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棗養生方法?來源:北京青年報大棗在中國是曆史悠久、食用廣泛的一種水果更多情況下,它被做成幹棗來直接食用,或者煮水食用,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大棗養生方法?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來源:北京青年報
大棗在中國是曆史悠久、食用廣泛的一種水果。更多情況下,它被做成幹棗來直接食用,或者煮水食用。
在漫長的食用曆史中,它被賦予了許多“健康功效”,比如婦孺皆知的“補血”。然而,“補血”的說法其實隻是來源于它的顔色,基于“以形補形”的牽強附會——它并不具有任何幫助血細胞再生或者修複的能力。
不過,依然有許多人期望現代科學能夠證實它有“保健功效”。比如最近就有文章宣稱“常吃大棗,你會得到2大健康驚喜”,原因是大棗可以通過“維生素P改善血管健康”,并能靠“三萜化合物養肝補血”。這樣的說法充滿了科學術語和科學理論,讓人“不明覺厲”。然而細看之後就會發現這些說法其實隻是故作高深,曲解科學。
維生素P是常見的食物成分
先看第一個“健康驚喜”。所謂的“維生素P”并不是一種真的維生素,隻是在曆史上曾經有人這麼稱呼它而已。現在,這個說法已經越來越少見,而常規的稱呼是“黃酮類物質”。黃酮類物質是一類化合物的總稱,它們都含有一個叫做“2-苯基色原酮”化學結構,自然界中的具體種類多達幾千種。茶、咖啡、各種深色蔬菜以及水果,都含有豐富的黃酮類物質。
大棗作為一種紅色水果,也含有許多黃酮,但種類和含量也并沒有什麼特殊之處。
黃酮類物質具有抗氧化能力,而氧化損傷跟心血管健康有一定關系。從這個意義上說,“攝入黃酮類物質有利于血管健康”也不算錯,但需要指出的是:這種作用并不是吃大棗的“驚喜”,吃前面所說的這些食物也都一樣,甚至更為高效。
“三萜化合物”對人的健康功效還未被證實
第二個“健康驚喜”又怎麼樣呢?“三萜化合物”其實也是一類化學結構的統稱,也在自然界廣泛存在。
許多三萜化合物具有生理活性,也就吸引了醫藥行業的注意。比如人參皂苷中含有多種不同結構的三萜化合物,吸引了大量研究去探索它們的藥效。然而迄今為止,也基本上隻有試管實驗、細胞實驗和一些動物實驗顯示了“潛在的功效”,并沒有出現臨床應用的藥物。研究最多的人參皂苷尚且如此,大棗中的三萜化合物就更隻有一些“初步研究”了。
更重要的是,這些研究隻是探索這些化合物對于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即便成為藥物,也是需要進行合成或者提取,然後制定明确的用法與用量——這跟“常吃大棗”是完全不同的。
新鮮的大棗的确是一種不錯的水果
大棗本身并沒有什麼不好。跟許多其他的水果一樣,它富含維生素C,吃100克新鮮大棗,能夠滿足一個人一天維生素C需求的77%(有的檢測數字甚至更高)。跟其他水果相比,它含糖量高、酸度低、口感獨特,受到許多人的喜愛。
不過,大棗更多是制作成幹棗作為食材或者零食來用。在幹燥的過程中,維生素C幾乎損失殆盡,而糖則大大富集——很多大棗的糖含量超過60%,跟糖果相比也差不多了。
簡而言之,如果喜歡吃,那麼吃一些新鮮的大棗沒有什麼不好——但它隻是一種水果,不要對它有超越水果的期望。如果是幹大棗,就更不要指望它有什麼“健康功效”,當作一種糖果來對待比較合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