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成了緻富香饽饽?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甘肅種植戶,4月中旬就開始種植土豆了,最近我就遇到一件事,家裡有一些土豆出現了綠皮薯症狀,正好在中國薯網有學到這方面的種植技術,順便給大家分享我學到的心得,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馬鈴薯成了緻富香饽饽?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甘肅種植戶,4月中旬就開始種植土豆了,最近我就遇到一件事,家裡有一些土豆出現了綠皮薯症狀,正好在中國薯網有學到這方面的種植技術,順便給大家分享我學到的心得。
我了解到綠皮薯症狀是土豆一半青、一半黃,菜農俗稱“青頭郎”。這是馬鈴薯的薯塊暴露在空氣中形成了綠皮薯,這時葉綠素會在暴露的馬鈴薯表皮上積集,此過程由于伴随着配糖生物堿的産生,生物堿都是有毒有苦味的,因此綠皮薯不能食用。尤其是出芽或皮變綠的土豆芽眼附近以及土豆皮層可産生有毒的龍葵堿,如果我們大量吃這種的土豆會引起惡心、腹瀉等中毒反應,大家要記着千萬不可吃哦。
我當時問了一下薯網的專家原來原因是種薯播種過淺,造成覆土太淺,二是塊莖膨大過程中培土不及時或培土過少,三是澆水或大雨過後,畦壟出現水淹或幹裂,造成薯塊露出地面,薯塊見光易産生青頭。
我學的主要防治方法:
1、一定做好土壤起壟工作,發現哇壟開裂要馬上進行培土,防止青頭産生。
2、為防止綠皮薯要适當深播,做到薯塊上有土覆蓋着。儲存過程中要遮光,見光越多綠皮薯越多。
3、這幾年因土豆效益好,不少地方每年擴種,尤其随土地流轉,出現的種地大戶因缺乏經驗,往往因管理不善造成綠薯等多種損失。
還有之前學到的如何防止土豆畸形薯症狀也給大家分享一下
馬鈴薯有二次生長現象,生産上遇土壤幹旱或頂層覆蓋不足,土溫上升至25℃以上時造成馬鈴薯塊莖變形或變小或重新生長,依然會再次開花,造成地下塊莖二次生長,形成葫蘆形或瓶頸狀薯塊,造成畸形薯。
造成畸形薯原因是多方面的,據我了解到主要原因:一是在種土豆時管理不善,澆水不及時,尤其是在土豆膨大期遇到高溫幹旱,使正在膨大的塊莖生長受到抑制,後由于降雨或灌水,地下塊莖又開始恢複生長,這時進入塊莖的有機營養在生理活動強的芽眼處發生二次生長,形成畸形薯。
生産上凡是出現畸形薯的地塊,往往土豆大小不一、形狀各異,即使增施肥料,土豆個頭也長不大了,原因就是在土豆膨大期已出現幹早缺水現象。二是土豆畸形與品種有關,土豆品種之間差異較大,有些品種出現畸形特少,有的品種就特别的多。三是管理跟不上、供水不足時施用氮肥過多,産生畸形薯多。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與正常塊莖不一樣的奇形怪狀的薯塊,比如有的薯塊頂端或側面長出一個小腦袋,有的呈啞鈴狀,有的塊莖前端又長出一段匍匐莖,莖端又膨大成塊莖形成串薯,也有的在原塊莖上長出幾個小塊莖呈瘤狀等等,這些奇形怪狀的塊莖叫畸形薯,或稱為二次生長薯和次生薯。
畸形薯産生原因
馬鈴薯畸形薯主要是由二次生長造成的。二次生長的主要原因是高溫幹旱後突然降雨或澆水,使原本停止生長的塊莖又處于适宜的生長條件下,但此時的塊莖表皮局部或全部已經老化,而沒有老化的部分的芽恢複生長和澱粉合成,從而形成各種各樣的畸形。
防治措施
一、選用優良品種:畸形薯多發生在中熟或中晚熟品種上。
二、增施有機肥:施用有機肥,可以使土壤疏松肥沃,改善土壤的通氣條件,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避免土壤過幹過濕造成塊莖畸形的同時,也使塊莖膨大,促使塊莖形狀整齊,表皮光滑,産量提高。
三、适量施肥:馬鈴薯施肥過量,易導緻植株生長旺盛甚至行長,如果相應的栽培管理措施沒有及時中跟上,就會抑制塊莖的膨大,從而導緻畸形。馬鈴薯是需鉀作物,吸收的鉀最多,氮次之,磷最少。
四、及時澆水:馬鈴薯苗期一般情況下不用進行澆水,土壤過于幹旱時,必須進行澆水,但澆後要及時進行中耕,破除闆結,提高地溫。馬鈴薯現蕾後,應根據墒情小水勤澆,保證土壤濕潤,地皮不幹,一般7-10天澆水一次。
根據土壤情況,一般收獲前5-7天停止澆水,利于塊莖收獲後進行安全儲藏。避免生長期間發生幹旱,尤其是塊莖膨大期發生幹旱後再進行澆水,會造成塊莖二次生長形成畸形薯。
五、加強中耕培土:馬鈴薯整個生育期根據情況需要進行2-3次中耕,2次培土。出苗前3-5天進行第一次中耕,幼苗出齊後進行第二次中耕,最後一次中耕應在馬鈴薯封壟前完成;
種植馬鈴薯有大學問,所以大家一定得去學習,與時俱進才不能被時代淘汰,科學種薯才能發家緻富。
來源:網絡
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來源于網絡,轉載旨在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