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日本國運史

日本國運史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8-23 14:30:35

日本專家對本國的國運似乎感到越來越悲觀。

7月5日,日本西洋史專家本村淩二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到,日本可能會陷入“三世紀危機”,這是因為日本的少子化和人口規模減少速度正在加快。

2005年日本第一次出現人口減少,到2020年人口減少54萬,2021年進一步達到63萬左右,每年都在增加。本村淩二認為,“曆史上,出生人數少的國家和民族是不會實現繁榮的”。他還以羅馬帝國的崩潰舉例:

日本國運史(或陷入三世紀危機)1

公元2世紀中葉,羅馬帝國暴發了一場大規模的瘟疫,導緻其失去了1/3的人口,到了3世紀,人口還在減少,并且自身經濟和社會危機愈發嚴重,而外部又受到波斯人和日耳曼人的攻擊,最終導緻帝國崩潰,這被曆史學家稱為“三世紀危機”。

所以,以史為鑒,本村淩二認為日本也可能陷入了“三世紀危機”。

無獨有偶,就在上個月,日本教授原田泰接受采訪時對日本經濟作出的評價是“和晚清時期差不多”,這一言論在日本社會引起了廣泛的争議。

原田泰教授曾出版過《日本失去的10年》一書,而現在我們常說“日本失去的30年”,這個說法正是從他的著書中經年累月延續而來。

日本國運史(或陷入三世紀危機)2

自上世紀90年代初經濟泡沫破裂之後,日本經濟就陷入了持續的低迷。早在1995年,日本GDP便突破了5萬億美元大關,而根據世界銀行公布的最新數據,2021年日本GDP隻有4.93萬億美元。鑒于今年日元大幅貶值,日本GDP恐怕還會繼續縮水。

正如原田泰教授所說,日本經濟正直逼發達國家最低水準。再這麼“得過且過”下去,日本可能會從發達國家掉隊。

顯然,日本經濟低迷與日本的少子化和人口規模減少有很大的關系,但把所有問題都歸咎于此也不夠客觀。

日本曾經被美國打壓過,作為經濟強國,日本的科研能力也是毋庸置疑的,以半導體為例,上世紀80年代,日本一度占據全球50%以上的半導體市場,把美國打得節節敗退。

日本國運史(或陷入三世紀危機)3

然而,過去30年的科技爆發,卻大都與日本無緣。

以互聯網為例,全球前20大互聯網公司,基本上都被美國和中國兩個國家包攬,而日本一家都沒有,發達的歐洲國家,同樣是一家都沒有。此外,大數據、雲計算、量子信息、人工智能、5G等新科技領域,日本也幾乎毫無建樹。

恰恰相反,日本的優勢産業正在逐一流失。半導體産業已經被韓國趕超,而大到造船、高鐵,小到電視機、洗衣機、空調、冰箱,幾乎被中國取而代之。現在就連日本第一大支柱産業——汽車,也開始面臨中國新能源汽車崛起的壓力。

要知道,在全球汽車零部件的行業裡,日本有35家處于世界第一;日本的世界500強企業,有一半是和汽車行業相關,汽車産業帶動了日本500多萬個高薪崗位,要是這個行業倒了,日本經濟可真的就直逼發達國家最低水準了。

日本國運史(或陷入三世紀危機)4

國運這個東西,說起來有點虛無缥缈,但又切切實實地影響着一個國家一個時代的所有群體。日本現在這個發展頹勢,被本國專家看衰也是情理之中。

但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一個“不安分”的國家,喜歡賭國運,過去它曾經賭赢了甲午海戰、日俄戰争,又在偷襲珍珠港中輸得底朝天。後來抱上美國大腿,再次實現逆襲。

如今經曆了“失去的30年”,日本發展頹勢盡顯,被本國專家冠以“三世紀危機”、“和晚清時期差不多”。随着東方大國的快速崛起,近年來日本也越來越不安分,我們不能掉以輕心,需要警惕它再次“賭國運”。

當然,正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日本現在面臨的是一個站起來的“巨人”,妄圖通過賭國運來讓自己走出困境,最終恐怕是癡心妄想,大家覺得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