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康德哲學思維訓練

康德哲學思維訓練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9 18:13:44

康德美學(《判斷力批判》)是康德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探讨了美的問題(自然美、藝術美)。在康德看來,美的事物的性質很特殊,需要運用特殊的思想方法才能揭示真相。這是康德美學辨證法的來源。

康德哲學思維訓練(康德赫拉克裡特)1

在西方文化中,辨證思維不是主流,西方主流思想方法是邏輯思維(又叫理性思維),或叫亞裡斯多德的三段論式思維。

亞裡斯多德在《邏輯學》中,提出一個著名例證:所有的人都是會死的,蘇格拉底是人,所以蘇格拉底也是會死的。

三段論邏輯思維的基本要求是,必須遵循“前後一緻”的原則,從大前提(所有的人都是會死的)、小前提(蘇格拉底是人)出發,最後推出結論(蘇格拉底也是會死的)。這是邏輯思維的不矛盾律或同一律。

所謂不矛盾律或同一律是指,一個人在運用理性時,應保持前後一緻,不能自相矛盾或前後否定,一旦出現這種情形,将違背理性思維的基本規律,此人表達的思想,别人也無法理解。

比如,亞裡斯多德根據大前提和小前提推出的結論——蘇格拉底是會死的,隻能是這一種結論,不能同時出現另一相反結論——蘇格拉底是不會死的。這是理性思維的規則和限制。

換言之,根據邏輯推理原則,蘇格拉底的處境隻能兩者選一:要麼會死,要麼活着,不可能兩者并存。所以,邏輯思維的基本規範是,彼此對立的因素(思想概念)不能同時出現在同一思想過程中。這是邏輯理性的排他性。

在康德看來,世上有一種現象比較特殊——美,對于美的理解或解釋,必須采用另一種思維——矛盾思維(辯證法),唯有矛盾思維才能揭示美的性質。

康德在《判斷力批判》中提出的“審美判斷力”概念即包含這種矛盾思維:兩種對立因素之綜合統一,學者們又稱之為“二律背反”。

所謂“二律背反”是指兩個相互對立或排斥的觀念同時出現在同一思想過程中,這是康德美學提出的矛盾性思維。

康德哲學思維訓練(康德赫拉克裡特)2

比如關于“美的分析”的第一組二律背反:美的經驗不包含功利性,但能夠給人帶來快感。

在康德看來,“快感”概念和“實用功利”觀念有關,兩者同屬于理性認識過程。如吃飯的快感是因為滿足口腹之欲;逛街購物的快感是因為買到心儀之物。所以從認識方式上看,快感和“功利”概念相關,兩者不能分開。

康德指出,美的經驗比較特殊:

一,美的經驗包含快感,因為每個人在審美過程中都會感受到快感,如欣賞自然美景的快感、聆聽音樂的快感、觀看電影的快感等等。二,美的快感不含功利性,和實用目的無關。如人們觀看畫展時不會有占有欲;觀看電影時不會把電影當成真實;閱讀小說時隻專注于情感體驗等。審美經驗不包含功利性,這是康德美學的看法。

康德指出,快感和“功利性”概念結合,這屬于正常的理性認識;快感和“無功利性”觀念相結合屬于思維的矛盾律,這基于審美經驗的特殊性(隻能用矛盾思維解釋審美經驗)。

從思想方法上說,這構成了第一組二律背反:兩個對立的概念(快感和無功利性),彼此組合在一起,形成一種矛盾思維。

第二組二律背反:美的經驗帶有主觀性,卻具有普遍有效性。

康德認為,“普遍有效性”和“主觀性”是兩個彼此對立的概念,不應出現在同一個思想過程中,但“美的經驗”例外。換言之,在解釋“美的經驗”時,需要借助矛盾思維——把這兩個對立概念結合起來(主觀性和普遍性),這又是一種二律背反。

康德哲學思維訓練(康德赫拉克裡特)3

人的審美經驗具有主觀性,這個道理很好理解。人們常說,羅蔔白菜各有所愛,世上唯有審美趣味最為豐富多樣,千差萬别,各人的審美趣味最難統一。

比如有人喜歡中國古詩詞,有人喜歡西方現代小說;有人喜歡現代流行音樂,有人喜歡中國戲曲。就自然美而言,有人喜歡泰山,有人喜歡黃山;有人喜歡張家界,有人喜歡九寨溝。用西方美學的話說,這叫“趣味無可争辯”。

