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蘇東坡一生的正直與風骨

蘇東坡一生的正直與風骨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19 18:36:52

明月當頭,又是一年中秋季。耳畔響起王菲那首民謠似的歌曲“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阙,今夕是何年……”,真是别有一番韻味在心頭。

蘇東坡一生的正直與風骨(泰然處之随遇而安)1

這首歌曲成了經典的中秋節應景音樂,被很多歌手傳唱過,最早唱這首歌的應該是一代歌後—鄧麗君。歌聲溫婉甜美,聽過之後讓人久久的流連于歌中的意境。

相信寫這首歌的詞作者蘇轼一定不知道一千多年後,人們用這種方式在傳唱着他的作品。蘇轼一直是我喜歡的大文學家,他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書畫和文學上都有很深的造詣。我喜愛蘇轼,不僅僅是因為他美妙的詩詞,也不僅僅是他廣博的才學,最重要的是他的情懷。

蘇東坡一生的正直與風骨(泰然處之随遇而安)2

說到他的情懷,我不得不把他的生平和大夥兒簡單說一下:

蘇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 (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州眉山,嘉祐元年(1056年),蘇洵帶着二十一歲的蘇轼、十九歲的蘇轍,自偏僻的西蜀地區,沿江東下,于嘉祐二年(1057年)進京應試。

當時的主考官是文壇領袖歐陽修,蘇轼清新灑脫的文風,一下子把他震動了。卻因歐陽修誤認為是自己的弟子曾鞏所作,為了避嫌,使他隻得第二。

但打開試卷一看,居然不是曾鞏,惜才的歐陽修急忙讓蘇轼把自己以前寫的文章也拿來一看。這一看不要緊,歐陽修喜歡的不得了,連呼自己要避路,讓年輕人出一頭地。這就是成語“出人頭地”的來源。

蘇東坡一生的正直與風骨(泰然處之随遇而安)3

歐陽修對蘇轼的豪邁、敢于創新極為欣賞,而且預見了蘇轼的将來:“此人可謂善讀書,善用書,他日文章必獨步天下。”蘇轼年輕有為,才華橫溢,第一次科舉就一舉中第。他自己也是信心滿滿,曾寫對聯“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這讓老父蘇洵很是擔憂。

果不其然,正應了那句老話“槍打出頭鳥”。正當名揚天下的蘇轼春風得意,打算在朝廷上大展拳腳的時候。

由于王安石變法,蘇轼的恩師歐陽修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合,被迫離京。蘇轼上書談論新法的弊端,引王安石不滿,也被迫自請出京。

調往湖州任知州。在這期間爆發了著名的“烏台詩案”,實際上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文字獄。新黨都想緻蘇轼于死地,但很多老臣力保蘇轼,就連維新派王安石也站出來替蘇轼說話。

蘇東坡一生的正直與風骨(泰然處之随遇而安)4

蘇轼終于得從以輕發落,貶至黃州,受當地官員監視。蘇轼下獄一百零三日,險遭殺身之禍。

“烏台詩案”成了蘇轼人生的轉折點,由蘇轼變成了蘇東坡。蘇轼的“轼”字,是指古代車前面的扶手,可以掌控方向,沒有扶手,車将不能前進,這是老父“蘇洵”對愛子的期待。但是,“烏台詩案”,讓蘇轼從神壇跌落,經曆了103天的牢獄之災之後,被貶偏僻的黃州,無衣無食,沒有半點俸祿。蘇轼心情很是郁悶,但他是蘇轼呀,是那個豁達開朗、随意而安的蘇轼!他開墾荒地自給自足,并自稱“東坡居士”。蘇轼深感現實的“骨感”。但他依然可以泰然處之,随遇而安。他說,要想心情愉快,隻需要看到松柏與明月也就行了。何處無明月,何處無松柏?

蘇東坡一生的正直與風骨(泰然處之随遇而安)5

此時,蘇轼已經深谙世事的凄涼,但他那種豪放的性格,讓他在逆境中仍能找到生活的樂趣,并認真地去生活,以苦為樂。在那個艱苦的環境中穩居了下來。并寫下了《赤壁賦》、《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千古佳作,以此來寄托他谪居時的思想感情。

“烏台詩案”後,蘇轼又被啟用,然後又多次被貶,最遠貶到了今天的海南島。

蘇轼一生颠沛流離,仿佛一直在路上奔波,初到一地,各種不适應,等到剛剛穩定下來,又接到聖旨,前往下一個地方。

但蘇轼的偉大之處,就在于他的随遇而安。這個随遇而安并不是指安于現狀,苟且偷生。蘇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文、詩、詞和書法方面有很深的造詣。不但如此,他還是個雜學家,對醫藥、烹饪、水利等技藝也都有所貢獻,并達到了一定的高度。

蘇轼在1089年來到杭州,他疏浚西湖,開除葑田,并在湖水最深處建立三塔(今三潭映月)作為标志。他把挖出的淤泥集中起來,築成一條縱貫西湖的長堤,堤有六橋相接,以便行人,這就是著名的“蘇堤”,西湖治理好之後,百姓們不怕莊稼的旱澇,收成大大增加,一片風調雨順的祥和景象。

蘇東坡一生的正直與風骨(泰然處之随遇而安)6

蘇轼在杭州過的很惬意,人民擁戴他,他把蘇州當成自己的家,但好景不長,最終,他又于60多歲的年齡被貶到海南。

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

文官被貶到海南,是僅次于滿門抄斬的處罰。當時的海南,就是一片蠻荒之地,但是蘇轼仍舊用盡心力經營。他在儋州,與當地人一起種田、修路修橋,流傳至今的東坡村、東坡井、東坡田、東坡路、東坡橋、東坡帽等等,都表達了當地人的緬懷之情,連當地語言都有一種叫做“東坡話”。蘇轼說“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可見,他已經把海南當成他的第二故鄉,打算在海南終老的。

蘇轼到了海南,還把學堂開在了那裡,因為曆年科舉,從來沒有海南人中舉。蘇轼開辦學堂後,很多人前來學習。有一個叫姜唐佐學生,跟随蘇轼學習了半年。蘇轼去世後他成為了海南第一個舉人,隻是很可惜,蘇轼沒有看到。

蘇東坡一生的正直與風骨(泰然處之随遇而安)7

蘇東坡随遇、随緣、随安、随喜,在遇到不同事情、不同情況的時候,仍保持快樂的心境,然後“随遇而安”。他的“随遇而安”,為百姓疏浚西湖築起了“白堤”。他的“随遇而安”為百姓留下了“東坡肉”的千古佳話。他的“随遇而安”,築路修橋,建設海南,成為了海南第一代的建設者。他的“随遇而安”是在任何條件下,都可以保持良好心态,放下執念,從此何必錦衣貂裘,榮華富貴,“借耕辍茲田”亦可快意人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