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科學家最早發現的植物

科學家最早發現的植物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7 10:21:23

現代快報訊(實習生 楊欣桐 記者 阿裡亞)它在 1 億多年前盛開綻放,又悄無聲息地凋零。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王鑫與華南農業大學、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同行合作,在《倫敦地質學會特刊》發表了發現于内蒙古的侏羅紀時期的花蕾——侏羅花蕾的相關研究成果。

全世界僅此一枚,花朵 " 隐身 "

科學家最早發現的植物(一億多年前神秘花蕾)1

左圖,與莖相連的果實和尚埋在岩石裡的花蕾(箭頭);右上,與果柄相連的果實;右下,經過修理而暴露出來的花蕾

雍容華貴的牡丹花、清雅幽香的梅花、亭亭玉立的荷花 …… 千百年來,人們用詩詞、歌曲、繪畫贊美花的鮮豔和嬌美。但是,植物學家們卻在思考這些美麗的花是從何而來。

王鑫醉心植物研究 30 多年了,從 2000 年左右開始,他就在我國遼西地區尋找植物化石。" 這次發現化石的地方正好在遼西和内蒙古邊界處。" 王鑫告訴現代快報記者,這枚化石僅此一件,非常珍貴。

王鑫與這枚化石的相遇,并非 " 風花雪月 " 般輕松浪漫。十多年前,内蒙古當地的村民從侏羅紀地層中發現它時,它已經在地下沉睡了上億年。當它重見天日時,世界早已天翻地覆。後來,這枚化石輾轉交到了王鑫手裡。

" 這枚化石相較于此前發現的化石材料具有無可替代的優點,不僅有花蕾,而且有直接相連的果實、枝,以及葉留下在枝上的痕迹。" 王鑫介紹,它的果實和已知的裸子植物迥然不同,暗示人們它的被子植物身份。而且花蕾有多枚花被片包裹了它的花心,這是在裸子植物中幾乎從未見過的。

植物結果前必先開花,侏羅花蕾最有意思的是,從它的花蕾到果實的發育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地要經過開放的花朵階段。所以,雖然表面上侏羅花蕾化石看似隻包含花蕾和果實,但是侏羅花蕾卻在委婉地告訴人們," 我也有春天!"

" 這就像你看見過一個人嬰兒期的樣子,也看見過他年老時的樣子,你就知道他一定有過中青年時期。" 王鑫說,它相當于有隐身的花朵,但是介于化石中保存的兩種狀态之間,目前還無法還原出植株原型。

為被子植物起源之謎再添關鍵證據

這枚化石的發現,對植物學研究來說意義重大。

被子植物,即開花植物,堪稱植物世界的王者。它是當今植物界中進化程度最高、種類最多、分布最廣、适應性最強的類群。現知全世界被子植物共有 30 多萬種,占植物界總數的絕大多數。但被子植物是什麼時候起源的?從哪裡起源的?是起源于哪一種植物?對于人類來說仍然是未解之謎。

此前國際主流的植物學家認為,被子植物始于大約距今 1.3 億年的早白垩世。但是,中國學者對于中德化石材料的研究表明,這種說法是值得商榷的。因為中國和德國的侏羅紀就已經有了被子植物及其花朵的蹤迹了。這種學術上的争議使得很多理論問題難以得出定論,需進一步研究侏羅紀的植物化石來解決。

" 化石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地質條件,然而花的結構通常過于脆弱,難以保存在化石記錄中。" 王鑫說,花朵的出現标志着地地道道的被子植物已經出現。人類的祖先從被子植物那裡獲得果實,得以生存,而後建立農業文明。不過與其他的生物器官相比,花朵形成化石保存下來的機會更加渺小。

" 侏羅花蕾的種種特征表明,被子植物的花在侏羅紀是存在的,與最近的植物學研究一緻。" 王鑫表示,這是目前全球範圍内屈指可數的少數早期被子植物花蕾化石記錄,它的發現為相關理論的發展提供了可靠的化石證據。(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供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