與此同時,美的經驗還有另一特點:美的事物不同于其他東西(像财産、愛情),美的經驗可以分享,美的感受具有普遍有效性,這也是美的重要特性。

如桂林山水、黃山雲霧、峨眉秀雅、華山險峻,隻要遊覽過上述景點,一般人都會有相同或相近的感受,這是審美經驗的普遍性。

就藝術美而論,如《紅樓夢》,隻要深入細讀,一般人都能感受得到《紅樓夢》的精妙之處:細緻入微的心理描寫,精緻巧妙的藝術構思、含蓄蘊藉的語言表述、精深博大的文化思想等。這是藝術審美經驗的普遍有效性。

還有另一種情況更加常見,人們每看到一處自然美景,或欣賞一部優秀作品,總是想到和别人分享,這是審美心理的分享性特點。

例如近期熱播的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很多人看過之後都感覺不錯,于是互相介紹、推薦,口口相傳,這部電影才顯得如此火爆。這是藝術經驗的可分享性。

據此,康德認為,美的經驗雖具有主觀性,卻具有普遍有效性,兩個彼此排斥的觀念結合起來,便構成了第二組二律背反。

康德哲學思維訓練(康德赫拉克裡特)4

除上述兩組二律背反外,康德又分别從“情态”和“關系”層面分析了審美認識的矛盾性。

比如從“情态”方面說,美的經驗雖然不依賴“概念”,卻具有必然性——美的事物必然引起人們的快感。康德認為,這源于“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這是主觀唯心主義的看法。

從“關系”層面看,美的經驗不包含具體“目的”,卻又合乎“目的性”,即“無目的的合目的性”。這一命題同樣包含矛盾思維:因為“無目的”與“合目的性”是兩個含義相對的概念。

綜合康德美學思想方法,可以看出,康德提出的矛盾思維,揭示了人類理性認識的局限性,即邏輯思維具有排他性,不能容納彼此對立的觀念元素,這既是理性認識的長處(明确、清晰、可靠),又是理性認識的短處(排除了矛盾對立成分)。

康德最後指出,理性認識(純粹理性)僅限于知識現象界,不包括審美界,對于“美的經驗”認識必須采用矛盾性思維(對立統一、相反相成),這是康德美學認識論的辯證法。

在西方思想史上,康德并非第一個提出辨證思維的思想家;早在古希臘時代,哲學家赫拉克裡特就已提出“對立統一”的認識方法。

康德哲學思維訓練(康德赫拉克裡特)5

赫拉克裡特生活于公元前5世紀左右,出身希臘貴族,是古希臘最重要哲學家之一。赫拉克裡特被西方公認為“辯證法”大師,他的思想方法和中國道家思想非常接近,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

赫拉克裡特有一句名言:上坡路和下坡路是同一條路。這句話可以概括赫拉克裡特的辯證法精神:事物性質的“對立”出自人心的“構造”,兩種對立元素綜合起來,便是事物的真實本性。

在一般人思想中,上坡路和下坡路不是一條路。赫拉克裡特認為,上坡和下坡隻是同一條路的不同方向,本質還是指向同一條路。

換言之,對于一條帶有坡度的道路而言,道路本身無所謂上坡或下坡,僅僅因為“人”的介入(從下往上走,或從上往下走),路的性質才有了方向和區分——要麼上坡,要麼下坡(道路的對立性質出于人的認識)。

再就道路的“本性”(自身本體)而言,其存在原貌應當包含兩種元素——兼具上坡和下坡,缺一不可。

赫拉克裡特思想方法的總原則是:僅就人的認識而言,事物存在“區别”和“對立”;再就事物本體而言,萬物并無“區分”和“對立”。

赫拉克裡特指出,人的認識局限性源于認識的“視角”,即人的所有認識皆包含特定視角,沒有“無視角”的大一統認識。這種觀點已得到現代量子力學認識論的證明:人類的所有認知都和“觀察者”(人)有關,世上沒有絕對客觀的認識。

康德哲學思維訓練(康德赫拉克裡特)6

除了西方的康德、赫拉克裡特外,中國哲學家老子、莊子同樣提出了辨證認知模式。

和西方思想相比較,中國道家最擅長辨證思維——對立統一、相反相成,這充分體現出中國人的聰明才智和中國文化特色,值得我們自豪。

比如《道德經》。

在《道德經》中,老子提出的核心問題是:“道”是何物——“道”的存在及其性質是什麼?

