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靜,看罷社戲歸來,船悄悄滑行在河面上;大家餓了,商量偷誰家的羅漢豆,有的要求偷自家的……當然幾個孩子出不來什麼烹饪技藝,那滋味卻特别鮮美。”——魯迅《社戲》
文中的羅漢豆,指的是蠶豆。幾個孩童在深夜偷“自家的”蠶豆吃,這滋味該有多美呢?
蠶豆“豆莢狀如老蠶,故名蠶豆。”——李時珍
蠶豆,别名南豆、胡豆等,屬于豆科、野豌豆屬,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蠶豆是一種古老的食物,學者普遍認為蠶豆起源于亞洲西南部和非洲北部。在死海北部的傑利科古城遺址中發現有公元前6250年的蠶豆殘存物,後來也在西班牙新石器時代和瑞士青銅器時代人類遺址中相繼發現蠶豆種子。
蠶豆在中國擁有悠久的栽培曆史,在中國,最早記載蠶豆的文獻是三國時期所著《廣雅》中有“胡豆”一詞。另據《太平禦覽》中記載,蠶豆是張骞出使西域時帶回的豆種。
由胡豆到蠶豆的轉變,則是源于南宋時期,因為蠶豆外形如蠶形而得名,《本草綱目·穀三·蠶豆》中寫道:“蠶豆南土種之,蜀中尤多,結角連綴如大豆,頗似蠶形。”
蠶豆滋味有多美?一種農産品能從幾千年前流傳至今,仍被人喜愛,必須是能吃、好吃且有營養的,蠶豆就把這些都做到了。
蠶豆富含蛋白質,烹煮後口感粉糯并帶有絲絲甜味,不需要繁雜的烹饪技巧,隻需煮熟并加點油和鹽,就是一道可口的美食。
鮮食《農書》上說蠶豆是“百谷之中最為先登之物,蒸煮皆可食,代飯充饑。”之物。若要得其真味,吃出雅趣,必須是新鮮的嫩蠶豆。
隻要蠶豆足夠鮮嫩,無論是做成蔥油蠶豆,還是蠶豆焖飯,都足夠迷人。
“新蠶豆之嫩者,以腌芥菜炒之,甚妙。随采随食方佳。”——袁枚《随園食單》
“翛然山徑花吹盡,蠶豆青梅存一杯。”嫩蠶豆是季節性很強的時令蔬菜,夏初,蠶豆花落,結出飽滿厚實的豆莢。這時的蠶豆最為鮮嫩,不論炒食或搭配葷素或做湯,皆軟嫩鮮美。
“翠莢中排淺碧珠,甘欺崖蜜軟欺酥。”——楊萬裡《招陳益之、李兼濟二主管小酌。益之指蠶豆雲》
蠶豆入口酥軟,沙中帶糯,柔膩适宜,美味可口,從嫩到老,從鮮到幹,可配肉蔬,吃法多樣,實惠樸素。
幹制“溫一碗酒,來一碟茴香豆。”大名鼎鼎的茴香豆就是由曬幹的蠶豆制成的。
将幹蠶豆在水中浸軟後瀝幹,放入大鐵鍋并加适量的水,約煮15分鐘待蠶豆皮周緣皺凸,中間凹陷,就馬上加入茴香、桂皮、食鹽(或醬油)等調料,再用小火慢煮,讓調味品從表皮滲透至豆肉中,待水分基本煮幹後晾涼即可食用。
茴香豆酥軟清鮮,香味比鮮食的蠶豆更為濃厚,咀嚼起來滿口生津,鹹而透鮮,回味微甘。
營養價值
在許多中醫藥典裡,蠶豆也是一味藥。除了根部之外,蠶豆全身皆可入藥;蠶豆能健脾降血脂,蠶豆衣能利尿滲濕,還可治療慢性腎炎。蠶豆葉有止血功效,不論是肺結核出血還是消化道出血,以及外傷出血都能用蠶豆葉來解決;至于歇後語裡的蠶豆花也能入藥,它具有涼血止血的功效,一般都用于治療咳血、高血壓的病症。
增強記憶蠶豆中含有調節大腦和神經組織的重要成分鈣、鋅、錳、磷脂等,并含有豐富的膽石堿,有增強記憶力的健腦作用。
促進腸胃
蠶豆中的鈣,有利于骨骼對鈣的吸收與鈣化,能促進人體骨骼的生長發育。另外蠶豆中的粗纖維有降低膽固醇、促進腸蠕動的作用。其間的維生素C可以延緩動脈硬化,蠶豆皮中的膳食纖維有降低膽固醇、促進腸蠕動的作用。
益氣健脾
蠶豆還具有益氣健脾,有利濕消腫的作用。蠶豆中的蛋白質含量豐富,且不含膽固醇,可以提高食品營養價值,預防心血管疾病。
蠶豆吃多了容易......
蠶豆這麼美好的食物,為什麼在搜索引擎上,總是會關聯搜索“蠶豆吃多了老放屁”等相關重口味的問題?這,究竟是為何呢?
蠶豆的蛋白質含量在30%左右,屬于高蛋白食物,這也是腸道微生物們最愛的“大餐”。在消化過程中,蠶豆被腸道微生物發酵分解時會産生出大量的“氣體”,所以......
不光是蠶豆,大豆、綠豆等豆類,雖然營養價值高,但要是吃多了,就容易“排氣”。除此之外,富含澱粉的紅薯、土豆、芋頭們,也會有類似的功效。
為了避免尴尬,要不下次吃蠶豆,就别跟大蒜、韭菜之類重口味菜肴同吃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