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楚天都市報看楚天
極目新聞記者陳淩燕 通訊員李晗
一個32歲,一個33歲。他們先後接受了心髒移植,2月22日同天從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出院。
他們年紀輕輕就心髒“停擺”,而且都屬于難度極高的換心者,此次成功移植實屬幸運。他們的主治醫生、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劉金平教授指出,眼下年輕人的心髒健康問題不容小視。
一份兄弟情,一份親子情
出院這一天,先給孩子補過生日
“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2月22日上午,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心血管外科活動室,歡快的生日歌唱起來。漂亮的蛋糕邊,是32歲的王先生和他的一對兒女。在經曆了心衰、住院、移植後,這是近4個月來他第一次跟自己的孩子面對面。“我手術那天,正是女兒2歲生日。”他說,那天因為自己要接受移植,愛人也從安徽淮南趕到武漢,最後是大伯給他女兒過的生日。
為他做術前檢查時,醫護人員得知了這一巧合,一直記在心裡,“我們就想着他出院的時候,我們為他女兒補過一個生日。”科主任劉金平教授表示,“今天是他重生的日子,也給孩子補上生日,值得好好慶祝!”
“我2019年開始發病,先是氣喘、背痛,後來情況越來越差,經常卧床。”王先生說,愛人陪着他走遍全國求治,但他的病情複雜,難度極大,治療難見起色,“我病得越來越重,家裡家外都是愛人一個人在支撐。我對她特别愧疚。”他說,去年10月22日他們來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後,等待心移植機會,“我愛人一直安慰我說,不管怎麼樣都會給我治療,有一絲機會都不放過。”
一起歡唱着生日歌的,還有33歲的趙先生,他來自荊門。因嚴重心衰不得不接受心髒移植。1月21日他在中南醫院成功換心後,護士告訴他,隔壁病房的王先生也是接受了心髒移植的,于是專門給他們建了個群。在随後的康複期裡,兩個人通過微信頻繁聯系,每天交流各自的狀況、感受,“有人一起聊聊,分享康複的經驗,太寶貴了!”趙先生說,加上兩人就差一歲,有很多共同語言,“我們無話不談,成了好兄弟,今天是第一次近距離面對面,感覺特别不一樣!”
一個肺高壓,一個體重大
如果最難是5分,他倆都能打4.9
“如果心髒移植手術的難度最高為5分,他們兩個人都能打到4.9分。”劉金平教授表示,别看年紀輕輕,他們的病情卻很複雜。
王先生才32歲,但患肥厚性心肌病已經26年,伴随着嚴重的肺動脈高壓問題,近年病情發展加速,讓他的心肺功能衰竭。“以他的病情已經不符合心移植,而是應該考慮心肺聯合移植。但這樣的話,移植機會更小,風險則更大。”劉金平表示,經過該院團隊反複評估,決定先通過治療緩解肺動脈高壓問題,“事實證明,這一思路是對的。”經過前期治療調整,王先生的肺動脈高壓問題緩解了不少。幸運的是,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一個與他匹配的心源也出現了,“因為他的病情複雜,我們經過非常謹慎的評估和檢驗,才确認他可以匹配上。”劉金平介紹,而手術日正是王先生小女兒的生日,“也算是冥冥之中的一種巧合。”
劉先生身高1.71米,體重達100公斤,全身浮腫,心衰嚴重,去年底一入院就得上機器維持生命,“他的大體重給心移植制造了很多麻煩。”劉金平介紹,體重過大不僅讓他的心髒不堪重負,也讓尋找合适的心源增加了難度,“就像一台3.0的車,如果是2.0的發動機就帶不動。”因此,劉先生入院後,醫生團隊多了一個為他減重的工作,在他體重降至80公斤時,一個合适的心源出現,與他正好匹配。“我入院時,根本不敢想在幾個月後就能站起來,自己走路,能跟人交談。”劉先生說,自己移植後也在控制體重,至出院這天他的體重已降至60多公斤。
“今天,我們也一定要感謝心懷大愛的捐獻者們。”劉金平指出,近年心髒移植手術量、成功率都不斷攀升,“沒有他們的捐獻,就沒有移植。”看着這兩名病情複雜、曾讓不少醫院感到棘手的患者,同天達到出院标準,劉金平稱自己“如釋重負”,從移植前、移植到康複,醫生團隊一路闖關,終于讓他們重啟新生。
而讓他揪心的是,他們都如此年輕,卻病情如此之重,“當下不良生活習慣對年輕人的健康損害很大,首當其沖的就是心髒健康。”他指出,他接診過的年齡最小的心梗患者隻有19歲,“年輕人群日常活動量大,對心肺功能關注不足,這些都讓他們相對于中老年人,心髒問題發生得突然、損害度更強。”
他建議,年輕群體要更多關注健康,不要仗着年輕就硬扛,“出現不舒服時要及時就診,平時飲食、作息要盡量規律。如果過度疲倦時,一定要休息,哪怕就先去睡半小時也是好的。”他特别指出,每年體檢時可以選擇心電圖、心髒彩超,對自己的心髒健康情況做好“摸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