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教育家孟子和盧梭都主張兒童天生就是善良的,隻是後天環境的影響,才使得人性變惡。我們來比較一下他們的核心觀點。
1.思想内涵的比較孟子的性善論是一種有限定的性善論,強調了善的社會習得和對教育的依賴。
孟子的性善論包括兩方面的内涵。一方面,孟子認為人性是指“仁義禮智”之類道德屬性。另一方面,“我固有之”的“仁義禮智”歸根結底也是人類學習的結果。人性的善是人類學習的結果,是人類緩慢進化的結果,這又合乎邏輯地要求這種結果成為進一步進化的起點與内在依據。這也就是孟子為何要把性善解釋為“端”,把教育過程視為“擴充”本性的過程的原因。
盧梭同孟子一樣,都認定教育與學習是人的必須,也是人的可能,教育與學習必須遵循人的内在依據,發揚人的自覺。
盧梭認為,在人的天性中,包括兩種先天存在的自然感情,即自愛心和憐憫心。盧梭認為人類在出生的時候所沒有的而在長大之後所需要的東西,全都由教育賜予,而人的本性又是善良的,因此,隻要能讓人的本性得到自然發展,人就必然趨向于善。
盧梭
2.對于惡的解釋相同
兩人都認為人的惡根源在于後天環境、社會的對善的破壞。
3. 對于惡的解決方法不同孟子認為是要靠“仁”的道德教育,用道德教育來增強人的善端,啟迪人的“仁”性。
盧梭認為必須徹底改變暴君專制統治,建立新的理性王國。所以要順其自然發展,達到高尚的道德,要培養社會條件中的自然人,讓自然人在自然的環境中自由地成長、充分地發展。
4.對于教育之外的影響因素孟子認為“善端”變成“善性”不僅僅單靠教育,還是與物質生活條件、社會環境等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比如他談到物質生活條件,認為“有恒産者有恒心”,如果能夠使糧食多得像水火那樣平常,“民焉有不仁?”所以道德和善也有賴于人們的後天的社會生活。
盧梭在分析影響教育的因素時,也認為,“教育,我們或是受之于自然,或是受之于人,或是受之于事物。”天性的教育完全不能由我們決定,事物的教育隻有在有些方面能夠為我們所決定,隻有人為的教育才是我們能夠真正地加以控制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這三種教育所培養起來的,隻有這三種教育協調發展,才能使人受到良好的教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