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耐是一種智慧
“自強不息”取自 《易傳》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一語,意思是,天道剛健,君子應當以此為楷模,自強不息。 《乾》卦的六個爻都是陽剛之爻,六個爻辭揭示了這樣一個内涵: “自強”且能 “不息”,必須具有忍耐、憂患、自悔三種意識。忍、憂、悔便是 “自強不息”的全部内涵。
《乾》初九爻辭“潛龍,勿用”,是自強不息的起點。 “潛”,是自身力量不足而采取的一種自覺的理性行為。
潛而勿用,原因有二。一是自覺地積累力量,如人們常說的“厚積薄發”。種地的農民知道,根深才能葉茂;建築工人知道,樓房高低取決于基礎;遠途的旅人知道,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周易》在象征天、地的《乾》、《坤》兩卦之後,選擇《屯》、《蒙》作為第三、第四卦,再次表明 “自強”須從積聚物質财富、培養人才資源起步。
萬物生長的自然界,也向人們昭示着這一規律:一顆種子,在地下伸展根系,吸收水分養料,最後破土而出,往往越是漫長越是艱難的初始積聚,對以後的整個生長發育過程往往越是有利。孟子說: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講的也是一個人在其有為之前必要的力量積累。忍,是這一段力量積累時期的核心精神。不能忍常人所不能忍,此後的人生也便不可能寫出精彩篇章。
二是與敵對勢力對壘時的量力而行。力量的強與弱,是比較的結果;選擇進取還是隐忍,須因時度勢。敵強我弱,就須忍。此時的忍,是明智而非怯懦,是争取時間積累力量壯大自己。周文王被商纣王囚于裡,是文王因時度勢不得不前往殷都接受囚困,為自己的部族争取時間壯大實力;越王勾踐前往吳國卧薪嘗膽,也同樣是為了争取時間壯大越國。如果沒有周文王的裡之忍,也就沒有後來的武王克商和周王朝的一統天下;如果沒有勾踐的卧薪嘗膽之忍,也就沒有後來的越國複興雄霸一方。
華夏民族經風曆雨一路走來,既有艱苦卓絕的奮鬥,也有忍辱負重的權宜。沒有前者,後者便是沒有脊梁的苟且者;沒有後者,前者往往成為半途而廢的失敗者。 《三國演義》中,張飛、劉備皆因不能忍一時之憤,快速出局;聰明如諸葛亮者,忠的情結遮蔽了忍的理智,五次出兵攻魏,皆無功而返;第六次出兵攻魏,命喪五丈原。正是一次又一次不自量力的出師,耗盡了蜀國的元氣,成為三足鼎立中的第一個出局者。諸葛亮這種被後人津津樂道的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實際上是一種缺失理智、不自量力的行為。 “盡瘁”的結果,不僅是個人的失敗,也往往會給整體利益帶來重大傷害。
曆史的作用不在炫耀而在借鑒。我們欣慰地發現,華夏民族綜合實力極大提高的今天, “忍”作為自強不息的一種手段,既借鑒前人而又超越前人。忍,是一種理性的手段,是一種智慧的展開。無論是一個人,還是一個企業,一個國家,一旦缺失忍,自強之路就随時可能中止。
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
憂患意識,是自強不息的内涵之二。憂患是一種生存狀況,憂患意識是對這種可能發生的生存狀态的防範預謀。這種意識存在于事業順利、生活安逸即所謂的“安樂”狀态下對可能發生憂患狀況的思慮,所謂“居安思危”。
《乾》卦六爻分為天、地、人三個層面, 《周易》作者通過象征 “君子”的第三、第四兩個爻辭,表達了憂患意識。 “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白天勤勉做事,晚間怵惕思省。保持了這種居安思危的心态,就不會犯錯誤。這爻辭也可作另一種斷句: “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今人常用的 “朝乾夕惕”一詞,即由此而來。九四爻靠近 “九五”之尊,所以,爻辭的憂患意識更濃重:“或躍在淵,無咎。”這是在 “夕惕若厲”基礎上的進一步表達。這是一個令很多人羨慕的高位,卻又是一個“伴君如伴虎”的高危之地。機會與風險共存,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自在情理之中。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就是處身高位者、事業即将成功者必須具有的戒懼憂患之心。如臨深淵是什麼心态?就是戰戰兢兢唯恐跌下去萬劫不複的心态。處于高位而又能持有這種強烈憂患意識的人,自然不會去犯功虧一篑的錯誤。
