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小孩小時候和長大後不一樣

小孩小時候和長大後不一樣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30 20:23:52

導語: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能夠聽到父母為孩子的教育而發愁,家長們無法理解“為啥現在的孩子這麼難管”,“說也說不得,打也打不得,當家長的還得看孩子的臉色”。

傳統的教育理念中,父母們理所當然地有着“說一不二”的話語權,但是放眼當下,孩子們顯然不再認同“父母之命不可違”的那一套

事實上,孩子們也确實如父母們所想的那樣“和他們小時候不一樣”,不過這并非是寵溺之下的矯情任性,更多時候反倒是父母沒有跟得上孩子的成長

小孩小時候和長大後不一樣(孩子和我們小時候不一樣)1

電影《狗十三》講述了一段很普通的家庭故事,但是這卻引起了很多網友的共鳴,這也使得很多父母開始正視“現在的孩子和我們小時候不一樣了”的現實。李玩成長在一個離異家庭中,平時爺爺奶奶照顧她的更多,不過父親對她也算不錯,至少在大人看來确實如此。

有一次為了安撫李玩去上她不喜歡的英語興趣班,父親買來了一隻小狗讨她歡心。有了小狗的陪伴,原本孤單的李玩開心了許多。可是不久後,爺爺因為一時疏忽不小心把狗弄丢了

在找狗的過程中,爺爺摔倒了奶奶因此差點迷路,可是李玩卻還是對這條狗念念不忘,執意繼續尋找父親見狀氣急了,他不明白一條狗怎麼會有家人重要,于是情緒激動的他動手打了李玩一頓

小孩小時候和長大後不一樣(孩子和我們小時候不一樣)2

後來,李玩有了繼母和同父異母的弟弟繼母把一條小狗送到李玩面前,告訴她說“這就是你丢的那條狗”。李玩明知不是,可她卻沒有反駁,也許是父親的那頓打讓她有了畏懼弟弟性子頑劣,但家裡卻沒有一個人責怪過他,直到有一天,弟弟在欺負李玩的狗時,被狗咬傷了。繼母大哭,父親怒氣之下執意把狗殺了,即便李玩死命攔着

再後來,在一次聚餐中大人們“逼着”李玩吃狗肉,放棄反抗的她忍着惡心順從地張開了嘴。有一次,李玩在街上看到了曾經那隻走失的狗,可是她卻假裝不認識,因為13歲的她真的不想再失去任何東西了。

現在的孩子和父母們小時候有什麼不一樣?

在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現在的孩子們有機會更早地接觸世界,他們想法成熟、思維早熟,他們眼中的世界俨然已經換了副模樣

父母們常會發現眼前的“小大人”會時不時地冒出一些與年齡不符的想法,多元的信息讓孩子對于世界的認知和了解更加深入,同時也讓他們對于話語權的争取更為看重

小孩小時候和長大後不一樣(孩子和我們小時候不一樣)3

現在的孩子們承受着來自父母更多的期待,他們享受着優越的物質生活條件,同時也不得不面對着更加激烈的競争壓力。當教育内卷越演越烈時,孩子們所承受的“得失”“挫敗”要比父母那代人更甚。父母們舍得投入的越多,他們對于孩子的回報期待就越高,孩子因此承受的壓力就越大

當代父母們在孩子身上投入的感情更多,這也讓孩子們承受着更多的情感負擔。思想早熟的孩子們擔心着父母的幸福擔心着家庭的穩定和諧,本該無憂無慮的他們成了家庭成員中最有家庭責任感的那一個。孩子是家庭的重心,同時他們也是家庭情感關系的主動維護者

小孩小時候和長大後不一樣(孩子和我們小時候不一樣)4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們會很輕易地發現現在的孩子更加在意個性發展,他們渴望展現出更多的不一樣。當他們的想法和父母相左時,有不少的孩子會主動為自己争取,有更多的孩子會直白地表達不滿。于是,“不聽話”便成了這代孩子身上普遍存在的标簽

孩子更希望能夠得到父母的理解

在父母看來,現在的孩子擁有更加自由的成長環境,畢竟更為開明的父母們為他們營造了一個條件更好的成長環境。但是其實,不可置否的是在很多家庭中,孩子的處境是十分孤獨的,父母不是他們的傾聽者,即便他們渴望表達,但是卻始終無法和父母實現高效溝通

小孩小時候和長大後不一樣(孩子和我們小時候不一樣)5

在父母埋怨孩子矯情任性時,這其實也是,他們無法真正理解孩子的一種表現。父母們不能夠感同身受地,體驗孩子所處的迷茫,也無法恰當好處地,給孩子指明方向。

Tips:對孩子的成長需求視而不見,這讓本就孤立無援的孩子們更加無助。其實,在父母為孩子的教育問題而頭疼時,孩子們也最為需要父母的理解和認同。

正視孩子真實的成長需求,父母們應該和孩子一起同步成長

1.試着從孩子的視角看世界

當大人們執着于自己的世界觀時,他們所看到的世界全然是一副成人世界的利弊權衡。

但是,當他們願意蹲下身來,試着以孩子單純的視角來看待問題時,他們就會發現“小孩子的世界也并不輕松”,孩子們所執着的,也并非都是不可理喻。從孩子的眼睛看世界,父母們會獲得更多教育引導的靈感。

小孩小時候和長大後不一樣(孩子和我們小時候不一樣)6

2.給予孩子他們應得的理解和尊重

每個孩子都有表達自我的訴求,他們渴望被父母們所理解和尊重。家庭關系中的話語權讓孩子們更懂得表達自我,同時也能夠讓他們,擁有更多的存在感和價值感體驗。

Tips:當孩子作為和父母同樣平等的個體來看待時,他們身心的健康發展會更加有保障可言。

3. 适時地收起父母自身的掌控欲

家長們試圖通過建立權威的方式施行自身的掌控欲,但是對于孩子而言,這份掌控卻有可能會限制他們的個性發展。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不該是把孩子變成自己的複印件,讓孩子可以擁有自己的人生發展軌迹,這需要父母懂得放手

小孩小時候和長大後不一樣(孩子和我們小時候不一樣)7

當父母發現,自己不能用老一套的教育方式,來應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時,這其實也正是一次,父母抓住教育孩子主動權的契機

所以,别再埋怨孩子任性矯情,試着改變自身的教育方式,和孩子一起正視時代的變遷,這才是父母該有的勇氣和耐心。

結語:

現在的孩子不同于父母那一代,他們的所思所想都更加開放多元。一成不變的教育方式不能夠滿足孩子的成長需求,父母要做的不該是讓孩子一味地妥協,主動迎合孩子的成長節奏才不會與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馳。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