢撐起一片天空,那一句“不要錢,我們捐”,那一行“東港環衛”,黑眼睛黃皮膚,中華民族血脈相傳的團結心、凝聚力,曆千年而不改,經歲月而不衰。涓涓細流,以彙江海,所有為戰疫貢獻力量的普通人,無論是商戶、工人還是學生,他們從來沒想過被銘記,但他們也不該被忘記。
甚至,世界的力量也彙集于此。一衣帶水的東瀛,送來成箱的口罩,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曾經無私的援助,時至今日光華流轉,觸手生溫。全世界都亮起了中國紅,中國加油,武漢加油,我們同住地球村,命運共同體,我們同為人類。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天。
當今青年,身處時代潮頭,大浪淘沙,方顯英雄本色。災難面前,我們既有勢必穿越漫長黑夜的決心,也在為早日見到曙光而默默蓄力。沒有不拂曉的夜晚,在狂風驟雨中,我們要始終保持堅定的希望,理性地認識,不造謠,不傳謠,以批判的眼光面對流言,以高度的自律要求自己。畢竟,你所在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國;你是什麼,中國便是什麼;你怎麼樣,中國便怎麼樣;你有光明,中國便不黑暗。
莞爾韶華,大任始承;弱冠既加,如之棟梁。
沒有一個冬天不能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抵達。與子同裳,共克時艱,待到春花遍野,武大漫步,櫻園重逢。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有字的書我們要讀,沒字的書我們也要讀,而生活無疑就是那本包羅萬象、蘊藉豐富的無字之書。這次疫情中湧現出的許多的人和事帶給了我們無盡的啟示和思考,唯有将此與手中書本并重來讀,我們才能夠讀出書外之意,讀懂生活之理,成為完全之人。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通訊員 遲鑫 記者 鄭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