睜開眼睛第一件事
打開微信查看消息
已成為多少人的生活常态
微信作為一種在線溝通“神器”
不僅方便我們日常生活,
也能在法院案件調解中
起到“關鍵性”作用!
“我院受理的原告張某訴李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雙方都願意調解,現按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組織雙方通過網絡的方式進行調解……”近日,楚雄市人民法院灑雞口法庭将庭審現場搭建到微信聊天框内,僅用15分鐘就成功調解了一起民間借貸糾紛。
基本案情
李某由于工作調動,需資金周轉,便向張某借款4200元,表示發工資後歸還,後經張某多次催讨,李某都以各種理由拒絕還款,無奈隻能訴至法院。
由于被告李某随隊在山區進行電路檢修工作,無法按時到庭參加庭審,再加上深山信号不穩定,通過視頻調解容易出現連接卡頓等問題,影響案件審理。經承辦法官調查了解,該案證據确鑿、事實清楚、争議不大,為減輕當事人訴累,盡快案結事了,便決定建立一個微信群對這起案件進行調解。
聊天框裡的“庭審現場”
9月9日上午,承辦法官将原被告雙方拉入“微信法庭”,雙方手持身份證拍照互相确認身份無異議後,承辦法官就借款金額、借款時間、轉賬記錄、訴訟費負擔等向雙方進行溝通、協調。15分鐘後,原被告雙方自願達成調解協議,由被告在庭審結束後先還款2800元,剩餘的借款在9月30日前還清。
雙方達成一緻意見後,承辦法官宣布調解結束,并在當天就制作好民事調解書,以電子送達的方式發送給雙方當事人。
便民利民的“新探索”
今年來,結合疫情形勢與山區特點,灑雞口法庭積極探索便民、利民新舉措,利用“一案一群”的方式調解案情簡單,争議不大的案件。借助微信快捷、方便、易操作的特點搭建快速調解平台,能夠讓雙方當事人通過日常熟悉的方式,随時随地進行調解,不僅便于證據留痕,節約司法成本,同時也能夠減少當事人往返法院的訴累,充分保障當事人的訴訟權利,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