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養殖的基本常識有哪些?食用青蛙高效養殖技術探究,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青蛙養殖的基本常識有哪些?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食用青蛙高效養殖技術探究
一、食用青蛙效益分析
随着人工養殖的快速興起,養殖技術日趨成熟,青蛙的畝産量普遍能達到 1000~2000 千克。湖南益陽地區是全國規模最大、最集中的青蛙養殖區域,青蛙精養面積已突破1萬畝,由于養殖效益可觀,淨利潤可達2萬~3萬元/畝,并以此為中心在全國各地快速擴張。
筆者結合生産一線總結,就青蛙高效養殖經濟效益做簡單計算。成本=飼料+苗種+塘租+藥物+人工+其他費用。飼料成本10元/千克蛙,種蛙自繁苗種成本為800元/畝左右(每畝投放種蛙20千克),而直接購買蛙卵養殖為5000元/畝(每畝投放蛙卵50塊),塘租成本1000元/畝,用藥成本800 元/畝 , 人 工 成 本 1000 元/畝 , 其 他 費 用200元/畝。以畝産1500千克成蛙計算,總成本為22000~28000元。那麼隻需要市場成蛙收購價達到14元/千克就可以達到收支平衡。
二、食用青蛙的場地建設
1.場址選擇 青蛙養殖場最好選擇在平坦開闊、背風向陽,同時水源比較方便的地方。生産實踐中養殖從業者一般選擇稻田改造作為養殖場地,因為這樣的底質能保證所建造的蛙池能夠蓄水。同時,養殖青蛙的場地附近最好有河流、水庫、塘堰或比較豐富的地下水,青蛙養殖特别是蝌蚪期間,養殖用水必須清新無污染,水質符合NY 5051-2001 的要求。使用地下水養殖青蛙的,一定要确保該地下水無重金屬污染,對于礦物質超标(曝氣後水面出現紅色浮沫等)的水,則不要使用。
青蛙養殖場地還應選擇地勢較高的地方,因為地勢較低的地方,夏季暴雨洪水期間,如果洪水将蛙場淹沒,即使不導緻青蛙逃跑,也會緻使青蛙因搶占陸地而擠壓造成批量死亡。
2.蛙池的開挖 蛙池開挖方式現在普遍采取“回”字形一體化養殖池建設。所謂“回”字形池,就是單個蛙池四周的埂和池中的環形溝組成了“回”字,形成蛙池的基本結構。建設規格為長25米、寬8米,每口蛙池約200米2,每畝場地可以挖建蛙池2~3口。在開挖青蛙養殖池時,最好先将場地進行測量,然後在地面用白灰畫出草圖,最後讓挖掘機按照畫線進行開挖池溝和做池埂。
蛙池外圍設置1.2米高的尼龍圍網,埋入地下部分為 30 厘米。防逃網使用 40 目左右的密眼網布,有效避免有小蝌蚪鑽出網外,同時圍網上端要做成“7”字形,防止青蛙外逃。整個養殖場要用圍網架起網棚,防止鳥類等天敵捕抓青蛙。
三、青蛙的人工繁育及蝌蚪培育
1.青蛙的人工繁育
(1)親本的選擇:種蛙選擇應挑選身體強壯、表皮光滑、沒有傷殘、體重50克/隻以上三代以内的種蛙。繁殖種蛙可使用2~3年,實際養殖過程中為加快換代速度,養殖戶大多用當年養殖青蛙作為下年的繁殖種蛙。
(2)種蛙放養:種蛙放養一般在9-10月,放養密度為8~10隻/米2 ,雌雄比例(1~1.5)∶1為宜,種蛙在種蛙池中冬眠後,來年3月左右蘇醒,
在清明節時期開始抱對産卵。
(3)種蛙池選擇:種蛙池與養殖池按照 1∶10配置,為了給種蛙提供一個安全衛生的産卵環境,在它們入池前,要先給産卵池消毒,可選用全池潑灑聚維酮碘,同時,種蛙在放入種蛙池前也要進行消毒處理,從而減少病害發生。為了方便取卵,在池内水溝中,每隔2~3米用樹枝、稻草、水草搭建産卵巢一個,長度在0.6米左右,巢沒入水中2~3厘米,表面與水面平齊。
(4)産卵:一般當氣溫達到18~20℃時,種蛙開始自由抱對,它們喜歡安靜的夜晚,一般正常情況下,3~4天就會産卵,氣溫較低時,則需要5~8天,甚至13天左右才會産卵。産卵前,種蛙先在巢四周轉,好像是在尋找最佳産卵位置,一般會在5、6點,11點至13點産卵。由于是體外受精,整個産卵過程有時隻有2~3秒,産卵後,雄蛙會立即走開,而雌蛙肚子明顯變小,剛産出的卵塊,形狀很散,産卵後一小時才能撈出卵塊,
