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考研調劑的機構真的有用嗎

考研調劑的機構真的有用嗎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07 03:12:52

考研調劑的機構真的有用嗎?作者:王鐘的近日,各大招生院校研究生入學考試複試陸續舉行“考研熱”的持續升溫,讓一些教培機構看到“商機”它們推出動辄收費數萬元的複試調劑課程,并表示“定向院校”可以“保過”,如果沒有調劑成功可以退費,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考研調劑的機構真的有用嗎?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考研調劑的機構真的有用嗎(花幾萬保過考研調劑)1

考研調劑的機構真的有用嗎

作者:王鐘的

近日,各大招生院校研究生入學考試複試陸續舉行。“考研熱”的持續升溫,讓一些教培機構看到“商機”。它們推出動辄收費數萬元的複試調劑課程,并表示“定向院校”可以“保過”,如果沒有調劑成功可以退費。

調劑是研究生招生錄取的重要途徑。一方面,不少考生成績未達到一志願院校的複試分數線,或者達到了複試線也難以被錄取,卻仍有讀研的強烈願望;另一方面,一些高校招生名額未滿,尚有調劑名額,歡迎符合要求的考生前來複試。調劑制度給考生更多錄取機會,也有利于優化高等教育資源配置。

相比普通報考途徑,考生對調劑途徑和接受調劑的招生院校相對陌生。很多時候,調劑是否成功不僅取決于考生成績,也受到其掌握調劑信息、與招生院校接觸的能力等因素影響。教培機構正是瞅準了考生的這種“信息差”,從而推出複試調劑課程。在短暫的準備時間裡,這類課程并非側重于對考生專業能力的輔導,而更可能是對複試策略、調劑方向的指導。

考生準備考試不容易,隻要有一線錄取機會,就值得好好把握。應屆考研學生所在本科院校通常不會給學生太多的考研指導。從這個角度看,社會教培機構提供考研指導服務,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社會的實際需求。

然而,考研是選拔性考試,無論是普通錄取,還是調劑錄取,都存在一定淘汰率。有些院校還秉持“甯缺毋濫”的原則,當出現報考學生普遍未達到要求的情況時,直接取消該專業當年招生。人們不免懷疑,教培機構言之鑿鑿地宣稱複試“保過”,難道是有什麼“貓膩”?

對此,報道所指的“定向院校”在其“調劑聲明”稱:“MBA教育中心從未委托任何機構或個人進行代理招生,沒有舉辦過任何培訓班,也未與任何教育或輔導機構合作。”在讀研機會“僧多粥少”的情況下,人們對考研公平的關切前所未有,而教育主管部門也在不斷加大對考研工作的監管。很少有招生院校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公開與教培機構合作,破壞考試公平原則。

複盤教培機構招收“保過”學員的細節,不難發現其并非“給錢就上”。這些機構會了解考生的初試成績,拒收分數較低者。如此,經篩選後的學生初試成績本就不低,被錄取的機會較大。在焦慮的考生看來,花幾萬元報個輔導班能夠求得心安,但在教培機構的操作下,即使給部分未錄取考生退款,依然能夠實現盈利,這其實是一筆“穩賺不賠”的生意。

對于“保錄包過”的教培宣傳,教育部門早有明确态度。早在2015年,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就表示,一些考試培訓機構變換方式,打着所謂“保錄包過”等旗号進行“助考”活動,嚴重威脅考試安全。多年來,教育部門一直在提醒考生不要聽信輔導機構所謂“保過”“内部關系”等虛假不實宣傳。

受到教培機構的誤導甚至蒙騙,考生承受的是不必要的經濟開支,而對相關招生院校而言,類似營銷宣傳的傳播,無疑會對其社會聲譽造成影響。一些不明就裡的考生,也許會真的相信高校和社會輔導機構存在不正當合作。對此,教育主管部門和高校不僅要申明事實立場,更要采取實質行動進行打擊,追究教培機構虛假營銷的責任。

從根本上說,上述利用信息不對稱而吸引考生報培訓班的現象,也與調劑制度相對不透明有關。招生單位和教育部門應進一步做好信息發布與公開,建好權威信息發布渠道,為考生提供公益性質的報考建議。總而言之,為考生做好服務,努力滿足社會對研究生教育的需求,類似考研輔導亂象就能逐步銷聲匿迹。(王鐘的)

來源: 光明網-時評頻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