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課文的學習,任然是以識字和閱讀為主。
在本課中,要求認識的生字一共有9個,它們分别是“沿、答、渴、喝、話、弄、錯、際、哪、擡”這幾個字。在這些字中,需要注注意字音的有“哪”,它是個多音字,在課文裡兩種讀音都出現過。在學習時我們可以結合課文,通過對比朗讀的方法發現規律:“哪”放在句末時讀輕聲,而在句首時讀三聲。“渴”和“喝”兩個漢字我們可以利用形近字的特點進行認讀,“口渴要有水,喝水要用嘴”,所以讀渴時三點水,喝是口字旁。
在本課要求學生書寫的漢字有8個,它們分别是“井、沿、觀、答、渴、喝、話、際。”這9個漢字有6個是左右結構,在書寫時我們要注意都要寫成左窄右寬,“觀”字在書寫是還要注意右邊是“見”不要寫成“貝”字。“喝”和“渴”在書寫時要注意這兩個字的右邊,都是先寫“人”字,再寫“豎折”。再寫“沿”的時候要注意右上方與“幾”不同;再寫“際”的時候,要注意它的偏旁單耳刀的寫法,兩筆寫成,先寫豎,再寫橫撇彎鈎,并且要寫得高一些。除了這幾個字學生容易寫錯之外,“答”的“⺮”也容易寫錯,寫“竹”字頭的時候,應該是先寫撇,再寫橫,最後再寫點,點一般都寫在撇和橫相交的位置,并且點不宜寫得過長。
這篇課文内容主要以青蛙和小鳥的對話為主,全文一共出現了三次對話,在朗讀中容易讀錯的詞有“哪兒”、“點兒”,它們都是兒化音,“哪兒”還是問句中的核心詞,在朗讀的過程中學生要讀出兒化音,讀出問句上揚的語調比較難。朗讀是學生識字,理解課文,發展思維的主要手段,将句子讀正确,讀流利尤為重要。因為在理解這篇寓言故事的過程中,通過對“人物”對話的理解,通過對人物每次說話時語氣語調的比較,才能真正理解地句意,了解青蛙的所思所想,把青蛙自以為是的性格特點總結出來。因此讀好兒化音,讀好兩個疑問句,兩個感歎句,在閱讀對比中進行感悟,在理解句式特點的過程中體會“人物”心理,是閱讀這篇課文的關鍵。
課文中有兩個疑問句,但兩個疑問句語氣卻不相同,一個是一般疑問句,另一個是反問句。一般疑問句學生在一年級就學習過,容易理解句意,但反問句是初次接觸,句子意思學生不容易理解。在學習反問句時,最好聯系生活實際進行理解,比如,擦黑闆是學生經常幹的事情,老師寫了一黑闆的字之後,然後指着黑闆做一個擦黑闆的動作,通過反問句詢問學生,“這件事情還用我去做嗎?”讓學生明白老師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這件事不用他去做。”老師再乘機告訴學生像這樣的句子叫做反問句,順便講一下反問句的特點,在此基礎上引出書中句子“天不過井口那麼大,還用飛那麼遠嗎?”這樣學生既認識了反問句,對此句子理解起來也就會更加容易。這樣一來,學生既對此反問句的意思有所理解,對課文的寓意也會有所感悟,學生自然會從這句話中感悟到青蛙是一個不聽勸告,自以為是,目光狹小的“人”。
在學生通讀課文并對三次“人物”對話進行分析比較之後,引導學生再抓住一些關鍵詞,像“天天,擡頭,笑”之類的詞語進行揣摩分析,課文寓意學生理解起來就容易多了。
總之學無定法,語文學習隻要始終抓住閱讀這個主線,對句子和詞語進行分析理解,弄懂課文要表達的思想不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