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足下這個稱呼的來曆

足下這個稱呼的來曆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9 22:10:30

足下這個稱呼的來曆(足下為何是尊稱)1

“足下”一詞,與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重耳關系密切。(圖片來自蘭阇圖片庫)

解詞│“足下”為何是尊稱?

撰文│許晖

“足下”是一個敬辭,下對上或者同輩之間都可以尊稱對方為“足下”,意思跟今天的“您”相近。

《戰國策·燕策》中收錄有投奔趙國的燕國大将樂毅回複燕惠王的一封信,開篇就寫道:“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順左右之心,恐抵斧質之罪,以傷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義,故遁逃奔趙。”“斧質”是古代一種酷刑,将人放到砧闆上,用斧頭砍死。

樂毅這段話的意思是:臣不才,不能遵循燕國先王的教誨,來順應大王您左右官員之心,恐怕犯下斧質之罪,這樣既傷害了先王的英明,又有害于足下您的仁義,因此遁逃投奔了趙國。樂毅是臣,燕惠王是君,這是“足下”之稱用于下對上。同輩之間互稱“足下”的例子則更多,此不贅言。

李唐(宋)《晉文公複國圖》局部。

人們會覺得這個敬稱很奇怪:既然是尊敬的稱呼,怎麼能把對方稱為腳下呢?原來,這個稱謂的由來還有一個令人心酸的故事呢。

晉人嵇含所編撰的《南方草木狀》中引述了一條西漢幽默大師東方朔在《瑣語》中的記事:“木履起于晉文公時。介之推逃祿自隐,抱樹而死。公撫木哀歎,遂以為履。每懷從亡之功,辄俯視其履曰:‘悲乎足下!’足下之稱,亦自此始也。”

南朝宋的劉敬叔所著《異苑》卷十中也有類似的記載:“介子推逃祿隐迹,抱樹燒死。文公拊木哀嗟,伐而制屐。每懷割股之功,俯視其屐曰:‘悲乎,足下!’足下之稱,将起于此。”

再後來,南朝梁的文學家殷芸所著的《小說》一書中則寫道:“介子推不出,晉文公焚林求之,終抱木而死。公撫木哀嗟,伐樹制屐。每懷割股之恩,辄潸然流涕視屐曰:‘悲乎足下!’足下之言,将起于此。”

綜上所述,這個故事源自晉文公和介子推(也寫作“介之推”)。

足下這個稱呼的來曆(足下為何是尊稱)2

電視劇《春秋祭》劇照,中間灰衣者為何冰飾演的介之推。

春秋時期,晉國的公子重耳被逼逃亡國外十九年,颠沛流離,有時候在流亡路上實在沒有食物可吃,隻好吃野菜。重耳是位貴公子,哪裡吃得下野菜?随從的侍從介子推看到這種情形,就不聲不響地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塊肉,炖成一鍋肉湯,端給重耳吃。重耳把肉吃完,把湯喝光,吧嗒吧嗒嘴巴,意猶未盡地說:“哎呀,還是肉湯好喝啊!老介你真有本事,你是從什麼地方弄來這塊肉的?”介子推說:“我看公子吃不下野菜,就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了一塊。怎麼樣,俺的手藝還不錯吧?”重耳一聽,非常感動。

回到晉國之後,重耳當上了國君,即著名的晉文公。剛剛即位,晉文公就開始大行封賞,把逃難時期跟随自己的人都封了大官,這些人也毫無愧色地接受,有的人甚至還嫌官職太小,向晉文公求更大的官。

介子推實在看不下去了,對母親說:“公子當上國君,那是天意使然,如今這些人居然恬不知恥地認為是自己的功勞,向國君伸手要官,這簡直是貪天之功以為己有。我怎能跟這些人相處?”

