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是我國古體詩發展的一座高峰,在那個年代衆多大詩人橫空出世如星光般閃耀,可謂古體詩之盛世,對後世來說這是幸事,但是對于那個年代的很多人來說卻是不幸。因為不管那些詩人如何璀璨,當人們擡頭,總會首先看到“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的日月争輝。
李白潇灑飄逸,被人稱為“谪仙人”,充滿着仙氣。而杜甫的詩篇大多以現實題材為主,或許這也和他的生平際遇有關,空負才學,卻颠沛一生,但他心中始終心系天下,被後世尊為“詩聖”。而筆者本期要介紹的這首詩堪稱杜甫出神入化之作,受後世贊譽頗多。
《曲江二首.其一》-(唐-杜甫)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且看欲盡花經眼,莫厭傷多酒入唇。江上小堂巢翡翠,苑邊高冢卧麒麟。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榮絆此身。
曲江是唐朝都城西安東南方向的一個遊覽勝地,又名曲江池。當時杜甫作這首詩的時候,正值安史之亂過去不久,京城失而複得,當時正值暮春時節,詩人遊覽曲江,心中有感寫下這首詩。
這首詩首聯便表現出詩人無奈的傷春之情,一片花瓣掉落都讓人感覺春意減少,現在風吹落成千上萬的花瓣,又怎麼不讓人心生哀愁?詩人本就是敏感之人,隻一片花瓣就能讓他有所感,現在這千萬片的落花,則讓這份愁上升到極緻。颔聯則是詩人的借酒澆愁,連還殘留在枝頭的那些花現在都被風吹着成為“萬點”之一,這又是怎樣的無奈憂愁。所以詩人哪怕知道“酒傷多”,但是除此之外一腔哀愁無從排遣,隻能繼續“酒入唇”。
這首聯和颔聯中的前21字,是驚豔千年之語。隻是這一片落花,詩聖連用了三句,反複詠歎,一句比一句凄美,一句深一句,《瀛奎律髓》評價說:“在老杜則可,在他人則不可”。明末文人馮舒評此三句:“律詩至此,千古那有第二人?”
頸聯寫的是人事已非之景,原本江邊住人的小堂現在已然荒廢,有翡翠鳥在其中築起巢,而花園旁邊,原本雄踞在冢邊的石麒麟現在已然倒卧在地。由此也能看出安史之亂讓盛唐已走向衰敗,往日盛況早已不再,令詩人觸景生情。尾聯則是詩人抒發慨歎,世間萬物盛衰的道理細細推理,無外乎及時行樂,何必用浮榮絆住自己行樂的腳步呢?但是對于詩人來說,這又何嘗不是無奈之語。
寫落花的詩句那麼多,能超越此作的寥寥無幾。“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這樣的凄美之句,每每讀之都不得不感歎:詩聖名不虛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