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身鑽心地癢,經常整晚都在撓抓,身上撓破了抓爛了……
全世界,有2.3億人被它“纏身”。
成年人發病率高達7%-10%。
為什麼你的“濕疹”總也好不了?
因為它很可能就不是“濕疹”……
瘙癢十幾年
皮膚又厚又硬像皮革
說話的人是一位老年患者,到河南省人民醫院皮膚科門診找副主任醫師陳靜看病。
下面兩張圖片就是他就診時的皮膚狀況。
隻見老人全身皮膚上長滿了彌漫性暗紅斑,密密麻麻的丘疹、結節,布滿抓痕,皮膚摸上去像皮革一樣,又硬又厚。
據他說已經患病10多年了。
等患者查完血常規,陳靜看了看化驗單——
果不其然,老人的血嗜酸粒細胞和血清總IgE都明顯高于正常值。
老人的病叫特應性皮炎,
又稱特應性濕疹。
因為一直沒有得到正确的診斷和治療,已經發展為重度。
我們熟知的濕疹,實際上很多都是特應性皮炎。
就像這位老人患者,之前就一直按照濕疹治療,結果反反複複,久治不愈。
特應性皮炎
容易“僞裝”成這幾種病
特應性皮炎(簡稱AD),實際是非常常見的皮膚病。
全世界至少有2.3億人患有AD,其中兒童患病率高達25%,成人發病率高達7%-10%。
但在臨床上,AD同樣也是一種誤診率很高的疾病。
出現這種情況,
在嬰幼兒階段容易出現在頭皮、軀幹和四肢,經常被診斷為嬰兒濕疹。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在兒童階段
容易出現在肘窩、膕窩,俗稱“四彎風”。
到了成人階段
變化就更大了,可以隻出現在眼皮、脖子上,經常被診斷為“神經性皮炎”。
嚴重時也可以全身幹燥脫屑,劇烈瘙癢。
由于搔抓,出現滲液,這時候就經常被診斷為濕疹。
病程較長的患者
發作與緩解交替,皮膚表現為結節、增厚、苔藓化,這時候又容易被診斷為“結節性癢疹”。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就像下圖這位13歲的少年,10個月大時發病,一直按照濕疹治療,用藥後也可以短暫緩解,停藥後迅速複發。
常年瘙癢,反複發作,導緻病情逐漸加重,現在表現為全身結節樣損害。
他和媽媽都患有過敏性鼻炎,奶奶患有濕疹。
檢查後發現,他的血清總IgE達到了 10993,而正常值是0-200。
根據他的皮膚表現,家族史及實驗室檢查,完全符合AD的診斷标準,不應該診斷為結節性癢疹。
對稱性濕疹
超過半年不好要提高警惕
特應性皮炎的基礎治療是:
塗抹保濕潤膚劑,避免各種可疑加重病情的因素。
中重度患者
可根據病情,遵醫囑選用糖皮質激素藥物治療、光療、免疫抑制劑或生物制劑治療等。
陳靜提醒:
目前,特應性皮炎的診斷率較低,許多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患上了特應性皮炎。
不規範的治療可能會讓患者感到“越治越壞”,生理和心理上苦不堪言。
因此
身上的“濕疹”呈對稱性
超過半年還不好
家裡又有人其他人
患哮喘、過敏性鼻炎、濕疹
一定要及時通過
正規渠道就診
早日診斷清楚
早日對症治療
我是省醫人,我願為您服務!
河南省人民醫院官方今日頭條号
-總第542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