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
【宋代】朱淑真
黃鐘應律好風催,陰伏陽升淑氣回。
葵影便移長至日,梅花先趁小寒開。
八神表日占和歲,六管飛葭動細灰。
已有岸旁迎臘柳,參差又欲領春來。
譯文
十一月,黃鐘律管應合冬至曆象,和風催動;陰氣潛伏,陽氣回升,溫和之氣逐漸回來了。
葵菜影子相應移動,冬至這天白晝最短;臘梅花兒率先趁着小寒時節即将盛開。
八方之神的卦象都占得明年是個豐收年;玉制第六管黃鐘管蘆葦膜灰便自動飛出,應冬至節。
已經發現岸邊一排排迎臘月的柳樹,參差不齊的枝條,又要引領春天的到來。
注釋1.黃鐘:古人為了預測節氣,将葦膜燒成灰,放在律管内,到某一節氣時,相應律管内的灰會自動飛出。黃鐘律和冬至相應,時在十一月。
2.應律:應合曆象。
3.陰伏:隐蔽埋伏。這裡指陰氣下伏。
4.淑氣:溫和之氣。
5.葵:指葵菜。
6.長至:此指冬至,自夏至後日漸短,冬至後日漸長,故稱。
7.小寒:二十四節氣之一,在陽曆一月五、六或七日。
8.八神:主宰宇廟的八方之神。
9.表日:标識黃道吉日。
10.和歲:時和歲稔之意,四時和順,五谷豐收,用以稱頌太平盛世。
11.六管:玉制六律管。
12.葭(jiā):初生的蘆葦。
13.參差:長短、高低、大小不齊。
賞析這是宋代著名女詞人朱淑真的一首冬至節氣詩。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或“亞歲”等。
冬至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
冬至為“冬節”,所以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
朱淑真生長在北宋末年,婚姻不幸,丈夫出軌,遭遇家暴,萬念俱灰下,于婚外尋找情人,靖康之變後,與情人天各一方,家人将其文稿付之一炬,唯剩下《斷腸詞》、《斷腸詩集》。晚年,朱淑真在孤獨中去世,去世時間不詳。一代著名女詞人的身世真令人唏噓不已。
這首冬至詩,就是出自她的《斷腸詩集》,成為斷腸詩中的另類,憧憬與喜悅的心情,溢于言表,其才情亦可見一斑。
首聯,黃鐘應律好風催,陰伏陽升淑氣回。是說,十一月,黃鐘律管應合冬至曆象,和風催動;陰氣潛伏,陽氣回升,溫和之氣逐漸回來了。
冬至,本來表示冬天真正來了,天氣變得特别寒冷起來。可是,在詩人眼中,卻看到了一片春意,一片生機勃勃,一片豐收喜悅之景。
“好風吹”,“淑氣回”,這樣的語言讓人感受到了詩人内心的喜悅。
颔聯,葵影便移長至日,梅花先趁小寒開。是說,葵菜影子相應移動,冬至這天白晝最短;臘梅花兒率先趁着小寒時節即将盛開。
詩人在冬至這一天,一下子就聯想到小寒節氣,還有含苞待放的臘梅,仿佛美好的時節一下子飛速運轉過去。
所有的時節都有它的可愛之處,哪怕是寒冬臘月,梅花便是第一個迎接春天的使者。在寒冷之中,湧動着一絲絲的暖意。
頸聯,八神表日占和歲,六管飛葭動細灰。是說,八方之神的卦象都占得明年是個豐收年;玉制第六管黃鐘管蘆葦膜灰便自動飛出,應節冬至。
飛葭動細灰,即“葭灰”,也叫葭莩之灰。
古人将蘆葦的薄膜燒制成灰,放入十二樂律的管内,埋于密室地下。
管端上口齊平,上覆以絹帛,下端長短不一。
全埋在泥土中。
第六管是黃鐘,此管最長,得地中陽氣最早。
冬至一陽來複,黃鐘律管的膜灰便自動飛出,第六管灰動,應冬至節。
冬至前灰飛向下,冬至後則灰飛向上,因冬至一陽生,陽氣舒展的原因,古人稱此法為“飛灰侯氣法”。
杜甫《小至》有“吹葭六管動飛灰”的詩句。
尾聯,已有岸旁迎臘柳,參差又欲領春來。是說,冬至這天已經發現岸邊一排排迎臘月的柳樹,參差飛舞又要引領春天的到來。
這句表面上是寫臘柳迎春,實際上是寫詩人迎春,讴歌陽氣回升、萬物即将複蘇,含苞的梅花和萌動的柳枝,便是這春天的先遣者。
在冬至日,詩人想到的卻是即将到來的春天,說明了詩人對于美好明天的憧憬。
正如雪萊的詩句所說,“既然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寒冬之中,孕育着蓬勃的生機。
願冬至日的你我,也能感受到詩人筆下的那份憧憬與喜悅,認真過好每一天,迎接春天的到來。
作者簡介:嚴勇,文學碩士,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全國青年作家班第三期學員。現任泰州晚報副刊編輯,《稻河》編輯。已出版散文集《讀書旅行》,文史集《泰州史話:運鹽河邊的城市》,随筆集《風韻泰州》。公開發表文章三百餘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