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鼬,民間俗稱“黃鼠狼”,因為周身棕黃或橙黃,所以動物學上正式名稱為黃鼬,隸屬于食肉目鼬科鼬屬,共有12個亞種分化。廣泛分布于亞洲地區,栖息在山地和平原,見于林緣、河谷、灌叢和草丘中,也常出沒在村莊附近。其皮毛适合制作水彩或油畫的畫筆,中國人稱為狼毫。
與很多鼬科動物一樣,黃鼠狼體内具有臭腺,可以排出臭氣,在遇到威脅時,起到麻痹敵人的作用。主要以齧齒類動物為食,偶爾也吃其它小型哺乳動物。中國民間有句諺語說“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而事實上黃鼠狼很少以雞為食,一般隻在食物缺乏時才會溜進人類居所偷捕家雞。
毛色從淺沙棕色到黃棕色,色澤較淡。毛絨相對較稀短,背毛略深,腹毛稍淺;四肢、尾與身體同色。鼻基部、前額及眼周淺褐色,略似面紋。鼻墊基部及上下唇為白色,喉部及頸下常有白斑,但變異極大,即使同一地點有些個體往往不同,有的呈大形斑,有的從喉部延伸至胸部。
非常活躍,膽大,适應性強。夜行性動物,尤其是清晨和黃昏活動頻繁,有時也在白天活動。單獨行動,善于奔走,能貼伏地面前進、鑽越縫隙和洞穴;也能遊泳、攀樹。除繁殖期外,一般沒有固定的巢穴。通常隐藏在柴草堆下、亂石堆、牆洞等處。每年3-5月繁殖,每胎産2-8仔。壽命為10-20年。
性情兇猛,善于捕獲獵物,是典型的機會主義捕食者。常捕殺超過其食量的獵物,主要獵物為齧齒動物、魚、蛙和鳥卵,有利于控制齧齒動物的種群數量。據調查,每頭黃鼠狼一夜時間可以捕食6-7隻老鼠。因此,它們是一種對生态系統健康起到關鍵作用的類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