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農曆七月份,都是一年之中特殊的月份,又稱之為“鬼月”,主要與祭祀有關。不過,和清明祭祀不同,農曆七月份的祭祀會持續一個月,除了中元節之外,七月一日開地門,七月二日開天門,七月三十關地門,時間或許更長。
在老祖宗的思想裡,冬至一陽生,立春少陽見。至清明時節,陽氣已全面控制陰氣,所以清明時節,祖宗先人是不能出來,後人們要前去掃墓祭拜。而農曆七月則不同,從七月開頭起,地門、天門相繼打開後,祖宗們自己回來了。當然,其中也有許多無家可歸者,容易誤傷人,因此擁有衆多的風俗習慣。
另外,農曆七月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秋與處暑,由夏向秋秋過渡時期,天氣經常發生激烈的變化,各地流傳着各種各樣的習俗。下面,咱們就來聊一下。
一、七月一日開地門,七月二日開天門,七月三十關地門。
在古代,無論是七月一日的開地門,還是七月二日的開天門,實際上都是開“鬼門”,隻是前者向私人開放,而後者向公共場合開放。
開關天門和地門的時候,很多地方流傳着“南牆之下莫站人”的習俗,其中的南牆,指的是農村自建房中的影壁,在煙台地區又稱“照壁”,它能夠阻擋一些髒東西。
另外,從七月開始,許多地方流行吃鴨肉的習俗,向來有“七月吃鴨,啥事不怕”的農村諺語,原因與鴨與“壓”諧音,能夠壓住四處亂竄的髒東西。同時,七月河鴨,正是味美鮮嫩之時,且鴨肉涼性,能夠消除體内的濕氣。
二、七月十五中元節的農村習俗
如今,中元節已成為一個國内外流行的節日,農村習俗頗多。例如,有的地方要祭祀土地,祈求豐收;有的地方放河燈,普度孤苦;而有的地方,每日晨、午、昏三次茶飯,祭祖祭宗。
另外,七月半的禁忌也不少。例如,有的地方忌諱床頭挂風鈴,忌諱深夜不歸家,以及在河水遊泳等。
三、立秋習俗
作為24節氣中重要的節氣之一,立秋代表着秋季的開始,而季節變遷之時,天氣狀況經常出現劇烈變化。在農村,立秋又成為傳統節日,流傳着衆多習俗,保障人們安然度過季節轉換的特殊時期。
而在衆多的習俗當中,以啃秋瓜與貼秋膘最能體現老祖宗的智慧。立秋啃瓜,又稱“啃秋”,表達迎接秋天的快樂,而且西瓜還是去除秋燥的好水果,補秋膘,則是對身體苦夏之後營養流失的補充。
四、處暑習俗
2022年8月23日處暑,在農曆的七月二十六日。處暑為炎熱終止的意思,但今年的處暑節仍在末伏之中,所以炎熱并不會立即終止。
實際上,24節氣是根據太陽運行的位置來劃分的,因太陽照射角度與照射時間不同,因而天氣狀況就會不同。立秋之時,秋風送爽。而處暑時節,暑氣消退,但萬物相同,農曆七月,寒暑之氣仍處于轉換初期,你來我往,難分勝負。所以,這個階段無論是南北方,都容易出現強雷暴的極端天氣,其中北方要小心洪澇,南方要小心幹旱。
處暑時節的習俗主要與中元節有關,個别地區有祭祀土地爺與潑水狂歡的習俗。
最後,作為農曆七夕,還有一個重要的節日,那就是七夕。不過,七夕在祭祀大月中,僅僅是一個小插曲。但是,近年來有演化成中國的情人節的趨勢,地位正在提升,其中也有五花八門的習俗,大家可以留言補充,我們一起熱切交流!#農技科普大賽第二季##農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