老子的解釋很抽象,他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他還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等等。

老子的思想含混晦澀,不易理解,在不少人看來,《道德經》講了那麼多高深道理,但“道”之本性依然諱莫如深,難以捉摸,猶如神龍一般,見首不見尾。

比如前面引用的話,老子的意思是說,真正的“常道”不可言說,“常道”沒有名字;但“常道”又永恒存在,先天地而生,“道”的特點如“大”“逝”“反”“遠”等。

在老子看來,要想解開“道”之謎團,必須打破思維常規,另辟蹊徑,尋求新的認識方法,這種新的思想方法便是矛盾性思維,又叫辨證思維,如對立互補、相反相成、多元綜合。

老子認為,唯有這種矛盾性思維才能接近“道”的本體,才能認識“道”的本性。這是《道德經》思想方法的核心與精華。

康德哲學思維訓練(康德赫拉克裡特)7

何為對立統一、相反相成?老子說:道既無名,又有名;既是有,又是無;既是剛,又是柔;既是動,又是靜,等等。總之,老子把所有邏輯對立的概念綜合在一起,努力向人們描繪“道”的本性。這種看似勉為其難的思想方法就是道家的辯證法。

如果與康德美學或赫拉克裡特哲學聯系起來,便可以很好地理解老子的“道”體辯證法。

老子說,“道”的屬性包含彼此對立的兩面,如有無、動靜、剛柔等,這種思想方法不就是康德的“二律背反”思維嗎,不就是赫拉克裡特的“上下坡”之分嗎?

在康德看來,彼此對立的兩面組合起來構成審美認識的矛盾律(辯證法);赫拉克裡特說,上坡和下坡之分源自人的認識,兩者綜合構成道路的本性。老子的“道”蘊含同樣的思想方法。

根據老子的解釋,“道”體本身沒有屬性(如路的方向),沒有名字(上下坡之分),“道”的區分和界限源于“人”的認識(大、逝、遠、反),“道”體本身并無區分。所以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換言之,“道”的本體是純粹的“一”,不可分割,“道”體沒有差異和界限(無名),這是《道德經》辯證思維的要義所在。

另一道家思想家莊子又進一步闡發了老子的辨證法。

莊子在《齊物論》中講過一個著名故事:莊周夢蝴蝶。有一天莊子做了個夢,醒來後他問學生:是莊周變成了蝴蝶,還是蝴蝶變成了莊周?

這個故事寓意豐富,耐人尋味,可以有多種解讀。其中的一種解讀是:此故事隐含道家思想辯證法(也包括量子力學認識論原理)。

康德哲學思維訓練(康德赫拉克裡特)8

這個故事的主題可概括為:如何認識莊周做夢時的存在狀态?

從認識角度言,如果單從莊子在夢中的視角看,夢中的莊子,沒有莊子,隻有蝴蝶,因莊子隻能意識到蝴蝶,無法認識自己的存在(莊子此時在睡覺)。隻有莊子清醒過來後,才能轉換視角,認識到自己作為莊子的存在;因夢醒以後,蝴蝶消失,此刻隻有莊子。

所以,綜合莊子的做夢和莊子的清醒,其中包含兩種認識視角——夢中的視角(蝴蝶)、莊子的視角(莊子清醒後或旁觀者)。

據此,若要真實呈現莊子做夢時的存在狀态,辦法隻有一個:把兩種視角綜合起來(夢中的蝴蝶視角和清醒的莊子視角);從思想方法上說,唯有把兩種對立視角結合起來,才能呈現莊子做夢時的存在狀态:做夢時的莊子既是蝴蝶又是莊子,兩者合而為一,不可分割,其中道理類似于赫拉克裡特對“上下坡”之路的分析。

另外,莊子的辯證法思想還表現為他提出的相對主義認識論。

在莊子看來,世間萬物本無絕對大小之分,一切區分皆源于人心的“建構”(思想認識);所以,所謂是非、美醜、善惡,皆源自人心的觀念,如水中之月,鏡中之花(近于佛家的夢幻泡影之說),既無法持久,也無法依靠(《逍遙遊》《齊物論》)。所以莊子發出感歎: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相對知識,到頭來是徒勞一場。

莊子的認識論辯證法是老子思想的繼承、發展,他們的思想方法一并構成了道家哲學的認識論。

綜上所述,康德提出的辨證認識論思想,既解釋了審美經驗的特殊性,又闡明了邏輯理性的局限性與不足。更重要的是,康德的辨證思維并非孤獨一家,他的思想既和古希臘哲學有關,又呼應了中國道家思想。這或許體現出人類認識方式的重要規律之一——不約而同、殊途同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