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曼·羅蘭《名人傳》包括三個人物傳記,分别是《貝多芬傳》、《米開朗基羅傳》、《托爾斯泰傳》。
結合羅曼·羅蘭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品《約翰·克裡斯托夫》,更能理解《貝多芬傳》講的内容。可以說約翰·克裡斯托夫基本上以貝多芬為原型,加以作者自己的想法和理解而創作的文學作品。
理解托爾斯泰的一生,要讀一讀作品《戰争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托爾斯泰的思想融入到他的文學作品中,甚至包括他所塑造的人物是以客觀現實中的人為基底。
米開朗基羅是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的雕塑家、建築師,繪畫家和詩人,他的代表作品:《創世紀》、《大衛》、《奴隸》、《摩西》、《西斯庭教堂天頂畫》,早已成為不朽之作。
《名人傳》講的是這三個“天賦異禀”的人,羅曼·羅蘭客觀地描述他們的人生。
天才的一生閃耀着五彩光芒,同時也充滿着痛苦與艱辛,其實他們不是我們想象中那樣,過着舒适、閑暇、惬意的生活,而是他們的生活充滿着饑餓、痛苦,與無休止地勞動。
細想一下,這不就是我們平凡人的一生?可能他們的人生遭遇,還不如我們。今天通過《名人傳》,讓我們從“名人”身上體會他們的人生,正如羅曼·羅蘭所說“世上隻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看出世界的本來面目并仍去愛它。”
01
一心向善,愛自由高于一切。
就是為了禦座,也絕不背叛真理。——貝多芬(1792年手冊)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矮小粗壯,骨架結實。他于1770年12月16日生于波恩。父親是個沒有才華、酗酒的男高音歌手。母親是女傭,她是一個廚師的女兒,第一次嫁給一個男仆,喪夫後改嫁貝多芬的父親。
貝多芬4歲時被父親用暴力強迫學習音樂,試圖把他培養成神童。不負父親的期望,苦難的貝多芬11歲時進了歌劇院,13歲時當了管風琴手,1786年他失去母親,17歲時成為一家之主,擔負起家庭經濟的重任。
悲慘的童年經曆并沒有給貝多芬留下不好的印象,更令人觸動的是他的耳朵出現了問題。
1796年到1800年,他的耳朵晝夜不停地嗡嗡響,重聽問題嚴重起來。貝多芬不想讓人知道他耳朵的情況,仍然堅持音樂演奏和指揮,直到一場演奏會,貝多芬的指揮造成尴尬的局面。
約1819年開始,貝多芬聽力完全喪失。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
喪失聽力,對一個音樂節來說無比殘酷,它對貝多芬的人生是緻命的一擊。可是貝多芬沒有屈服,他心中還懷有希望。
這在他的作品中有所體現,同一時期的作品,有第十三号《悲怆奏鳴曲》(1799年),也有歡快的《七重奏》(1799年),清澈的《第一交響曲》等。
殘酷的現實并沒有打敗貝多芬,他在讓心靈習慣痛苦。不僅肉體上的苦痛,精神上給他帶來打擊的是愛情的欺騙。戀愛兩年後,他愛的女子嫁給加倫貝格伯爵,這對貝多芬又是毀滅性打擊。
折磨、痛苦、殘忍、絕望,令貝多芬幾乎失去生命,可他那堅強的性格不會向命運屈服,他又在音樂上創作出不朽的傑作:《葬禮進行曲》的《奏鳴曲》(作品第二十六号)、《月光曲》的《幻想曲》(作品第二十七号)等都是他在1802年所寫的偉大作品。
貝多芬的悲慘人生遭遇告訴我們,面對不堪的命運,我們應選擇心懷希望,執着地勇敢面對。
比起貝多芬,我們大多數人的人生是幸運的,可有時我們還在糾結在雞皮蒜皮的小事情之中。
在如此悲慘境遇下,貝多芬依然堅持創作,聾了不算什麼,憑着對音樂的感知,他仍能創作出傑作。失去愛情也不算什麼,至少活着能創造價值。
對于我們,又何談借口,何談抱怨呢?
