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六月的劇集市場,甜度爆表卻并非人工糖精的《變成你的那一天》意外跑出,成為了甜寵劇中的一匹黑馬,讓追劇網友越看越上頭,大呼“真香”,張新成更是憑借着“男變女”細緻入微的精湛演技,拿下了“六月女友”的稱号,繼《羞羞的鐵拳》之後,再一次展現了“男女互換”題材的魅力。不禁令我們好奇,老梗這麼多,為什麼隻有它永遠玩不爛?
可商業可文藝,通吃任何調性作品
“男女靈魂互換”也可以稱作“魂穿”,可以說是影視作品中非常經典的一個設定,因其擁有強大的戲劇張力和發揮空間,無論是在歐美還是日韓的電影、劇集中,都時常出現。
2007年,由尼克·赫倫執導的《女男變錯身》展示了這一題材的最基礎操作,一對校園内的歡喜冤家意外置換了身體,在相處的過程中,他們發現了對方的優點,冰釋了之前的一切誤會,情愫漸生……情節平平無奇,豆瓣6.9的評分也不功不過。
到了2010年,韓劇《秘密花園》讓這一題材迎來了高峰,它講述了帥氣多金高學曆的百貨公司社長金洙元(玄彬 飾)信奉“不浪費時間和感情”的政治婚姻,卻在電影拍攝現場,誤打誤撞和特技替身演員吉羅琳(河智苑 飾)互換了身體,開始了一段跨階級的愛情。撐起韓劇半壁江山的編劇金恩淑用她獨特的筆法,把一個王子遇上灰姑娘的老套故事講述的妙趣橫生,“男女互換”的有趣設定打破了當時韓劇絕症、車禍、狗血三角關系的“三闆斧”套路,讓觀衆耳目一新,迅速紅遍整個東亞地區,成為了至今仍被網友們不時懷念的經典。
如果說,韓國是把“男女互換”嫁接在了最擅長的情感偶像劇上,那麼日本的影視創作者則把它“玩”的更有深度和廣度。
例如新垣結衣主演的《父女七日變》,獨辟蹊徑的沒有選擇情侶作為互換對象,而是選擇了父女,讓兩個有代際差異,思想鴻溝頗深的人互相體驗對方的生活,達成理解對方想法,改善關系的目的,搞笑中又有反思。
今年年初由绫濑遙、高橋一生主演的《天國與地獄》,則講述了一心想要破案立功的熱血女警察望月彩子,和她要逮捕的高智商變态嫌疑犯高陽鬥互換了靈魂,兩人間的情勢瞬間逆轉,從該劇的劇情來看,“男女互換”的腦洞和燒腦的懸疑題材也十分的适配。
還有不得不提的就是,由新海誠執導,2016年上映的動畫電影《你的名字》,這部電影延續了新海誠一貫的個人風格,把“男女互換”這個梗用的既克制又文藝,即将毀滅的村莊,少男少女之間深深的羁絆,無法觸碰的彼此,輕易消散的記憶,在情感廉價化快餐化的時代,這種近乎中二的“純愛”還是深深的打動了不少人。
回到國内,電影方面,2012年,林志穎和姚笛共同主演了“男女互換”題材的《變身男女》,該片想借一把《秘密花園》的餘熱,卻無論質量、票房還是口碑都不理想,铩羽而歸。真正讓這個題材再上一層樓的是開心麻花,2017年它推出了由同名話劇改編的《羞羞的鐵拳》,這部作品雖然沒有想要傳達深刻立意的野心,但駕輕就熟的“抛梗”,幾分鐘一個笑點的劇情,讓該片最終取得了超過20億票房的好成績。
劇集方面,自從2015年視頻平台開始崛起,網絡劇逐漸超越衛視劇成為了市場主流,并逐漸走向了更加垂直,精準定位受衆的路線。在這種大環境下,備受年輕女性歡迎的“甜寵劇”開始爆發,但隻有撒糖,不能虐心的愛情題材拍來拍去其實就那些套路,劇情難免空洞、乏味。
