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節,清明節的前一天,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在這一天,人們要禁煙火,隻吃冷食。
相傳,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賢臣介子推。
介子推是春秋時期晉國的一位賢臣,在公子重耳(晉文公)身邊效力。晉國内亂,公子重耳被迫出走,介子推不畏艱難,始終跟随公子重耳;一次路過衛國的時候,公子重耳和他的随從被人追擊,慌不擇路,逃到一處荒涼之地,饑腸辘辘。
此時,公子重耳發現介子推不見了,大家都說他趁亂逃跑,公子重耳則認為他不是那樣的人。果不其然,介子推送來一碗肉湯,重耳饑不擇食,狼吞虎咽,一飲而盡。這一鍋湯,是介子推從自己腿上割肉來熬的。公子重耳聽了這件事,大為感動,表示即位之後,一定要好好獎賞介子推。
後來,公子重耳登上了王位,即晉文公,獎賞功臣時,唯獨忘了介子推。不少人替介子推讨公道,要替他讨個公道。介子推卻一笑置之,和他的母親一起隐居綿山。
一日,晉文公見身邊少了介子推,想到自己竟忘記嘉獎這位"割股奉君"的賢臣,心中懊悔不已,立即派人去請介子推回來,卻被介子推婉言拒絕,于是親自前往他所住的深山尋訪。然而,群山層層疊疊,郁郁蔥蔥,卻沒有介子推的身影。
有人說,介子推是個大孝子,如果燒山,介子推就會帶着母親下山的。于是,晉文公下令燒山,大火燒了三天三夜,把整座山都燒成了灰燼,也不見介子推下山來。
大火熄滅後,衆人到山上一探究竟,隻見介子推和他母親在一株大柳樹下被活活燒死。晉文公既悲痛又後悔,下令厚葬介子推母子。
在埋葬介子推的時候,發現他脊梁堵着個柳樹樹洞,裡面似乎有什麼東西。取出一塊布條,上面寫着一首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複清明。”
晉文公為了緬懷介子推,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祠堂,并将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規定每年這天禁煙火,隻吃寒食。第二年,晉文公率文武百官,穿着素衣,徒步上山,以示哀思。晉文公在祭祀之後,将死而複生的柳樹取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