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年收入一萬元,隻能算困難戶,月收入一萬元,在許多富裕地方,也不算什麼。夏天,到南方旅遊,廈門鼓浪嶼,街頭一個小店“招人”,開出的條件是:月薪一萬元,另有社保醫保等五金,每月有同事聚餐,還有學習提升的機會。
發在朋友圈後,大家都驚歎。的确如此,如今許多人,一個月的收入,在四十年前的,改革開放之初,是絕無僅有的。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衡量一個是不是富裕,家庭經濟狀況如何,都不由自主地用到一個詞:萬元戶。萬元戶的含義是年收入一萬元的人家,注意是“家庭年收入”。現在,萬元是個不起眼的數字,但在改革開放之初,則是一個天文數字。
實現年收入一萬元難度有多大?
改革開放之初,我正在上小學。眼看着開學了,可是,寫字本沒有,鋼筆沒有。物資供應匮乏,沒貨!咋辦,四處奔波,翻山越嶺尋找供銷社,從一些偏僻山村的店鋪裡,找點“漏網之魚”的本子鋼筆。記得出門時,拿着一筆巨款“五毛錢”。一路上,時不時,摸一摸口袋,以防丢了。
當時,工人工資一般每個月28元,然後緩慢上漲,漲到三十多元,就開始興奮,收入還可以了。到五六十,七八十,那就是絕對的高工資了。那個年代,“米價0.14元,肉價0.95元,走親戚送禮2元左右,壓歲錢0.1-0.2元”,一萬元可以買到的東西讓你想不到的多。
自然,工人工資普遍每月28元左右的時候,萬元收入,對很多人而言是一個天文數字。人們對家庭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人家,稱之為萬元戶。這其中有羨慕,有驚喜,也有嫉妒。小夥子,大姑娘找對象,介紹人說一句,人家是萬元戶,絕對秒殺一批人,讓許多愛情的競争者,退避三舍。就像現在談對象時,男男女女,擁有豪車豪宅一樣有領先他人的競争優勢。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萬元戶逐漸興起,他們成了全國經濟發展的排頭兵,成為每個地方個體經濟發展帶頭人,也是許多人家為之奮鬥的目标。萬元戶多産生在農村的能人家裡。有人懂技術,有人會手藝,有人能說會道,他們或者有包工隊,或者自己開個小廠子,或者當掮客,或者承包了鄉鎮企業,或者擺攤開店,從南方販運各種衣服小電器。能當萬元戶的,都是名震一方的“大能人”。
“萬元戶”構成了中國人緻富的潮流,也成為那個時代的最為流行的詞彙之一。
不過“萬元戶”的出現和消失,也很有時代特色。 “萬元戶”一詞的出現,和新華社的兩篇報道有關系。
在1980年前後,全國各地陸續出現了一下先富起來的人,一些人家收入突破萬元。現在,很難界定誰是第一個萬元戶。有關報道顯示:1979年2月,《人民日報》報道的黃新文一家,1978年靠參加生産隊集體勞動所得和發展以養豬為主的家庭副業,全年總收入達1.07萬元。這是第一個萬元戶。 随後,新聞又報道一些萬元戶。1979年11月17日新華社報道,山東臨清八岔路鎮趙汝蘭一家植棉純收入10239元。
改革開放之初的蘭州
不過,咋們也不落後,蘭州不僅出現了萬元戶,而且“萬元戶”一詞也誕生在蘭州。1980年4月18日,新華社播發的通訊《雁灘的春天》說:1979年末,甘肅蘭州雁灘公社社員李德祥,從隊裡分了一萬元錢,社員們把他家叫作“萬元戶”、“村裡的高幹”。
這篇報道,标志“萬元戶”時代的開啟。從此,“萬元戶”一詞成為當時熱詞,并成為上世紀80年代及九十年代初,最受關注的詞彙之一。
曆史總是在不斷的進步,萬元戶一詞雖然流行了很長時間,但它的含義很快就被取代了,由家庭收入過萬,變成家庭富裕的标志。家庭收入萬元的标準,很快就被刷新。1982年,廣東中山縣小榄公社,社員張玉堂利用業餘時間搞家庭種花,并把自己種的蘭花米蘭等名貴花卉出口換彙,年收入6萬元。
社員張玉堂年收入六萬
沒過多久,人們不再以收入過萬元來衡量,一個家庭,一個地方的經濟實力。大量的“萬元戶”村、“萬元戶”鄉鎮飛速出現,“十萬元戶剛起步,百萬元戶馬馬虎虎,千萬元戶才算富”。
當時的萬元戶,相當于現在的多少錢呢?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鐘偉的一篇權威學術研究報告,答案是“255萬”!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農村人均收入2999.20元,三口之家收入接近萬元戶。萬元戶一詞也漸漸地退出了曆史舞台。
“萬元戶”一詞誕生于甘肅,蘭州雁灘農民最早喊出了“萬元戶”的稱呼。 “萬元戶”掀開了中國人緻富的潮流
王文元(蘭州老王)原創作品。轉發惠己利人!贊賞堅持動力!留言精神鼓勵!
歡迎朋友們轉發朋友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