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茅盾文學獎16日在北京揭曉。梁曉聲的《人世間》、徐懷中的《牽風記》、徐則臣的《北上》、陳彥的《主角》、李洱的《應物兄》5部長篇小說獲得該項殊榮。
回想自己讀矛獎作品的經曆,總是伴随着孤獨的深夜、狹窄的單人床以及颠簸的公交車。
那時候孤身一人在小縣城工作,單位實在可憐單身漢,拿出一間雜物間給我當宿舍。裡面一半的空間被幾個木質文件櫃占着,櫃子裡放滿了陳年文件和其他雜物。一張單人竹質折疊床就是睡覺的地方。
下完班也不知道往哪走,朋友又少,隻能上網、看書、打籃球。每天靠在單人床上,看得次數最多,最令人感動的茅獎作品非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和劉醒龍的《天行者》莫屬;當然還有為陳忠實赢得身前身後名的《白鹿原》(該書還在2018年入選改革開放四十年最具影響力小說)、豁達着眼于伊斯蘭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的交融沖突而創作的長篇小說《穆斯林的葬禮》(冰心更是贊譽這部小說為:“它是現代中國百花齊放的文壇上的一朵異卉奇花,挺然獨立”)。
後來住到了市裡。每天上下班在102路公交車上颠簸近一個小時,在一路颠簸中,有時有座位,有時隻能一手扶着扶手,一手握着手機看電子書。那段時間陪伴我颠簸之路的是魏巍的《東方》、孫力 餘小惠的《都市風流》、熊召政的《張居正》、周大新的《湖光山色》。可以說茅獎作品充實了最令人無聊的上下班之路。
最近這幾年,買的書多,看得反倒少了。真正靜下心來讀完的茅獎作品,恐怕隻有莫言的《蛙》、劉震雲的《一句頂一萬句》和格非《江南三部曲》的第一部。
随着時間的轉換和環境的變化,看書的興趣和方向會有很大的變化。有段時間特别喜歡讀劉震雲的書,非茅獎作品《一地雞毛》《溫故一九四二》《我不是潘金蓮》《吃瓜時代的兒女們》等等,都令人看得如癡如醉。
有段時間又覺得葛亮的《七聲》《朱雀》《北鸢》(此書今年也提名茅獎)寫的是真好,葛亮也算是70年代末寫作者中的翹楚了。有時候我會想,一個人得經曆多少故事,寫出的作品才有資格入選茅盾文學獎的評選資格?像張炜的《你在高原》,450萬字的體量,如此宏大的叙事和精巧的架構無不襯托出作者那顆頭顱的智慧。
一說到矛盾文學獎,思緒就被拉的好遠,其實今天看到茅獎公布的新聞之後,首先跳進我頭腦中的一個問題就是:茅獎都頒到第十屆了,茅獎的獎金到底有多少?
為此,我認真考究了一番。
1981年3月14日,茅盾先生自知病将不起,将25萬元稿費捐出設立茅盾文學獎,每四年評選一次,這一獎項随後成為中國長篇小說的最高獎項。
在留下《子夜》、《春蠶》、《林家鋪子》等一系列足載史冊的作品後,1981年3月14日,茅盾先生自知病将不起,将25萬元稿費捐出設立茅盾文學獎,每四年評選一次,這一獎項随後成為中國長篇小說的最高獎項。
自1982年評選出第一屆茅盾文學獎作品起,曆時37年,已有48位作家榮獲該獎,王安憶、莫言、劉心武、遲子建、賈平凹、劉震雲……現代文學星空最耀眼的幾位作家,都曾獲得過該獎。
茅獎獎金數額
我們現在或許無法想象這25萬的市值,但在改革開放之初的1981年,茅盾先生捐的25萬元可謂一筆天價巨款。據北京師範大學金融研究中心鐘偉教授的研究測算,1981年的1萬元相當于今天的255萬元,這就意味着茅盾先生的25萬在今天相當于6375萬元。
最初的茅獎獎金由這25萬元産生的利息支付,可謂綽綽有餘。
那麼,每位作家能獲得多少獎金呢?最初的兩屆資料已暫不可考,目前所能見的,是1988年,路遙憑借《平凡的世界》在第三屆茅獎評選中斬獲一席,當時中國剛經曆過迅速的經濟發展,貨币一度貶值,路遙當年所獲的獎金是5000元,折合成今天的價值約為17萬。