人類常常要面臨兩類患難,一類是自然降臨的患難,另一類是人為造成的患難。前一類患難很難避免,後一類患難則往往由于處理得當而可以避免發生。憂患意識的一個作用,就是由于對自然災害發生的可能性有了預期的考慮,從而為人們應對可能來臨的自然災害提供精神和物質準備,盡可能将自然災害對人類的損傷降到最低程度。
自然災害,其實都是自然現象,無不受自然規律的支配。任何自然災害的來臨,先期都有征兆,“月暈而風,礎潤而雨”,就是這個道理。然而這類征兆,對于頭腦中有沒有憂患意識的人來說,結果大不一樣。頭腦中有了憂患意識,就會洞察一切,并且見微知著,馬上采取防患應急措施,将旋踵即至的災難損害降至最低程度。倘若頭腦中缺少憂患意識,面對天災征兆也會視若無睹,以緻災難降臨時驚惶失措,聽天由命。慘痛的教訓告訴我們,自強不息需要憂患意識來支撐;憂患意識,是自強不息的題中應有之義。
直面現實的自悔精神
自悔意識,是自強不息的又一重要内涵。 《乾》卦第六爻位居“九五”之上,實屬至尊。該爻辭 “亢龍有悔”,可謂言簡意豐。 “有悔”是“夕惕若厲”、“或躍在淵”的延續,是随着人的自強不息的進程,在高位這一處境下,如何繼續保持自強不息狀态的一種理性的、自覺的反思,而不是面臨物極必反的自然規律生發出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悔恨。亢龍即居于高位的領導者,要有自悔意識,要經常性地自覺認識自己的不足,檢點有無失誤的言論或決策,是“持盈保泰”、自強不息的不二法門。
“亢龍有悔”給我們很多啟示。
首先,長期居于高位的人,要始終保持頭腦清醒,千萬不要迷信自己一貫正确。發覺錯誤,及時糾正,是一種自信的表達,也是自強不息的體現。 “實踐檢驗真理”,其性質不在學術觀點的争鳴而在自悔意識的确立,矛頭指向 “句句是真理”的 “亢龍”迷信如何回歸到“亢龍有悔”。正是這種自悔意識的回歸,才有在自強不息的道路上的不斷前行。
其二, “亢龍有悔”中的 “有悔”,是自悔而非替他人 “有悔”。中國人有一個傳統,把曆史作為一面鏡子,借古鑒今。于是,替古人 “有悔”便成為一些人的專業。這一專業的形成,可能為了避免直面自悔的尴尬,于是借古喻今,說古人如何的好,是在暗示今人行為不當;談古人如何的不好,也是在提示今人不可重蹈舊轍。繞了一大圈,旨在勸人 “有悔”。
自悔直面現實,需要理性更需要勇氣。
能否自悔,關系到自強之路到底能走多遠;能否自悔,也是衡量和檢驗領導幹部素質優劣的一把尺子、一塊試石。自悔意識不是身居高位者的專利,任何一個有自強心有事業心的人,也都應該具有。從傳統文化觀念而言,培養君子人格中就有“吾日三省吾身”一說。反省吾身,就包含着自悔的内容;自悔意識不僅存在于重大事情發生之後,存在于位極之際,也同樣存在于平民百姓之身,存在于日常工作生活之中。總之,倘若時時處處都能保持自悔意識,個人自強不息的願景也就有可能成為現實;整個民族的自強不息,也就有了最廣泛最堅實的基礎保證。
“不争”是一種境界
在“厚德載物”這個傳統民族精神裡,有許多寶貴資源值得我們繼承,比如謙讓的道德風貌,仍然為當今社會所普遍認同;“善利萬物而不争”的道德品行,依然作為人們修身養性的重要内容。這些優秀的道德品行,不僅具有普遍性而且具有恒久性,是構建當代民族精神亦即新的時代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的人文資源。
