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多年前的舊資料,發現了為了學習而下載的這首《喀秋莎》的電子琴演奏版。
還記得小時候,鄰居家阿姨經常哼唱這首《喀秋莎》。還有《小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仙鶴之歌》等前蘇聯的歌曲,她在不經意間哼唱過。
我印象最深的是《喀秋莎》。因為鄰居家阿姨的哼唱,也因為小妹學電子琴這首是入門級的彈奏曲目。
在很長時間裡,電子琴彈奏的《喀秋莎》旋律總在耳邊環繞着。
那時候,我還是小學生,并不懂這首歌的來曆與含義,隻是覺得旋律很美。偶爾,我跟着音樂會随意蹦跳幾下。
第一次聽老師講關于這首歌的故事,是在初二。我才知道《喀秋莎》這首歌,并不是一首兒歌。而是描繪的是前蘇聯春回大地時的美麗景色和一個名叫喀秋莎的姑娘對離開故鄉去保衛邊疆的情人的思念——這居然是首愛情歌曲。
隻有十幾歲的我,那時候,并不能真正理解這首歌的意思。反而覺得歌詞裡“正當梨花開遍了天涯,河上飄着的柔曼輕紗,喀秋莎站在那竣峭的岸上,歌聲好像明媚的春光”是很美的意境。也難怪,那時候,我還年少。對愛情,對戰争沒有任何的概念。隻以為河岸邊,幾株梨樹映襯下,少女站在薄霧中,安靜等待着愛情,這樣美好的宛如一副畫作。
多年後,讀第二次世界相關書籍,戰争的殘酷和血腥撲面而來。戰争結束了,但被戰争奪取的幾千萬生命永遠不會再回來了。
再聽到這首《喀秋莎》便覺得很難受,姑娘站在河邊不再是一副春日梨花的美圖,而是她清楚那是一場注定失敗的戰争,等待着注定不可能有回程的心上人。
那時候,我聽着《喀秋莎》,抱着書,趴在桌上哭。
如今,再聽這首《喀秋莎》,依然如梗在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