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官轉業事業編的工資待遇?轉業安置塵埃落定後,接下來大家比較關心的應該就是報到後的工資問題了,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士官轉業事業編的工資待遇?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轉業安置塵埃落定後,接下來大家比較關心的應該就是報到後的工資問題了。
關于這一點,大家其實不用太過擔心,因為國家對,無論是來自陸軍、海軍、空軍還是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武警部隊的轉業幹部的工資如何定級定檔是有明确規定的,各個單位的财務人員對這項業務一般也是比較熟悉的,弄錯的可能性極小。
但如果實在想搞清楚或擔心被搞錯的話,那就來看一看以下解答。
在地方,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的工資結構是不一樣的,但基本上大同小異,下面就以轉業到行政單位後工資如何确定來加以說明。
01公務員的工資構成首先,我們來了解一個公務員的工資構成情況。
公務員的工資構成,普遍上來說,包括如下幾個部分。
第一部分:基本工資。包含職務工資和級别工資兩大塊。這兩部分,全國有着固定的标準,轉業報到并定職定級後,隻要對照“公務員職務級别工資标準表”一查,就可以知道自己的基本工資是多少。
在這兩部分裡面,職務工資是非常明确的,定的是什麼職務就相應的拿哪級職務的工資。比如,定的是副處級領導崗位,那麼職務工資就是1455元,定的是副處級非領導(副調研員)職務,職務工資就是是1345元。
難以把握的主要是級别工資,需要通過每個人的工作年限、學曆、職務晉升情況、任現職級時間等,來确定工資的級别檔次。确定了之後,查表就可以了。
比如,級别是19級5檔,那麼從“公務員職務級别工資标準表”中就可以确定級别工資為2015元。
第二部分,津補貼。這個項目,主要包括工作性津貼、生活性補貼、差額補貼、物業補貼、交通補貼、車貼、特殊崗位津貼(紀檢、政法、信訪等)、女職工衛生費、獨生子女費等。津補貼在每個地區,每個行業可能都不一樣,但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它們的具體額度與職務等級是相關的。在同一個地區的同一個單位,相同的職務級别,所享受的津補貼應該是一樣的。
按照政策規定,作為轉業幹部,應該享受與在部隊時級别相應的工資待遇。也就是說,職務上雖然可能低定,但基本工資和津補貼項目應該與在部隊時的級别相對應,不能降低。比如,一名副團職幹部轉業,可能會安排擔任正科級或副科級職務,但他在基本工資和津補貼上應該還是和所在單位的副處級幹部一樣的标準。
第三部分,住房補貼、住房公積金。這兩類項目都是工資“福利”的一部分。對于轉業幹部來說,住房補貼和住房公積金的數額,究竟如何确定,并沒有統一的标準,不同的單位執行起來會有所差别。
第四部分,其他扣款項目。主要包括,醫療保險、養老保險、職業年金、個人所得稅等。這部分項目是需要按照工資基數和一定比例,從工資中扣除的,隻要工資基數确定了,扣除額度都是按比例嚴格落實的。
02轉業幹部的工資級别如何确定國發(2008)8号文件,既《國務院、中央軍委關于2006年度及以後計劃分配軍隊轉業幹部工資待遇确定辦法的通知》,對2006年7月1日地方機關事業單位工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後,軍隊轉業幹部的工資待遇進行了重新規範和着明确規定(具體内容,可自行到網絡上查找)。
在這個文件裡,有二項重要原則:
一、分配到機關事業單位的軍隊轉業幹部,比照與其軍隊職務等級(專業技術職務)相對應的地方同等條件人員确定基本工資。