是以,創作者們又打起了“男女互換”的主意,用它來解決甜寵劇缺乏戲劇沖突的問題。宋芸桦、佟夢實主演的《别那麼驕傲》講述了理工學霸何之洲與迷糊藝術女沈熹因為意外而靈魂互換,讓二人的校園生活天翻地覆,白鹿、張逸傑主演的《大王不容易》以西周初年為背景,講述了刁蠻花癡俏廚娘妲喜與大王姬滿靈魂互換,鬧出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張予曦、謝佳見主演的《親愛的王子大人》則講述了“天才影帝”姜昊因為一場車禍和“小迷妹”孫小桃靈魂互換,兩人攜手闖蕩演藝圈,逐漸真心相付。
這三部劇的共同特點是,體量小,制作也稱不上精良,不少劇情的邏輯經不起推敲,播出後并沒有掀起太大的水花。直到制作升級,劇本細節鋪陳和演員表演水準都可圈可點的《變成你的那一天》出現,多次啞火的“男女互換+甜寵”終于有了一個非常成功的案例。
業務能力加持“反串”,多元素融合開新篇
通過上文的盤點,我們可以發現,“男女互換”題材作品雖然在口碑上參差不齊,但卻能夠通吃任何調性的作品,多年來從未消失在觀衆的視野,那麼,這個經典母題的優勢和魅力究竟在哪裡呢?
首先,“男女互換”這個梗的基調帶着有悖于現實的荒誕,人物也打破了常見的規範與和諧,巨大的反差和錯位很容易營造出密集的笑料,洗澡、上廁所這種很平常的事都能讓觀衆忍俊不禁,誰會不記得《羞羞的鐵拳》中,馬麗狂笑着走進女浴室的誇張場面呢?有了“好笑”這個基礎,觀衆對待故事的劇情邏輯,内核傳達也會相對的寬容。
其次,反套路、解構意識是互聯網用戶與生俱來的基因,對于精神生活極其豐富,審美不斷提高的當代年輕人來說,傳統化、常規化的故事很難抓住他們的眼球,而“男女互換”這種帶着颠覆、無厘頭的腦洞,無疑相當符合這類人群的觀劇口味。
同時,衆所周知,大部分甜寵劇完全依靠情感驅動故事,如何讓男女主角建立觀衆眼中真實、有代入感的CP關系,是該類型題材最需要解決的問題。“男女互換”讓兩位主人公變成對方去生活,直接推動了雙方情感的升華,從互不理解到磕磕絆絆的磨合,再到通過換位思考敲開對方的心靈,這種深刻的羁絆有理有據,比甜寵劇中動不動就莫名其妙親到了一起的橋段圓熟太多。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存在一定的内容“紅利”,“男女互換”題材還是有兩個需要創作者去注意的重要問題。
第一,反套路用的次數多了,也就成為了套路,顯然,“男女互換”在今天已經是一個毋庸置疑的老梗了,想要繼續留存觀衆的注意力,隻能與更多的元素進行融合,《變成你的那一天》就把“魂穿”的背景放在了“抓馬”的娛樂圈,各種暗喻、明喻信手拈來,讓粉絲群體心有戚戚焉,自然追劇追到停不下來。還有在“男女互換”的背後,有着遠比搞笑更加深刻、厚重的内涵,例如性别偏見該如何打破,女性對平權的渴望,等等,值得創作者們去繼續挖掘。
第二,“男女互換”是典型的“人保戲”題材,對演員的業務能力是一個非常大的考驗,不僅需要活靈活現的反串,還要表現出雙方身體互換後的複雜心情,特别是“男變女”,演好了能帶給觀衆非常大的視覺沖擊力。例如張新成,無論是肢體動作還是小表情都十分到位,恰到好處的呈現了教科書般的“少女感”,得到了網友一緻的好評。所以,這個梗成不成,選角是關鍵,如果選了毫無經驗、演技不精的愛豆或新人,就等于輸在了起跑線上。
總而言之,不管用什麼梗,創作者必須要回歸到制作、劇情、人物塑造本身,在細節上下功夫,才能實現口碑和熱度的雙豐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