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甯波市甯海縣西南面有一座古鎮,古鎮始建于南宋末年,當年被稱為“山環水繞、圍而不塞、藏風得水”的風水寶地,那便是前童古鎮,是浙東地區保存至今的一座最具儒家文化古韻的小鎮,曾一度是甯波周圍排名第一的古鎮。
昔日印象中的前童古鎮是這樣的。
“小橋流水遍庭戶,卵巷古院藏藝文”。
這裡是典型的江南古鎮,山傾訴,水低吟,橋細語。
前童古鎮裡留下了一批明清時期完整的以古祠、舊宅和老街為主體構成的古建築群,整個環境清幽雅緻,小巷裡整潔幹淨,地面全部用鵝卵石鋪設,建築雖然年代久遠,卻構建整齊,錯落有緻。還有井水不犯河水的經典景觀:一條水渠繞村内一圈,渠邊一口古井,典型的井水不犯河水。
當年童姓祖先在這裡落戶,因此古鎮得名前童。古鎮裡家家戶戶門前都有溪水流過,水渠上搭有小橋,真的是一步就可以跨過去的小橋流水。那門前的小溪水有人說來自浙東大峽谷,也有說就是旁邊白溪的水,卻未去考證。
按回字九宮八卦結構布局,是古鎮的一大特色,引溪水入鎮,按照“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原理, 水渠路線便一分二、二分四,再又分八。
整個前童古鎮别有一番江南水鄉的韻味,鎮上的居民可以在水渠洗衣淘米,而小朋友們也在水渠内打鬧玩耍,令人驚奇的是,這麼多年以來,當年這裡的白溪水依然晶瑩清澈。
早些年來,前童古鎮這裡人少是重點,就算是白天,來來往往的行人也是屈指可數,大部分都是當地居民,整個古鎮幾乎沒有商業化氣息,更多的是樸實無華的淳樸民風。從太陽慢慢落山開始,大大小小的燈籠、彩帶都亮了起來,天還有點微微藍,夜色也沒有完全暗了下去,與亮堂的古鎮相輝映,格外的好看。
近些年來,古鎮更為出名,是因為已故導演陳逸飛的電影作品《理發師》,就在這裡取的景,很多遊客都是因此慕名前來。
那麼為什麼一個甯靜又古色古香、曾在甯波排名第一的千年古鎮, 現在被很多去過的遊客評價很低呢,甚至有人說倒數第一。
去過的人會告訴你:
其一,前童古鎮收費,票價70RMB。
說起江南的古鎮收費的,就沒有幾個,要價這麼高的更是少見,很多去過的朋友都說對于70塊的票價來說,根本不值,其實以筆者的意見來說,古鎮真的沒有必要收費,把裡面的環境、配套和選擇适合古鎮的商業搞上去了,可能經濟效益會更好,也不會給人第一感覺就是特别想坑錢的味道。
其二,古鎮的一些設置相當的不合理。
遊客中心售票處位置十分奇葩,居然離古鎮景區入口還有800多米,要步行走上10多分鐘,當然最惡心的不在于這一點,在于這800米是有接駁車的,就是那種電瓶車,想坐可以,5塊1趟,是單趟哦,要是你在景區門口去售票中心,然後再回入口,那麼不好意思,收2趟的錢,這也不知道是哪個景區天才想出來攬錢的好點子。
其三,作為賣點的《理發師》取景地的房子倒了
因為《理發師》給前童古鎮帶來了大量的人氣,但是《理發師》取景地的房子倒了,沒有了,理發的椅子被搬到一個莫名其妙的一個大房間,一點味道都沒有了,不知道收了門票的錢用去哪裡了,不僅僅單指這間房,其實這裡很多老房子都是石頭砌成外牆,但是裡面全倒了。
其四,環境污染嚴重
當年的前童古鎮經曆了幾百年的滄桑,這裡的溪水依然是晶瑩清澈的,但現在,小溪裡不少觀賞魚都長了惡心的肉疙瘩了,據說是因為現在洗衣粉、洗潔精用多了,但水還是直接倒在溪水裡,因此才變成了這樣。另外,古鎮裡的電瓶車頻繁鳴笛,完全破壞了古鎮幽靜的那種感覺。
怪不得現在的前童古鎮,在遊客的眼中如此的不堪,收費的混亂、對古建築的保護力度不足、對環境的污染嚴重等等,這樣的前童不知道還要在“倒數第一”上待多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