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啟蒙教材推薦?英語是一門學科還是一種工具完全取決于學習者的呈現方式,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英語啟蒙教材推薦?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英語是一門學科還是一種工具完全取決于學習者的呈現方式。
如果你是用來考試,OK,那英語對你來說就是一門學科,如果你是用來交流,那這就是一種工具。
所以家長在想讓自己的孩子學英語之前,也一定要考慮好這個問題,因為方向的不同所産生的效果也會不同。
今天的主題-“聽”“聽”是人類語言發展規律的第一步
在解釋之前我們一起來回憶下我們的孩子是如何學會說話的。剛出生的小嬰兒一開始啥都不懂,但即便這樣,我們也還是在每天不厭其煩地跟他們交流,這個交流的過程就是嬰兒“聽”的過程,等大量的“聽”轉為有效輸入并積累了了一兩年時間後,他們就會達到語言爆發期,開始慢慢會“說”,然後長大一點就會跟着我們慢慢“讀”一些故事或者古詩,最後等再大一點才會“寫”。
所以“聽”是人類任何語言發展的第一步,有了第一步才會有接下來的“說、讀、寫”。
有一句話說:剛出生的寶寶是一個世界公民。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不管寶寶在哪裡出生,隻要把他長期放在任何一個地方,他們就一定能夠學會那裡的語言。
因此想要學習好任何一種語言,都必須要遵循這個“聽—說—讀—寫”的發展規律!否則就會學起來很困難,而且效果也不那麼好。
就拿我們自己吃過啞巴英語的虧為例,為什麼我們中國孩子學了十幾年英語還不會“說”和“聽”呢?我們來回顧一下我們學習英語的順序吧!
中國孩子人生中的第一節英語課就是從“讀”26個字母開始,讀完之後老師就讓我們回家抄“寫”幾遍,等到了初中才會有一些“聽”力,而“說”在整個英語學習過程中是幾乎沒有的。(注:這裡的“說”不代表閱讀,閱讀是照書念或者背,真正地說是有效地交流。)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我們的學習規律基本上是反過來的(讀—寫—聽—說),我們把大把的時間花在讀和寫上,雖然考試考的很好,但是一開口就全見光死!
既然我們知道了這個規律,所以我們就要嚴格來按照這個規律去學習,這樣才能真正學好一門語言!
“聽”在母語環境中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在非母語國家的我們,想要做好,是需要注意很多的技巧。
那我現在就講下如何做好這第一步那怎麼讓孩子明白歌曲的意思呢?
其實很簡單,想下我們是如何教孩子說中文就知道了。名詞直接指着說,動詞就直接用tpr法,即動詞示範說。
比如:
對于小點的寶寶:當唱《apple》這首歌時,你們可以找出家裡的蘋果示範給寶寶看,裡面唱到"apple round,apple red"時,你們就可以找出一個圓的和紅色的東西出來做示範。
對于大一點的孩子:中文非常強勢的孩子,你們就可以直接翻譯一次,确定他理解了後以後就不需要翻譯了,直接放就行。
其實這個時候是非常好培養寶寶對英語興趣的時候,寶寶天生愛音樂,沒事跟寶寶一起唱一起跳,寶寶會非常喜歡。
聽歌時間:每天上下午固定30分鐘,一個系列反複聽一個月再更換,不要求多,要精,要吃透它。
推薦工具:牛聽聽,天貓精靈或者盧卡,重推牛聽聽!音質好,帶熏陶功能,資源很豐富
這個過程盡量自己讀,因為可以做互動,家長可以提前做功課,實在不行就借助點讀筆!
閱讀時間:每天晚睡或午睡前半小時的親子閱讀。
推薦書籍和工具:
低幼零基礎:翻翻書,動動書,多多英語,babyball,甜心英語,經典那幾本
小童/大童零基礎:多多英語,babyall,甜心,raz aa ,海尼曼gk,牛津樹1-2階
小童/大童有點基礎(500-1000詞彙量):raz c—e,海尼曼g1,牛津樹3-4階,i canread系列,廖彩杏一階……
搭配工具:讀書牛,luka系列,毛毛蟲,重推小達人,讀書牛:資源多,發音标準,音質好,可以讀市面上90%以上的書籍。
視頻時間:每天午睡後30分鐘左右的視頻時間。
推薦原版動畫片鍊接:必收藏!油管最火的英文原版動畫都在這裡!
我之前也有談過一個“動機”的觀點,即所有的事情背後其實都存在一個動機,那麼學習語言也是一樣的道理,為什麼要學?因為我需要交流。所以很多寶媽反應說:“孩子對英語很抗拒怎麼辦呢?”其實隻是因為你沒有創造出那個動機,因此把日常交流搬遷到生活中,就自然而然地制造出一個很好的動機。
很多寶媽聽到要日常對話就犯難了,總覺得自己口音不好,詞彙量不夠多,開不了口等等,其實這些擔心都是沒有必要的,孩子在越小基礎越薄弱的時候對家長的要求其實沒那麼嚴苛。
對話時間:穿插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見縫插針,把英文的日常交流生活化。
推薦書籍和工具:《美國家庭親子英語》和有道翻譯APP,這本書應該是英語啟蒙家庭的必備書,基本上覆蓋所有的日常生活場景。
糾正孩子不純正口音的方法篇鍊接:父母英語發音不标準照樣可以培養二語寶寶!
關注我,我是貝兒媽咪說,定期更新,給你帶來更多英語啟蒙知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