02《米開朗基羅傳》,貝多芬分别用三個篇章,五個小标題來叙述。從标題構成及内容來看,我們可以基本了解米開朗基羅的一生。
上篇《鬥争》分三個小标題:力量、在崩裂的力、絕望。
1475年3月6日,米開朗基羅·博納羅蒂出生于卡森蒂諾的卡普雷塞。他出生後被送給一個石匠的妻子喂養,所以他開玩笑說:“他當雕塑家的志向源于這石匠妻子的乳汁。”
他去學習,據說老師嫉妒米開朗基羅,一年時間師徒分道揚镳。同時,米開朗基羅被自己的才華所折磨,樹立仇敵,備受嫉妒,悲哀和糾結成為他一生的主旋律。
他糾結,他痛苦,在于他是一個“事必躬親”的人,什麼事情都要自己單槍匹馬地去幹。他想幹的事情有許多,但對雕塑來說,這是一件需要耗費精力與時間的工作,米開朗基羅被承諾壓着,他焦慮、愁苦,與絕望。
米開朗基羅·博納羅蒂
羅曼·羅蘭這樣評價米開朗基羅:“直到他生命的最後一刻,他都不得不同嫉妒與仇恨進行鬥争。”
這是天才米開朗基羅的一生,他在糾結與痛苦中度過。盡管他的才華已經超越他人許多,但他仍免不了受到權貴的驅使,受到嫉妒的困擾,與仇敵不斷鬥争。
他一邊施展才華,雕塑、繪畫作品,一邊迫于生活的壓力左思右想,受其困擾。這是矛盾的一生,也是平凡又偉大的一生。
我們又何曾不似米開朗基羅一樣,因職場上的人際關系所苦惱,疲于應對家庭中婆媳關系、親子關系,迫于經濟壓力做着不喜歡的工作等等。
我們也始終處在一種糾結與痛苦的狀态中,甚至感覺到無法從中抽身。這個“結”該怎麼破?
我們應從向外尋求探索轉到向内修養身心,不在乎外界的評價,做事情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尋求内心的甯靜和平和,修身養性,做好自己。
03帕斯卡爾的名言:“人隻不過是一根蘆葦,是大自然中最脆弱的,但那是一根有思想的蘆葦,我們全部的尊嚴都包含在思想之中,讓我們好好地去思考吧,這就是道德的真谛。”
縱觀列夫·托爾斯泰的一生,他的身世是悲慘的,他的長相其貌不揚,他不停的思想,并不斷的否定自己的思想,再提出更“前衛”的思想。
托爾斯泰不滿兩周歲時,母親去世,九歲時失去父親。他在五歲時,第一次感受到“人生并非一種享樂,而是一種沉重的勞作。”
他長得像猢狲一樣醜陋,臉又長又厚又粗犷,兩隻小眼睛深陷在眼眶裡,鼻子寬闊,嘴唇厚,耳朵大。他曾因長相而絕望,但他是一個有思想的人,“絕對的真誠”救了他。
托爾斯泰的作品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同時我們在他的作品中也看到作者自己的影子,他将自己的所思所想都融合在作品中。
列夫·托爾斯泰
比如《戰争與和平》中的皮埃爾,他總是在想,總是在尋找活着意義,皮埃爾想的勁頭就像托爾斯泰一樣,尋找更好的思想解救現實生活。
比如《安娜·卡列尼娜》中列文,活脫是托爾斯泰自己。列文和吉娣的鄉村愛情生活,就像托爾斯泰和他“作家的夫人”的生活,仿佛就是他的真實寫照。
“思想”是托爾斯泰的人生主題,他在作品中思考,他在閑暇時思考,他在忙碌時思考,他無時無刻不在思考。他的思考建立在俄國曆史和現實基礎上,所以列甯評價他:“俄國革命的鏡子”,是具有“最清醒的現實主義”的“天才藝術家”。
從一個“天才藝術家”身上,我們可以學習這種“思想”的生活方式。我們要做一根有思想的蘆葦。
我們不應像“行走的軀殼”一樣,遇到事情得過且過,不願思考上進,那我們的人生還有何意義呢?
做一個有思想、真實、坦誠的人,是生而為人的基底。外表美醜、原生家庭等客觀因素,并不是決定人生價值的主要條件,而“思想”才是。我們評價一個人的偉大,并不在乎他的長相,他的身世,而更多的在于他的思想,他對社會做出的貢獻。
有時候想想我們工作、生活的意義,感覺周而複始,枯燥無味,可是如果我們從能夠幫助到他人的角度出發,我們就會感覺高興,就會覺得生活有意義。
做一個有思想的人,進而做一個有貢獻的人,實現自我人生價值。這是我們從《托爾斯泰傳》中學到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