“厚德載物”是華夏民族精神的另一半重要内涵的表達。該詞取自 《易傳》的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一語。 “地勢”即是與 “天道”對應的 “地道”。老子說 “人法地”,就是講人要效法大地之道。大地之道是什麼?是由六個陰爻構建的 《坤》卦所象之意。卦辭說: “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坤的屬性是母馬那樣的柔順,順從誰?順從剛健的天道。然後是“先迷,後得”的例說。總之,無論前一例說還是後一例說,都指向 “後”。甘居後,便是 《坤》的特有屬性;地道的 “厚德”,就是甘居天道後面的柔順品性。所以,坤道之 “厚”,也就是君子居後之 “後”。在 《坤》卦語境中, “厚德”就是 “後德”。
《坤》卦卦辭,隻是對坤道的“後德”作了一個總體的概述。 《周易》作者關于“後”德的分析,主要在爻辭中展開。例如,六三爻辭說:“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 ”不顯耀自己的才華,固守柔順的德性;倘若有機會輔助君王成就事業,功勞也應歸于君王,這樣的人必然能善終。地位越高,越要小心謹慎:“六四:括囊,無咎無譽。 ”六五爻已屬天爻,爻辭說: “黃裳,元吉。”德高望重的君子如同“黃裳”遮隐于上衣下面那樣,仍應心甘情願地追随在君王左右。 《坤》卦六爻,均為謙後之言;謙後則吉,争先則兇,是《坤》卦的核心思想。
後德即是厚德的思想觀念,由此形成。以“牝馬之貞”自诩的婦女們,也便因此傲人,以獲得“後”名為榮,做了皇帝的妻子,便是“皇後”;做了皇帝的娘,便是“皇太後”。總之, “後”是坤德的代名詞,融入到了民族血脈中。
中國曆史上,老子是最早為 “後”德唱贊歌的人。後德的内涵中,有兩大屬性,一曰“柔”,二曰“不争”。老子說:“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他又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争。 ”(《道德經》)老子贊美“柔”贊美“不争”,是因為它們所代表的德性使得世界上任何事物都無法與之抗衡。當然,在中國曆史上,也并非所有人都欣賞 “後德”,唐代的武則天、清代的慈禧太後就是典型代表。住在後宮的她們,偏要走進前面廟堂,破一破 “先迷”的戒條。戒條雖然被破了一下,但是傳統的 “後德”觀念實在太強大。
畢竟,《周易》中的卦爻辭隻是一種例說,《坤》的卦爻辭是寫給普天下所有“君子”看的。後德不僅包括皇後、太後們的坤德,更是具有普遍意義的道德品行,通過修身養性融為君子人格的一部分,化入治國平天下的事業中。當然,《周易》作者所主張的後德品行,并非所有的人都贊同。戰國末期的著名思想家荀子,就曾對 “括囊,無咎無譽”這種過分的小心謹慎提出批評,斥之為 “腐儒”行為。
随着人類社會的進步,不僅“括囊”這類明哲保身的道德行為已經不合時宜,明顯帶有人身依附性質的“先迷後得”的價值取向,也與民主平等的現代社會格格不入。但是,謙讓的道德風貌,仍然為當今社會所普遍認同;“善利萬物而不争”的道德品行,依然作為人們修身養性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厚德載物”這個傳統民族精神裡,仍然有許多寶貴資源值得我們繼承,這些優秀的道德品性,不僅具有普遍性而且具有恒久性,是構建當代民族精神亦即新的時代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的人文資源。
華夏民族是一個創造燦爛文化、曆史久遠的民族,是一個曆盡滄桑、自強不息的民族,是一個自我意識不斷增強、道德品行不斷完善的禮儀之邦。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人們普遍認同、也大緻概括了華夏五千年文明的傳統民族精神,雖然随着社會進步、時代變遷,這一民族精神也面臨與時俱進的考量與調整,但是構成這一精神的主要内容,仍然需要我們繼承和發揚,這也是華夏民族與華夏文化能夠數千年血脈相承并且繼續自強不息傳承下去的最大理由。
◎本文原載于《解放日報》(作者周山,華東師範大學“雙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