母親回答道:“你為什麼不學學他們,也求一個官職?光在這裡抱怨有什麼用?”介子推說:“我明明知道這是錯的還要去效仿他們,那罪過就更大了!”母親于是對兒子說:“那咱們不與他們為伍,幹脆去隐居吧。”母子二人便隐居到了今山西省介休市的綿山裡面。

足下這個稱呼的來曆(足下為何是尊稱)3

位于山西省介休的綿山風景秀麗。

晉文公準備封賞介子推,可是找來找去找不到他。有人告訴國君介子推躲進了綿山,晉文公就派人勸說介子推出山當官。介子推脾氣很倔,死活不肯出山。為了逼介子推出山,晉文公下令放火燒山,以為如此一來介子推非得被燒出來不可。沒想到介子推十分倔強,竟然抱着一棵樹活活給燒死了。

這個結果大大出乎晉文公的預料,晉文公非常悲傷,撫摸着這棵樹痛哭不止。哭完了,晉文公令人伐下這棵樹,讓鞋匠做成一雙木屐,天天穿到腳上,以此紀念介子推的割股之功,還常常看着腳下的木屐說:“悲乎,足下!”後人因此就用“足下”表示對對方的尊稱。

不過,在為《史記·秦始皇本紀》所作的集解中,南朝宋的學者裴骃引述蔡邕的解釋說:“群臣士庶相與言,曰殿下、閣下、足下、侍者、執事,皆謙類。”如此說來,“足下”之稱,意味着不敢直視對方,猶如說:我隻敢盯着您的腳下說話。

足下這個稱呼的來曆(足下為何是尊稱)4

返國之後,經過城濮之戰,重耳取威定霸。(圖片來自蘭阇圖片庫)

東方朔《瑣語》、劉敬叔《異苑》和殷芸《小說》都是小說家言,更原始的文獻《左傳》和《史記》中都沒有介子推被燒死的記載。《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僅僅簡單地記載道:“遂隐而死。晉侯求之,不獲,以綿上為之田,曰:‘以志吾過,且旌善人。’”按照這個記載,介子推一直隐居到老死,稱得上壽終正寝。《史記·晉世家》則記載道:“于是文公環綿上山中而封之,以為介推田,号曰介山,‘以記吾過,且旌善人’。”都沒有介之推被燒死的情節。

因此這個流傳久遠的故事很可能是杜撰出來的,蔡邕的解釋則更為可信。但是不管怎樣,“足下”的稱謂卻就此流傳了下來,一直沿用到今天,不過更多是用在書面語或者書信之中。

更有趣的是,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的寒食節竟然也跟介子推這個莫須有的故事扯上了關系。東漢學者桓譚在《新論·離事》篇中寫道:“太原郡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雖有疾病緩急,猶不敢犯,為介子推故也。”“火食”即吃熟食。這顯然是太原郡所轄的介休一帶的風俗。

《後漢書·周舉傳》中也有類似的記載:“太原一郡,舊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龍忌之禁。至其亡月,鹹言神靈不樂舉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辄一月寒食,莫敢煙爨,老小不堪,歲多死者。舉既到州,乃作吊書以置子推之廟,言盛冬去火,殘損民命,非賢者之意,以宣示愚民,使還溫食。于是衆惑稍解,風俗頗革。”所謂“龍忌”,“龍”指二十八星宿中的東方青龍七宿,其中的心宿二乃大火星,寒食禁火,故稱“龍忌”。“爨(cuàn)”指燒火做飯。根據這則記載,可見東漢時的寒食節在盛冬季節,而且長達一月之久!周舉革除了這一陋俗之後,久經演變,才最後定型為春季舉行,曆代相沿。

足下這個稱呼的來曆(足下為何是尊稱)5

一場飛雪之後,綿山更添一絲滄桑。

不過,據《周禮》載,周代時已有禁火之制:“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國中。”用木铎警示衆人實行火禁,這是因為仲春時節天幹物燥的緣故。這才是寒食節的真正起源,晉人将之附會到介子推身上,無非是為了紀念他而已。

介子推的“割股之功”竟然一舉敷衍出影響中國兩千多年的兩大事件——“足下”的敬辭,寒食節的民間習俗——真可以稱得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更多精彩原創,請關注蘭阇(qdlanshe)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