阖家有什麼講究?錯用漢字,容易鬧笑話,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阖家有什麼講究?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錯用漢字,容易鬧笑話。
在一次聚會上,某先生為了和領導套近乎,端着酒敬領導,順口問了一句:“家父還好嗎?”滿桌大笑,領導也很尴尬。
我們都知道,“家父”是對人稱呼自己父親時所用,尊稱别人的父親,應該用“令尊”才對。
漢字妙趣多,自古以來,中國被譽為禮儀之邦。逢年過節,少不了禮尚往來,親友之間互相祝賀的習俗,在春節自然不能少。
寫賀卡或者發祝福語,免不得要說一些吉利話,例如“阖家歡樂”或者“合家歡樂”,我們在發節日短信的時候,都不忘附上這麼一句。
但是應該寫成“阖家”還是“合家”呢?這就讓人産生了疑問。寫錯了賀卡發錯了祝福語,萬一鬧了笑話,豈不是得非所願。
借這個問題,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阖家”與“合家”有什麼分别,順便領略漢字的妙趣。
“阖家”的阖字如何理解?
阖,讀音為:hé。應該算是一個古體字,《說文解字》中對阖的解釋為:阖,門扇也。
《韻會》中的解釋為:雙曰阖,阖門也。單曰扇,扇戶也。就是說,阖指的是宅子中的兩扇大門,雙門稱為“阖門”,單門則稱為“扇門”。
仲春之月,耕者少舍,乃修阖扇。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到了春天,農民通常在這時候建造房屋,阖扇指帶有廳堂的房屋。
有過農村生活經曆的人一定知道,西南農村地區不少的高架木質結構的房屋,堂屋的大門都是采用雙門。北方地區,老式的院牆住宅,院牆進門也是采用雙門。
由于城市化建設的推進,房屋建造的結構發生了不少改變,如今的房屋通常采用單門的結構,或者其他諸如卷門、排門等形式。
但是在古代,普通的住宅都設有廳堂,堂屋通常采用雙門閉合的結構,也就是古人所稱的“阖門”。
阖門閉戶,就是說關上了廳堂的雙門,表示沒有人員進出,全家老少都在。久而久之,“阖門”就逐漸演變成“阖家”的意思,指代全家老少。“阖”也就有了“全部”的意思。
《漢書·武帝紀》 中記載:“今或至阖郡而不薦一人。”整個郡縣沒有推舉一個人,這裡的“阖”就是全部、整個的意思。
除此之外,“阖”字還能引申為動詞,關閉的意思。比如《易·系辭上》中有:“是故阖戶謂之坤。”“阖門”就是關閉廳堂的兩扇門。
“阖”也通“盍”,為什麼的意思。但是這一用法在今天已經不流行。“阖”字在今天比較常用的還是表示“全部”的這個意思。
魯迅先生的《華蓋集續編》就寫道:“阖城裡,每天大約不過殺幾匹山羊。”“阖城”就是全城,“阖家”就是全家。
“阖家”和“合家”有什麼區别?
合, 讀音為hé。亼口為合。亼,讀音為jí,古通“集”,從入一,三合也。十口相傳是古,三口相同為合。
所以“合”就是很多口人的意思。合家,自然就是全家所有的人口總稱。如此一說,“合家”與“阖家”其實在表意上沒有分别。
但是從本意來講,阖家是以廳堂的雙門關閉來指代全體家庭成員;合家則是從全家的人口來指代全部家庭人口。
中國人擅長聯想,漢字本身就是從一些具體的形而聯想出來的名,用“阖家”來表示“全家”,更加符合漢字的古意。
因此,阖家與合家,在用法上其實有着一定的區别。
在比較正式的場合,或者書面表達中,比如書信或者請柬等,通常要使用符合古意的“阖家”而不是“合家”。
在書法作品中,也需要使用“阖家”;但是在一般的交往中,比較随意的場合或者口語化表達中,我們更喜歡用簡單明了的“合家”。
所以逢年過節,如果給領導或者長輩發送賀卡和祝福語,使用“阖家”更能體現出尊敬和莊重。
但是如果祝福的對象是關系較好的朋友,使用“阖家”則顯得太過隆重,有些矯揉造作,不如使用“合家”更加貼切恰當。
來源:唯美讀書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