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戶端湘遊頻道【博物】湖湘物候記專欄(三十二)
桃始華、倉庚鳴、萍始生、涼風至、白露降、鴻雁來……草木歲華,蟲魚有信,霜露有時,記錄大湖之南每一季的歲時節令。
不定期推出。
文/周慢慢
“浮雲集。輕雷隐隐初驚蟄。初驚蟄。鹁鸠鳴怒,綠楊風急。”
驚蟄了,今年初雷開始得特别早,春天也到得早,油菜花也開得早,春耕要開始了,一切都在催促着人,再也沒有懈怠的借口。
山茶的花與葉子在一夜春雨中又落了一地。這是玉蘭花的盛季了,玉樹仙姿長身俏立,早櫻鋪張開绯雲,紅葉李也開了,各色草花漸迷人眼,春天溢彩流金,剛剛過去的冬天似乎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山林現在多麼激烈啊,各種能量交換、新陳代謝、唱和應酬、追逐交配。鳥聲稠密,碎嘴的鳥們各說各話,把空氣攪得熱氣騰騰。其間斑鸠咕咕的聲音具有穿透力,像管樂一樣悠長,從鳥聲合唱中凸顯出來。
驚蟄三候:桃始華,黃鹂鳴,鷹化為鸠。古人對鳥的分類并不講究,所說的“鸠”指代的是好幾個科的好多種鳥類,鸠一說是斑鸠,又有一說是布谷。鷹化為鸠,當然是不科學的,但驚蟄是到了斑鸠與布谷鳴喚的時候了。
斑鸠是鴿子的近親,體型神态頗為相似。斑鸠的鳴叫不像麻雀、白頭鹎、喜鵲一樣從早到晚毫無節制,隻在交配季節适時發出咕咕聲,音節單調,中低音,卻具有穿透力。
布谷鳥的叫聲酷似斑鸠,很多人因此将兩者混淆。“布谷鳥”一般是指大杜鵑,南方早稻播種的季節,是杜鵑的求偶時節,可以到處聽到它們“布谷布谷”的叫聲,節奏鮮明,鄉間通常理解為催促播種稻谷。
春天聽到斑鸠鳴布谷叫,總有種暮鼓晨鐘般的警醒:春天已經開始了,該起身勞作了。
驚蟄節氣的天氣也是讓人清醒的。驚蟄雷響,小動物們紛紛結束沉睡活躍起來,一切生機都在顯現。
民間認為,雷是驚蟄這個節氣中表現最顯著的物候現象,初雷往往在驚蟄前後震響。《禮記》中記載:“仲春,雷乃發聲,仲秋,雷始收聲。”
事實上,各地春雷始鳴的時間并不相同,湖南的初雷時間普遍在驚蟄節氣之前。據統計,長沙常年初雷平均時間是2月12日,最早的初雷是在1989年的1月6日。而今年早在1月27日晚,長沙就在飛雪中迎來了雷聲。
現了初雷,也就預示着一年的冷暖氣流對峙開始了。驚蟄後,冷暖空氣更加活躍,雷雨将越發繁密,春天的動靜越來越大。
[責編:王銘俊]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