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肺外主皮毛、内司呼吸、下合大腸,為“嬌髒”,極易受燥邪所傷。因而,皮膚幹燥、幹咳痰黏、腸燥便秘等時令不适,多與燥邪傷肺有關。此時,養生應以養肺為先。說到養肺,從飲食方面來說,以下一黑一白大家不可錯過。
常吃一黑,生津斂肺又通便中醫認為,秋冬養生要收斂沉降。那麼,什麼味是收斂的呢?酸。吃酸能收澀滋潤,有助于肺氣的肅降。此時,酸酸的烏梅便能派上用場。中醫認為,烏梅性平,味酸澀,能生津止渴、斂肺、澀腸、安蛔。
有些人秋冬容易口幹舌燥、食欲不振、心煩失眠,其實這些都是虛火上浮,體内津液不足的表現。烏梅有生津止渴之效,适合此類人群食用。此外,烏梅還有斂肺功效,适合肺虛久咳或幹咳無痰的人食用。注意:痰多、舌苔白膩的痰濕體質者、易手腳冰冷的陽虛體質者,需少吃烏梅。
從營養學角度來看,烏梅不但營養豐富,而且所含茶酸能促進腸道蠕動,緩解便秘,所含多種有機酸,能改善肝髒機能。下面推薦一個烏梅食療方。
烏梅山楂陳皮飲
原料:烏梅40克、山楂幹20克、陳皮10克、甘草3克、冰糖100克。做法:将所有原料清洗幹淨後,加水浸泡40分鐘左右;将原料和水先用大火燒開,再轉小火熬煮40~60分鐘,再加入冰糖使得口感更佳;最後,熬好的酸梅湯用紗布或篦子過濾湯渣,放涼後再放入冰箱,冷藏後即可飲用。功效:生津解渴、收斂肺氣、除煩安神、消油解膩、開胃健脾。提醒:山楂活血,孕婦忌服。
常吃一白,滋陰潤肺又安神有道是,“肺主氣”。肺氣足,則宣洩功能正常而呼吸通暢,這是護肺的根本;肺氣不足,則聲短、音弱,動辄氣喘籲籲。因此,益肺氣至關重要。說到滋陰益肺氣,百合是個不錯的選擇。百合有幹鮮之分——鮮百合:色澤潔白,鱗片肥厚飽滿,甘美爽口,多在夏秋采挖,更适合食療。選購tips:個大、色白、瓣勻、肉厚、底部凹處泥土少的。
幹百合:脫水制成,便于保存。選購tips:以幹燥、無雜質、肉厚且晶瑩剔透為佳。
中醫認為,百合性平,味甘、微苦,入肺、心經,有滋陰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等功效。臨床上,百合常用于陰虛燥咳,勞嗽咯血,虛煩驚悸,失眠多夢,精神恍惚的治療。從營養學來說,百合營養豐富,富含澱粉、蛋白質、脂肪,并有一股特殊的清香味,為其他食物所不及。藥理實驗表明,百合有滋陰、潤肺、鎮靜、鎮咳、祛痰和強壯作用。
注意:①鮮百合和幹百合,營養上沒太大區别。②百合偏涼,屬“滑利之品”,容易拉肚子或怕冷的人,不适合吃;寒咳的人,咳嗽帶有清白色稀痰泡沫者,也不宜吃,會使寒咳加重。最後推薦一個百合食療方。
蜂蜜蒸百合
原料:百合100克,蜂蜜50克。做法:百合洗淨,與蜜相拌,碗盛蒸熟,随時含服,慢慢吞咽。
功效:主要應用于幹咳少痰、大便幹結等陰虛肺燥病人,以及有吐痰不利、大便幹結的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病人。
來源:養生每日推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