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立秋?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在民間也被人們稱為七月節每年公曆8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35度時為立秋從文字角度來看,“秋”字由禾與火字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二十四節氣立秋?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在民間也被人們稱為七月節。每年公曆8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35度時為立秋。從文字角度來看,“秋”字由禾與火字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
古代,人們将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蟬鳴。一候涼風至:立秋後,我國許多地區開始刮偏北風,偏南風逐漸減少,北風給人們帶來了絲絲涼意。二候白露降: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強烈,夜晚涼風刮來形成一定的晝夜溫差,空氣中的水蒸氣清晨時在室外植物上凝結成一顆顆晶瑩的露珠。三候寒蟬鳴:這時候的蟬,感覺到氣溫下降,秋風漸起,因而鳴叫得更加響亮、凄切。
相傳立秋的主要習俗有啃秋、吃渣、貼秋膘等。啃秋:又稱咬秋,漢族歲時風俗,即立秋日吃瓜。吃渣:一種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嘔也不拉”的俗語。貼秋膘:是指民間流行的立秋節這天以懸秤稱人,俗話說“立秋到,貼秋膘,冬去春來身體好”,說的是天涼以後,人們應該多吃些肉食,補充一下因伏天食欲差、加上流汗而帶來的虧虛,提高免疫力。
團團小貼士:立秋時節,氣溫逐漸涼爽早晚溫差逐漸加大,注意添減衣物、飲食注意營養均衡、忌辛辣油膩。宜食用蓮子、百合、銀耳、薏米等……調節情緒避免操心過勞保持心情舒暢堅持适當運動可選擇快走、太極等。
作者:趙梅
編輯:荀雨蓉
初審:馬加粉
複審:李思其
終審:李章鳳
來源:雲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團委宣傳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