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諸葛亮氣死周瑜罵死王朗羞死曹真

諸葛亮氣死周瑜罵死王朗羞死曹真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04 11:17:22

文:立早閑人(白馬晉一原創團隊成員)

《三國演義》最後一回最後一段第一句是這樣寫道:自此三國歸于晉帝司馬炎,為一統之基矣。然後世後人卻流傳這麼一句話,即三國(天下)盡歸司馬懿。這句話出自何處,何人所說均無處可查。隻是近代李宗吾在《厚黑學》中有提到“天下盡歸司馬氏矣!”李宗吾為何得此結論,緣于司馬懿能忍受巾帼之辱。一個巾帼之辱,足以概括出司馬懿的心黑臉厚。

世人皆習慣以勝敗來論英雄,那三國時代中真正勝者莫過于以司馬懿為代表的司馬家族,而非諸葛孔明或孫吳或蜀漢或曹魏。然而,在儒家思想占統治地位的封建王朝裡,司馬懿隻能永遠站在陰冷的角落裡,充當一名一站到底的配角。縱觀司馬懿一生,陰狠和隐忍是其顯著的标簽。陰狠更能展現出司馬懿這一末世枭雄不一樣的人生。

諸葛亮氣死周瑜罵死王朗羞死曹真(諸葛亮氣死周瑜)1

《三國演義》原著中有多處體現到司馬懿一生無數次陰柔且精彩人生表演,其中用陰狠之計克擒蜀國降将孟達,堪稱精彩表演中的精典之作。原著是這樣記載司馬懿一手對孟達甜言蜜語,一手對魏主先斬後奏,最終隻用八天就從宛城殺到了城下,再用了十六天砍下了孟達的腦袋。原著原文是這樣描寫司馬懿的精湛表演,即傳令教人馬起程,一日要行二日之路,如遲立斬;一面令參軍梁畿赍檄星夜去新城,教孟達等準備征進,使其不疑。梁畿先行,懿随後發兵。

即其一,一看就透。

司馬懿就是一個人精,精于從行事中看出别人的意圖,善于從處事看透别人的人性。特别是對諸葛亮的研究與實踐,更是知已知彼。奔襲上庸,克日擒孟達,對司馬懿而言,無非是一個不大的戰役,作戰時間也很短,前後不到一個月。然而司馬懿的指揮才能卻是非常出色。首先,司馬懿正确分析到諸葛亮的意圖(孟達一舉,兩京休矣)。接着,掌握孟達的為人和品行(此賊必通謀諸葛亮)。最後,準确判斷敵情和發展趨勢,采取緩兵之計,麻痹孟達(教孟達等準備征進,使其不疑)。

其二,當機立斷。

司馬懿奔襲上庸之前,賦閑在宛城,隻是魏兵累敗于蜀漢,剛剛被起用的将領。可是司馬懿不顧個人風險,不惜違背皇命,毅然決定打破先斬後奏的常規。為此,司馬懿以極大的膽魄當機立斷,立刻從宛城出發,直接奔襲上庸,出其不意,一舉剿滅孟達。

諸葛亮氣死周瑜罵死王朗羞死曹真(諸葛亮氣死周瑜)2

其三,見機行事。

本來魏主是命令司馬懿調取南陽各路軍隊,前往長安與曹睿彙合,而後一同領兵擊退蜀兵。司馬懿卻未墨守成規(寫表申奏天子,等天子下诏後再帶兵讨逆),拘泥于君命(起南陽諸路軍馬,前赴長安),則一切從實際出發(若等聖旨,往複一月之間,事無及矣),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日要行二日之路,直接由宛城奔襲上庸),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克日到長安聚會),以四面圍城,内外攻城,一鼓作氣,不到一個月就結束戰役,把孟達蓄謀已久的重大計劃扼殺在搖籃之中,達到速戰速決的目的。

司馬懿的陰狠之術如同謎那樣,讓對手猜不透,看不穿,想不通,迷惑且麻痹了孟達,克日擒孟達,才力挽狂瀾使魏國轉危為安。千裡奔襲上庸這一役,不僅顯示出司馬懿傑出軍事指揮才能,還赢得魏明帝曹睿的信任,為司馬家族的千秋大業奠定了基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