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高爾夫球杆?杆頭尺寸:發球木的杆頭越來越大,目前的限制是460CC今年,絕大多數的球杆都已經接近或達到了這個限制杆頭越大,容錯值也随之上升,但伴随而來的是更大的扭矩導緻杆面不易回正等等問題為此,廠商使用了扭矩更小的杆身來修正這個問題,也大量使用了由獨立杆身名廠代工的杆身作為标準裝備目前可選的杆頭尺寸并不多,隻有少數廠商或訂制廠商才會生産尺寸較小的,其餘的基本都做到了當前規則允許的最大值在視覺可以接受的情況下,選擇略大一些的杆頭沒有壞處,不過記得要考慮一下杆身扭矩,有條件的話最好更換為獨立品牌杆身,可以更加穩定,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如何選擇高爾夫球杆?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杆頭尺寸:發球木的杆頭越來越大,目前的限制是460CC。今年,絕大多數的球杆都已經接近或達到了這個限制。杆頭越大,容錯值也随之上升,但伴随而來的是更大的扭矩導緻杆面不易回正等等問題。為此,廠商使用了扭矩更小的杆身來修正這個問題,也大量使用了由獨立杆身名廠代工的杆身作為标準裝備。目前可選的杆頭尺寸并不多,隻有少數廠商或訂制廠商才會生産尺寸較小的,其餘的基本都做到了當前規則允許的最大值。在視覺可以接受的情況下,選擇略大一些的杆頭沒有壞處,不過記得要考慮一下杆身扭矩,有條件的話最好更換為獨立品牌杆身,可以更加穩定。
常見的發球木杆面設計有兩種,淺杆面和深杆面。現在的發球木為了保證高MOI值,一般都會将杆頭做的比較扁平,杆面相對較淺。對于大多數球友而言,發球木偏離甜區主要向球杆的杆趾和杆跟兩個方向,所以淺平的杆面比較合适。如果你的一号木經常打地,或者打到球杆的杆冠(球杆上沿),最好選擇一款杆面比較高(深杆面)的産品。
杆身硬度的選擇首要原則就是&mdashmdash;選你可以控制的最軟的球杆,以産生最大化的距離。舉例說明,如果你的揮杆速度剛好處于R和S的交界處,那麼最好選擇R杆身。當然,如果你追求絕對的控制而對距離無所謂,那麼可以取上限,選擇S。揮杆節奏的快慢也影響杆身的表現,如果你的揮杆節奏較快,那麼要選擇相對硬一些的杆身。如果你的揮杆節奏較慢的話,那麼還需要選擇更軟一些的。國内市場常見的男性杆身硬度選擇為R和S。有美規和日規之分。一般來說,日規的球杆在相同硬度标識的情況下要比美規的軟。如果揮杆節奏較慢,可以選擇日規的R杆身。否則考慮S。如果是美規球杆,揮速在105MPH以下的,選R就可以了。
杆身扭矩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杆身的抗扭能力。随着球杆尺寸的加大,觸球瞬間,杆頭施加給杆身的扭力也越來越大。因此,廠家也開始選擇扭矩較小的産品。但是,原廠杆身的扭矩和穩定性依然無法與獨立品牌杆身相提并論。在選擇的時候,優先選擇扭矩較小的産品。扭矩越小,當偏離甜區擊球時,杆身的扭轉也就越少,球歪的也就沒那麼多,反之亦然。
最後一點是球杆的長度。對于身高在170-180之間的人士,一般情況下适合的發球木長度在43寸至44.5寸之間。PGA TOUR的球員平均身高是5英尺11英寸(大約180厘米),而他們使用的發球木大多為44或44.5英寸。市售的球杆一般長度都是45英寸起,這個長度對于大多數球友而言太長了。過長的長度會導緻揮杆穩定性差,擊球質量也會受到影響,進而影響球的方向和距離。購買市售球杆後,最好立即将其截斷至合适的長度,也包括球道木。很多球友會認為球杆變短後會對揮杆速度産生影響,這是沒錯的。從物理學的角度來說,揮杆速度會确實變慢,不過隻是變慢一點點而已。但變短的球杆可以讓你更容易擊中甜區,更容易控制球杆。所以你得到的往往是更遠的距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