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哀父母,生我勞瘁。——佚名《蓼莪》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佚名《蓼莪》
父老得書知我在,小軒臨水為君開。——蘇轼《送賈讷倅眉》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聶夷中《田家》
癡兒不知父子禮,叫怒索飯啼門東。——杜甫《百憂集行》
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來時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王建《渡遼水》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孟郊《遊子吟 / 迎母漂上作》
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王建《短歌行》
哀哀父母,生我勞瘁。——佚名《蓼莪》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黃景仁《别老母》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蔣士铨《歲暮到家》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晖。——孟郊《遊子吟 / 迎母漂上作》
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王冕《墨萱圖·其一》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佚名《蓼莪》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蔣士铨《歲暮到家》
霜殒蘆花淚濕衣,白頭無複倚柴扉。——與恭《思母》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無光哭聲苦。——白居易《母别子》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來時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王建《渡遼水》
明朝甑複空,母子相持哭。——陸遊《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老母與子别,呼天野草間。——李白《豫章行》
守節自誓,親誨之學。——歐陽修《畫地學書》
十五彩衣年,承歡慈母前。——孟浩然《送張參明經舉兼向泾州觐省》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杜甫《石壕吏》
提出西方白帝驚,嗷嗷鬼母秋郊哭。——李賀《春坊正字劍子歌》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李商隐《無題·相見時難别亦難》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
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幹為扶持。——鄭燮《新竹》
随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
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白居易《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杜甫《詠懷古迹五首·其二》
偶應非熊兆,尊為帝者師。——劉基《題太公釣渭圖》
自聞穎師彈,起坐在一旁。——韓愈《聽穎師彈琴》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鸢。——高鼎《村居》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楊萬裡《宿新市徐公店》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白居易《池上》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葉紹翁《夜書所見》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範成大《夏日田園雜興·其七》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胡令能《小兒垂釣》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袁枚《所見》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雷震《村晚》
十年種木,一年種谷,都付兒童。——元好問《人月圓·重岡已隔紅塵斷》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楊萬裡《舟過安仁》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賈島《尋隐者不遇 / 孫革訪羊尊師詩》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胡令能《小兒垂釣》
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李忱《吊白居易》
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卧月明。——呂岩《牧童 / 令牧童答鐘弱翁》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杜甫《月夜》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其一》
最喜小兒亡賴,溪頭卧剝蓮蓬。——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夜飲東坡醒複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蘇轼《臨江仙·夜飲東坡醒複醉》
見人初解語嘔啞,不肯歸眠戀小車。——韋莊《與小女》
重重疊疊上瑤台,幾度呼童掃不開。——蘇轼《花影》
騎牛遠遠過前村,短笛橫吹隔隴聞。——黃庭堅《牧童詩》
繞池閑步看魚遊,正值兒童弄釣舟。——白居易《觀遊魚》
小兒呼叫走長街,雲有癡呆召人買。——範成大《賣癡呆詞》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門去卻關。——崔道融《溪居即事》
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铮。——楊萬裡《稚子弄冰》
蠶娘洗繭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貫休《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
去日兒童皆長大,昔年親友半凋零。——窦叔向《夏夜宿表兄話舊》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蔣士铨《歲暮到家》
家童掃蘿徑,昨與故人期。——錢起《谷口書齋寄楊補阙》
手攜稚子夜歸院,月冷空房不見人。——白居易《為薛台悼亡》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楊萬裡《閑居初夏午睡起》
童子柳陰眠正着,一牛吃過柳陰西。——楊萬裡《桑茶坑道中》
花落家童未掃,莺啼山客猶眠。——王維《田園樂七首·其六》
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蘇轼《守歲》
牛羊自歸村巷,童稚不識衣冠。——王維《田園樂七首·其四》
厚祿故人書斷絕,恒饑稚子色凄涼。——杜甫《狂夫》
愛向竹欄騎竹馬,懶于金地聚金沙。——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兒啼索樹上莺。——貫休《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
袨服華妝着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元好問《京都元夕》
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杜甫《小至》
癡兒不知父子禮,叫怒索飯啼門東。——杜甫《百憂集行》
雨餘溪水掠堤平,閑看村童謝晚晴。——陸遊《觀村童戲溪上》
怪見溪童出門望,雀聲先我到山家。——劉因《山家·馬蹄踏水亂明霞》
半夜呼兒趁曉耕,羸牛無力漸艱行。——顔仁郁《農家》
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李白《南陵别兒童入京》
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歲暮鋤犁傍空室,呼兒登山收橡實。——張籍《野老歌 / 山農詞》
狎浪兒童,橫江士女,笑指漁翁一葉輕。——吳偉業《沁園春·觀潮》
先生醉也,童子扶者。——曹德《三棒鼓聲頻·題淵明醉歸圖》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王維《渭川田家》
牛群食草莫相觸,官家截爾頭上角。——李涉《牧童詞》
兒童見說深驚訝,卻問何方是故鄉。——殷堯藩《同州端午》
芄蘭之葉,童子佩韘。——佚名《芄蘭》
桑野就耕父,荷鋤随牧童。——孟浩然《田家元日》
小男供餌婦搓絲,溢榼香醪倒接罹。——李郢《南池》
桑柘外秋千女兒,髻雙鴉斜插花枝。——盧摯《蟾宮曲·寒食新野道中》
兵戈既未息,兒童盡東征。——杜甫《羌村三首·其三》
兒童漫相憶,行路豈知難。——元好問《倪莊中秋》
竹馬踉蹡沖淖去,紙鸢跋扈挾風鳴。——陸遊《觀村童戲溪上》
野童扶醉舞,山鳥助酣歌。——孟浩然《夏日浮舟過陳大水亭 / 浮舟過滕逸人别業》
媪引濃妝女,兒扶爛醉翁。——範成大《寒食郊行書事》
一夜嬌啼緣底事,為嫌衣少縷金華。——韋莊《與小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