二、分配到機關事業單位的軍隊轉業幹部,其津貼、補貼、獎金等工資待遇,按同職務等級(專業技術職務)同等條件地方人員的規定執行。
這裡面,有二個關鍵詞,一個是“比照”,一個是“同等條件”。
“比照”很好理解。
什麼是“同等條件”則需要費一番功夫來理解了。
說得簡單一點,所謂“同等條件”也就是和轉業幹部參加工作時間、學曆情況、晉升職級、現任職級、任職年限等各方面條件相同的那麼一個人的情況。隻不過,轉業幹部在部隊工作,同等條件的這個人在地方工作。
至于單位裡面是否有這麼一個人存在,這并沒有什麼關系,這個人是可以虛拟的。
可能大家還是有點費解,我們來舉一個例子。
比如正營職幹部老張2017年轉業,他的工資待遇應該如何“比照”。
假設老張的基本情況是這樣的:2003年高中畢業考上軍校,2007年軍校畢業取得本科學曆,分到單位任副連職排長,2010年提拔為正連職指導員,2013年提拔為副營職幹事,2016年提拔為正營職,然後2017年确定轉業,2018年1月正式到單位報到參加工作。
那麼,和他同等條件的地方人員的情況就應該是這樣的:2003年高中畢業考上大學,2007年大學畢業進入公務員系統擔任科員,2013年提拔為為副科級幹部,2016年提拔為正科級幹部。
要确定老張的工資級别,就要先把和他“同等條件”的這個地方同志在2018年1月時的工資級别計算出來。
公務員工資的基本晉升原則是“兩年晉一檔、五年晉一級、職務提升晉一級、每晉一級減一檔”。按照這個原則,和老張同等條件的這名地方人員的工資級别是這樣計算的:
2007年7月參加工作,試用期一年,第一年不定級别,拿試用期工資。第二年,2008年7月,正式定為科員,工資級别按照本科學曆,确定為25級2檔,之後再逐年晉升。具體情況如下:
按照這個算法,和老張“同等條件”的這名地方同志2018年1月的工資檔次,是21級3檔,那麼老張也就是定的這個工資級别檔次了。
上面就是轉業幹部工資檔次确定的基本方法。
當然,我們隻舉了一個比較普通的情況,這其中還有若幹特殊情形,比如2006年工資套改、工資超級、獲獎人員的工資待遇等,由于情況較多,我們就不再說了。隻要大家理解“比照”和“同等條件”的原則就可以了。
03轉業幹部的住房公積金如何确定地方行政單位住房公積金的計算方法,是用你上一年的月平均工資數量,乘以住房公積金繳納系數(該系數各地标準不同,高的有12%,低的也有8%的),這就是所得的個人應該交的住房公積金,然後單位給你交同等的數額。
對于地方公務員來說,他上一年在這個單位工作,其月平均工資很好确定,而軍轉幹部上一年是在部隊工作,月平均工資是多少呢?
是按上一年在部隊的工資嗎?不是的。
仍然是按“比照同等條件地方人員”的原則來确定。也就是比照我們上面所說的和老張“同等條件”的地方人員上一年的月平均工資,來确定老張的公積金繳納基數。
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公積金是一個變化較快的數量,單位可能并沒有一個和老張的情況完全一樣的同志,而讓财務部門為了一個人,從2007年一直算到2018年,其中的工資政策變化又多,所以工作量可并不輕松。于是有經驗的财務人員,會比照和老張條件接近的人,來确定一個老張的待遇區間,然後在這個區間内再進行細核。
其他涉及到與工資總數相關的情況,比如在發放住房提租補貼、貨币化補貼、繳納養老保險、職業年金等項目時,也大多采用的是這個原則。
轉業到事業單位的同志,其确定工資待遇的方法,與上面說的公務員基本相同。隻是事業單位的工資結構不一樣,工資制度也不一樣,但對于軍轉幹部的執行原則,都應該是相同的。
由于我們大多數人并不是專業的财務人員,所以對于工資制度,了解其基本原則即可,通常一個單位的人事部門或财務部門,在确定軍轉幹部的工資待遇時,隻要運用的是這個原則,最後所能給出的結果,應該是不會有什麼大問題的。
如果感到确實出入太大,那就可能是原則把握不準、政策運用不當造成的,就應該提出意見,進行糾正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