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韋世玮
**
36氪獲悉,近日高性能SiC(碳化矽)模塊廠家「利普思半導體」宣布完成數千萬人民币A 輪融資,由聯新資本、軟銀中國投資。這筆資金規劃将主要用于增加研發力量,并加大電動汽車市場推廣的力度。
成立于2019年的利普思是36氪長期關注的公司,專注于高性能SiC與IGBT功率模塊的研發、生産和銷售,主要基于創新封裝材料及封裝技術,為控制器的小型化、輕量化和高效化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覆蓋新能源汽車、氫能車、光伏等行業應用。
實際上,利普思在去年11月已經完成了近億元A輪融資,距離本次A 輪融資僅隔了3個月。對此,利普思聯合創始人、COO丁烜明告訴36氪,公司之所以頗受投資人青睐,主要原因與業務布局、核心技術,以及産品及市場推廣進度息息相關。
利普思半導體電動汽車用HPD系列直接水冷SiC模塊
整體來看,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光伏、電網、工業控制、風電、航空航天等行業的發展,功率半導體的市場需求快速增長。尤其是在高端應用市場,第三代功率半導體SiC憑借高效率、高可靠性和小型輕量化的優勢,愈發受到行業及資本市場的青睐。
據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預測數據,從2020年至2025年,SiC的市場将從6.8億美元(約43.3人民币)增長到33.9億美元(約216億人民币),年複合成長率(CAGR)為38%。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功率半導體市場需求占全球超1/3,但高端領域的功率器件國産化非常低,基本仍依賴國外進口,大部分市場都被英飛淩、三菱等巨頭瓜分。
目前,利普思的核心産品包括SiC和IGBT兩個品類。“SiC模塊技術水平已能和國際知名品牌産品展開直接競争。”丁烜明說,公司應用于充電樁、工業變頻器、商用車等方面的IGBT模塊,以及電動重卡、氫燃料電池商用車和光伏的SiC模塊已在2021年實現批量生産。
利普思半導體E2系列SiC功率模塊
生産方面,公司位于日本的封裝代工廠已于今年正式投入運營,主要滿足對品質要求更高的當前部分海外市場需求。
談及未來的業務重點和發展規劃,乘用車領域是利普思2022年重點發力的市場。在乘用車領域,目前公司已經率先開發了海外客戶,成功拿到了國際知名汽車公司的樣品及小批量訂單。同時,公司已在發力開發國内市場的工作和推廣,現階段部分産品正在第三方進行測試驗證,目标2022年獲得多個乘用車項目的定點。
在光伏領域,利普思已與行業頭部客戶達成合作,今年将會實現較大的銷售額。
團隊方面,利普思擁有涵蓋芯片設計、封裝材料、模塊封裝設計、生産工藝以及模塊應用等各領域的專家團隊,中國和日本兩地的團隊規劃正在持續擴大。
其中,公司創始人、CEO梁小廣曾任職于日本三菱電機功率半導體事業部、安森美半導體、采埃孚,擁有近20年IGBT、SiC功率半導體研發經驗,以及多項相關國際專利;公司聯合創始人、COO丁烜明曾任上海電驅動事業部總監,熟悉電動汽車客戶、供應鍊和質量體系要求;日本研發團隊已近30人,今年将進一步擴大規模,成員平均半導體從業時間20年以上,曾就職于三洋、三菱、東芝等公司,研發中心負責人之一的夏目正曾擔任安森美日本總經理。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利普思将在歐洲設立新的據點,積極擴展歐洲市場。今年在德國紐倫堡舉辦的PCIM展會,利普思将全面展出全系列的高性能SiC模塊。
聯新資本執行董事史君:“聯新資本看好雙碳背景下,能源結構調整驅動的汽車、電力等産業的系統性變革機會。碳化矽SiC作為其中的核心技術和關鍵要素,戰略地位顯著且潛在市場規模巨大。利普思的核心團隊擁有中日兩國大廠背景,在功率半導體領域有數十年實戰經驗,真正掌握材料、工藝、設計、驗證等正向開發體系,這在國内非常稀缺。聯新期待與利普思攜手相伴,共同為SiC産業鍊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軟銀中國資本執行董事郭斌博士:“封裝模塊作為SiC産品的主要應用載體,屬于SiC産業價值最先釋放的關鍵環節,然而國内專注且精通于此的企業較為罕見。利普思彙聚一支在功率半導體領域深耕多年的國際化資深專家團隊,具備在車規級功率模組較強的系統化技術開發與産品叠代能力。我們堅信利普思有極大潛力成為引領中國SiC産業化落地的佼佼者,軟銀中國也會利用自身豐富産業資源,為公司持續賦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