這對于當時的路遙而言,仍是杯水車薪,路遙的胞弟王天樂在《苦難是他永恒的伴侶》一書中回憶道:“路遙在電話上告訴我,去領獎還是沒有錢,路費是借到了,但到北京得請客,還要買100套《平凡的世界》送人,讓我再想一下辦法。”當時,一套《平凡的世界》共需26.95元,如此算來,買完100套書及往返陝西和北京的車票後,路遙的獎金确實所剩無幾。
随後的幾屆,伴随經濟迅速發展,茅盾文學獎獎金也加碼到5萬元,但或許隻是4年之差,獎金的區異令人咋舌。這就不得不提2011年,彼時,由于李嘉誠先生的慷慨捐助,茅獎的獎金從5萬提升至50萬,此舉使茅獎成功登頂中國獎金最高的文學獎項。
獎金翻了十倍,作家們的反應頗為風趣。據劉震雲回憶,2011年夏天的一個周六下午,他在菜市場面對“昂貴”的西紅柿和便宜的茄子糾結不已,作協的工作人員打進電話通知他獲獎,放下電話後,他豪氣地對菜攤老闆說:“最貴的西紅柿,來兩斤!”這段文壇“佳話”至2015年仍被戲谑一番。當年,蘇童以《黃雀記》結束多年“陪跑”,摘下茅獎桂冠,記者采訪要如何花50萬元獎金時,他笑侃自己不會像劉震雲一樣買西紅柿,而且“這個錢都是歸老婆管的”。
值得注意的是,與蘇童同年獲獎的李佩甫,作為第一位河南本土作家獲獎,河南省政府在他獲獎之後的三個月,為他頒發了“河南省文學創作傑出貢獻獎”,獎金亦高達50萬。
不論茅獎金額如何更叠,生發出多少争議、佳話,從以上資料梳理中,我們至少可以确定,茅獎發了多年卻仍有充裕的資金獎勵未來的優秀的作者,一部分原因是茅盾先生确實留下一筆足以殖生大量利息的稿費,另一部分則是仰賴社會贊助。當然,國家也曾有相應的撥款。
既然茅盾文學獎獎金有良好的延續機制,那麼世界上分量最重的諾貝爾文學獎的獎金機制又是如何呢?
諾貝爾獎獎金機制
事實上,由一位社會賢達捐出大筆資金,設立冠名獎的模式在世界各地屢見不鮮,小到地方各行業獎金,大到國家級别的大獎,都可見蹤影。在這之中,最負盛名的當數諾貝爾獎。
設立于1900年的諾貝爾獎,以化學家諾貝爾的部分遺産——3100萬瑞典克朗作為,按照當時的購買力計算,這筆“天價”遺産折合現在大約為15億歐元。
彼時,諾貝爾希望“每年用這個基金的利息作為獎金,獎勵那些在前一年度為人類做出卓越貢獻的人”。對獎金數額,諾貝爾也曾有過意願:一位教授20年的工資。
與茅獎相同的是,諾貝爾獎在百年中也經曆各類經濟浪潮,貨币或貶值或膨脹,市場或景氣或蕭條。但二者大不相同的是,如今的諾獎不但原來的3100萬瑞典克朗還沒花完,還增值近百倍。據統計,2011年的諾獎總資産達28.6億瑞朗,這一切都要歸功于諾獎基金會中傑出的專家。
1901年,第一屆諾獎給每位獲獎者15萬獎金,随後多年在數量上呈遞增态勢,但“質量”上卻連年縮水。至1980年,獎金支出共達100萬;2001年,邁入千萬大關;随後十年都保持這一數額,至2012年開始回落至800萬。
但在諾獎曆程的第一個甲子間,由于諾貝爾曾聲明需将自己的資産做安全可靠的投資,這筆錢便一直在銀行存款與公債中流動。然而,随着多年的獎金發放與通貨膨脹,獎金持續貶值,在1950年以後,諾獎資産流失近60%。
1953年起,面對瀕臨“破産”的諾獎基金會,瑞典政府開始允許基金會進行獨立投資,諾獎資金開始流入股市和不動産。15年後,瑞典銀行捐出大筆資金給基金會,這些舉措都大大改善了諾獎的資金情況。
1990年,在瑞典金融危機爆發前夕,經營有道的基金會便将名下所持的股票抛售,賺入大筆資金。但投資總有盈虧,2011年,全球股票市場不振,基金會經營不善,虧損1900萬瑞朗,這也導緻次年諾獎獎金回調,下降200萬,至800萬。
總體來看,如今的諾獎再維續多年,絲毫不成問題,諾獎資金像是一隻成熟的雄鷹,慢慢脫開政府與社會各界的資助,走上獨立之路。
所以,不管是茅盾文學獎還是諾貝爾文學獎,亦或是國内外其他的文學類獎項,隻要作品足夠優秀,其他的一切物質層面的希冀都會順其自然得以實現。這也算是對甘于寂寞和潛心鑽研的讀書人和寫作者的一種正向褒獎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