此時卵塊為圓形或方形,如果産卵過程受到打擾,卵塊會分成兩截。雌蛙産卵量與個體大小、營養狀況有直接關系,正常情況下,50克/隻左右雌蛙産卵量一般在1000~2000粒。100克/隻左右的雌蛙産卵量一般在2500~3000粒。多齡種蛙的蛙卵受精率會有所降低。
(5)采卵:受精卵不宜久留在産卵池中,一般應在産卵後2~3小時采卵,卵塊采收時間,一般選擇早上7、8點,下午1、2點,這時受精卵外的卵膜已充分吸水膨脹,水面上可以看到一片灰黑色的卵塊,這時是采卵的适宜時間。需要注意的是卵塊顔色較深的一面為動物極,必須朝上,顔色偏白的一面為植物極,必須朝下,蛙卵的孵化率可達到100%,如果被翻轉,會導緻無法孵出蝌蚪。采卵時要用剪刀剪斷與卵塊黏連的水草,切莫強拉硬扯,以免弄破卵膜,影響孵化,采下的卵塊要迅速移入養殖池環溝中孵化。
(6)放養密度:目前放養密度一般在 8 萬~10 萬隻/畝,按照 90%的成活率,每個卵塊按2000粒計算,一般每個養殖池(0.3畝)中可放養18~20塊。
2.蝌蚪的培育
(1)進池前的準備:無論是在投放卵塊或是蝌蚪前,養殖池必須提前做好相關準備,保證種苗成活率。①清塘。使用石灰、漂白粉為宜。②肥水。蝌蚪孵出的3~5天一般不吃東西,主要是以自身的卵黃囊供給營養,卵黃囊消失後,開始吃浮遊生物、有益藻類等,這就要求提前肥水,培育優良天然餌料,以供蝌蚪攝食。
(2)蝌蚪飼養:飼料投喂前期一般是每10萬尾蝌蚪投500克粉料,早晚各一次,待蝌蚪養殖到30 天左右,即可以開始以粉料與顆粒料混合投喂,一般投喂 4~6 天,即可全部轉為顆粒料投喂。待蝌蚪養殖到40~50天,蝌蚪開始變态,先伸出後腿,待60~70天時,伸出前腿,尾部逐步退化,完全變态成青蛙。
(3)水質管理:蝌蚪養殖過程中,當蝌蚪長到大于圍網網孔時,要将蛙池中水加滿,增加蝌蚪活動空間,降低蝌蚪密度,同時也能起到增加水體溶氧作用,等到變态期蝌蚪長出後腿時,再降低水位。前期注重肥水,做到水質“肥、活、嫩、爽”,進而保證水體溶氧量,定期使用光合細菌、芽孢杆菌、過硫酸氫鉀等調節水質,條件允許情況下,保持适度換水,培育優良水質。
四、幼蛙及成蛙的飼養管理
1.幼蛙的投喂及馴食 幼蛙上岸後,開始用肺呼吸,此時隻攝食活餌,因而要開始馴食,馴食方法有誘蟲燈馴食和人工馴食兩種。
青蛙馴化好後,隻需把飼料撒在食台網即可,青蛙便會成群自動攝食,由于青蛙貪食,所以要根據天氣、蛙的攝食情況合理安排投喂量。
投喂幼蛙一般選用顆粒較小的“0号料”,當幼蛙個體生長到15克以上後,就可以更換為顆粒稍大的“1号料”。
2.水質管理 蝌蚪變态成青蛙後較少下水,平時一般在岸上活動,需要池水隻是保持皮膚濕潤,但如果蛙池水質太髒,也會給青蛙養殖帶來危害。日常管理中定期使用聚維酮碘、高錳酸鉀、過氧化氫等對池水進行消毒,條件允許,勤換池水,保持池水幹淨,維持良好的生活環境,降低病害發生。
3.食台制作及定期消毒 青蛙養殖需要自己制作專用食台,食台大小一般為長 1.5 米、寬1米,也可以根據場地采食區的大小來适當調整食台的大小,食台四周采用2厘米×3厘米規格的小方木條做框架,用40目的尼龍網布做底部。為了提高制作效率,一般框架用3厘米的氣動射釘固牢,尼龍網布用氣動馬釘固牢。一口約200米2 的蛙池,需要準備約35個食台,一畝地3個養殖池則需要準備105個左右食台。由于投食量大,食台殘餌多,要定期對蛙池、食台以及青蛙消毒,應選擇較為溫和無刺激的消毒劑,如聚維酮碘、季铵鹽絡合碘等,避免對青蛙造成刺激。
4.除草與遮陽 青蛙養殖池中央休息區可以有少量雜草,四周投食區和蛙池外圍不能有雜草。發現有蝌蚪已變态成青蛙時,應及時在蛙池中央休息區搭上遮陽網。遮陽網一般使用小竹竿或木條支撐,為保證空氣流通性,高度要求90厘米以上,遮陽網要捆紮牢固不留邊角,避免網布随意垂吊,防止刮風将遮陽網吹動從而驚擾青蛙。
五、青蛙的營養需求與飼料選擇
青蛙作為一個新的養殖品種,市場上專用青蛙飼料還較少,目前主要是用牛蛙或是黃颡魚飼料代替。選擇建議:①選用正規蛙類飼料。②選擇合理價位飼料,不能貪圖便宜。③選擇口碑好的品牌飼料廠家,質量有保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